Thursday, 5 September 2013

快樂學習 - 練乙錚

練乙錚 快樂學習:談談公民抗命的適當性 - 信報 2013年9月5日

三十年政改爭議,讓港人獲得豐富的政治知識,懂得更多這方面的事實、概念和道理。每發生一次危機、每出現一個運動,都會孕育一種焦點鮮明但內容複雜的思潮,大量相關的知識因而廣泛傳播。民間一場「光復上水站」,帶動了「本土主義」,提出了突顯「一制」的「香港優先」觀點,令大家開始留意台灣、加拿大、西班牙乃至英國的分離主義運動。學者一句「佔領中環」,震撼香江,大家於是開始嘗試了解「法治社會」的「層次論」,探討「公民抗命」的道理及實踐,乃至深入到「守法」、「抗命」與達致公義社會之間的微妙關係。這等同提供了港人在世界上最好的大學裏上一學年政治與法律哲學課的機會。

別的學校暫且不必理會,光看M. I. T.語言及哲學系開設的「法律哲學」課的內容,港人亦必會會心微笑,驚嘆學術與生活如此息息相關。這門課的簡介說:「課題包括法律與道德的關係,守法與懲罰,責任與自由等的哲學論述……」。教程分若干講,每一講都以一篇經典著作為中心,如第四講是R. Dworkin的〈認真看待權利〉,第七講是R. P. Wolff的〈管治權力與自治的衝突〉,第八講是M. B. E. Smith的〈守法責任的表證存在嗎?〉,第十一講是J. Rawls的〈公民抗命的理據〉,第十九講是J. S. Mill的〈論自由〉……

M. I. T.顯然認為這門課重要,所以把內容公開,放到網上課程站上面任由大眾使用,不僅示出教授要求閱讀的清單,還讓助教編寫了每一講的詳細講義,提供導讀並附思考題及主要論點。閱讀清單所列著作,大概由於版權關係,未有全部提供,不過其中一些也可以在網上免費閱讀,包括筆者今天想和大家談談的第十一講J. Rawls的著作〈公民抗命的理據〉(以下簡稱〈理據〉)。

John Rawls(1921-2002)是當代西方最有名的哲學家之一,任教哈佛四十餘年;A Theory of Justice(《公義論》),是他的代表作,1971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1999年經修訂後再版。這本哲學巨著並不晦澀難懂,初版問世後,瞬即成為跨學科的研究對象,連一眾經濟學家也攀上一點關係,知道有所謂Rawlsian social preferences(指一種特別看重社會最底層人士福祉的政策偏好)。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的民權運動風起雲湧,出現一波又一波的公民抗命,不少法律、政治乃至哲學學者,開始關注「守法」與「抗命」之間的矛盾,以及兩者與「達義」的關係。1969年,Rawls發表〈理據〉一文,後納入《公義論》一書中;文章對「公民抗命」的看法,已經成為西方法律哲學界幾乎公認的主流看法。

如果大家近來有看戴耀廷教授文章,又有留意有關他的講話的報道,則〈理據〉一文中的主要內容,可謂已經掌握泰半,所以筆者不再在此重複,只集中探討一些Rawls論述過的、有助準確理解「公民抗命」、對香港有特殊意義的一些觀點:

觀點一

Rawls意義上的「公民抗命」,只適合一些所謂的「近乎公義社會」(near-just societies),作為阻止或剔除一些殘餘的、但是嚴重的不公義的最後手段。

在Rawls的主要著作裏,有「公義社會」與「近乎公義社會」之分;相應地,一些研究者就把他的理論分成「完美理論」和「不完美理論」兩個部分。從份量看,「完美理論」是Rawls的論述主體;〈理據〉一文,則是他的「不完美理論」裏的主要部分。若按Rawls的理論,香港可不可以歸入「近乎公義社會」呢?筆者認為是可以的。

這是因為,香港有高度法治,政府和商界可說十分廉潔,人民享有基本自由和人權,後者包括基本溫飽、受教育及醫療照顧的權利;唯一嚴重的結構性不公義,就是政治權利不均等:最高行政權力,牢牢掌握在一小撮有特殊意識形態及背境關係的人手裏,在一些重要政策如教育政策的某些方面與大多數市民的意願背道而馳。這就好比一個基本上健康的人,心臟的某處有嚴重的先天缺陷一樣。如此,在某些條件之下,實行「公民抗命」就是合適的(「某些條件」,包括「用盡其他辦法」,等等)。

觀點二

要合乎Rawls說的「近乎公義社會」,人民須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價值,對平等、公義的理解,也有基本共識。此時,出現新的或殘留既存的嚴重不公義,可能是由於大多數人的傳統偏見,也可能是由於一小撮人的極度偏執而大多數人漠不關心(當年美國一些州存有種族歧視法例,屬於後一種情況)。

香港的情況,亦可說合乎這個要求。起碼,「民主普選」幾乎沒有人公開反對(連「出聲幫」也說要民主選舉,只不過加上「沒有動亂的」幾個字作標籤)。因此,「民主普選」可算是香港人的一個共識;只不過,的確有某些少數人、某些集團,至今還要堅持保留一些特權,而相當多的市民對此似乎漠不關心(這和五、六十年代美國白種人對種族歧視狀況的態度差不多)。

觀點三

「公民抗命」是在(二)的情況底下,少數清醒的人,以異乎尋常的方式猛然喚醒大多數人去除偏見,或以之敦促大多數人改變漠不關心、轉而正視並幫助剔除一小撮人的極度偏執,從而達致公義結果的一種行為。

如此,在目下香港,一些顯示大多數市民不支持「佔中」的民意調查結果,並不構成反對這個運動的理由。如果大多數市民都明顯支持的話,「佔中」很可能就沒有必要。因為,只一小撮人極度偏執反對民主普選,始終不能長久;如是者,還可能有其他方法消除不民主體制裏的殘餘不公義而毋須走到「公民抗命」那一步。

觀點四

因為發生在「近乎公義社會」的「公民抗命」僅僅是一種提醒或敦促,所以必須是和平的、非暴力的。又因為抗命行為是發生在「近乎公義社會」裏,其目的不可能是徹底推翻現存社會秩序。

觀點五

Rawls認為,局部的嚴重不公義,不排除的話,會令「近乎公義社會」出現不穩,危害大眾利益。因此,如果沒有其他方法去除該種不公義,「公民抗命」就成為少數清醒者的道義責任;這種「違法達義」,是對社會的一種有益行為,最終有利穩定,並能使之從「近乎公義社會」進步到「公義社會」。從梭羅到馬丁路德金,美國的「公民抗命」都說明這點。

觀點六

無論是在「近乎公義社會」還是「公義社會」,法律都不可能任何時刻完全公義,但公民不是所有的不公法律都應違抗;相反,Rawls認為,在大多數情況底下,這些社會裏的不公法律,公民依然有責任遵守。《公義論》第六章第53節,便專講這個問題。同樣看法,梭羅在他1848年發表的〈公民抗命〉一文中也提出了,毫不含糊。

從上述六點,我們可以看出,「公民抗命」本身是一個很謹慎、很有分寸的概念;它是民主實踐和法律哲學百多年互動產生的一個人類思想精華。目前,所有反對「佔中」的人,可說沒有一個懂得「公民抗命」的真義。

以「佔中」作為「公民抗命」去爭取民主普選,不是不可以反對。反對的正當理由,筆者可以舉出兩個,都着眼於其適當性:其一是,港人可能還有其他辦法爭取得到民主普選;其二是,香港並不稱得上一個「近乎公義社會」。如果是第一個,大家還可以耐心和氣討論;如果是第二個,那就只有革命了。

這是一個學習理論的好機會,提議大家有時間的話,到M.I.T.網站看看;不上整門課,瀏覽一下也有益處。

作者為《信報》特約評論員

【筆者按】上述M.I.T.法律哲學課的網頁在http://ocw.mit.edu/courses/lingu ... ring-2012/index.htm。J.Rawls 的《公義論》英文原著1999年版全書可從多處免費下載,例如:http://www.4shared.com/office/Hz ... eory_of_justice.htm。)




字典‧志業‧與畢生追求/文﹕蔡子強


【明報專訊】1964年夏天,南丫島岸邊發現一具屍體,死者是一名年約40歲的外國男性,屍體因在烈日下暴曬多天已呈焦黑。這不是電視劇《神探伽利略》的序幕,而是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故事之轉折,那是有關一本辭典的故事。

傳教士與辭典編撰

《舊約》聖經創世紀一章記載,在古代,世人本來說同一種語言,但後來因為世人要建造一座塔,與天比高,上帝便懲罰他們,讓他們說起各式各樣的語言,從此彼此苦於「雞同鴨講」的障礙。

但有趣的是,後來,上帝的僕人,就是那些傳教士和神父,很多往往窮畢生的精力,便是要把不同地方說不同語言的人士,重新聯繫起上來,除了通過信仰之外,他們也透過編撰字典、辭典的工作。就像耶穌會,他們在異邦傳教時,一向也有一併替當地編撰字典、辭典的傳統,目的是為了克服文化差異所造成的傳教障礙。16世紀末由利瑪竇(Matteo Ricci)神父編撰的《葡漢辭典》,便是一經典例子。

神父不單教育程度和文化修養都比較高,而且在嚴格的修行中,鍛煉出堅強的意志、堅忍的耐力,對於單調、枯燥、艱巨的字典、辭典編撰工作,無疑是理想人選。

在顛沛流離中燃起奉獻的熱忱

1949年,大陸山河變色,鐵幕冷冷罩下,原本散居中國各地的外國神父,均被新政權視為帝國主義敵人,在危城告急下,被迫南渡,其中一批聚集在澳門。他們當中的一群,慢慢收拾心情,準備再為中國做一點事,在對中國文化的嚮往和追尋,以及為未來傳教工作克服文化差異打好基礎,這雙重考慮下,他們立下編撰辭典的宏願,在這顛沛流離的人生低谷,重燃心中奉獻的熱忱。

慢慢,不同國籍的神父陸續加入,於是定下英文、法文、拉丁文、西班牙文、匈牙利文5部辭典的計劃。1952年,辭典基地移往台灣,在沒有影印機,更沒有電腦的那個「蠻荒」年代,一切只能從剪刀和漿糊的剪貼工作開始,神父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兩百多部漢語辭典的條目先剪下,再編排和製成詞彙卡,5個團隊共20多位神父,花了3年時間,用這樣笨拙的方法,累積了200萬張詞彙卡

但這才是一個開始,接而來是更艱巨的撰寫詞義工作,雖然團隊中人才濟濟,但有些專門用語連中國學者都一頭霧水,更何收錄範圍包括從甲骨文、金文等,到當代用語、專門術語、市井俚語、歇後語等等,神父慢慢才發現工作的龐大,實超乎想像。原本以為10年可以完成的工作,一拖再拖。到了後來,有些神父離開,有些甚至辭世,財政也日益拮据,到了1960年代,只剩下賀之誠(Tom Carrel)等兩位神父負責的漢法辭典小組仍在苦苦支撐,而其他4個小組卻難逃解散的命運。

就是那份認真和嚴謹讓他暴屍荒野

1964年南丫島岸邊發現的那具屍體,原來就是賀之誠神父。

話說,這位擁有柏克萊大學博士學位的賀神父,治學認真和嚴謹,在編撰工作中,遇上考古相關的議題時,不時利用餘暇,登山涉水到考古遺蹟進行考據工作。這次到臨香港,便是藉由陶器的挖掘,考證台港史前文明的臍帶相連。但這樣的一位飽學之士,卻不通世務,連最基本的生存技能都缺乏,當他滿腦子都充斥學術和知識的問號時,卻沒半點空間放下凡夫俗子的維生籌謀,不單沒有帶同助手,連食水和帽子等基本配備都沒有準備好,結果在迷路的情下,被烈日活活曬死,暴屍荒野,客死異鄉

賀神父死後,不幸中之大幸,就是其辭典編撰工作,有其他神父接手,以承繼其遺志。1966年,更在台北成立了利氏學社(利氏即利瑪竇),推動這部辭典的工作。到了1980年代,因為電腦的普及,工作的進度大大改善,但還得到了2002年,7大冊、包含13,500個漢字、30萬個中文詞組的《利氏漢法辭典》,才終告面世,但當中已經歷了半個世紀的寒暑,幾組人的人事更替,才得以完成這心血,當中的艱辛,實不足為外人道。

在字裡呈現人間

以上,是一個熱愛文字、熱愛文化、對自己的工作執著與堅持、專心一意追求極致的故事。

近日看了一套十分動人的日本電影《字裡人間》,講述的也是一本辭典誕生的故事。或許大家會問,今天還有哪些「怪人」,會奉獻自己的青春,以為文化和歷史作出傳承,去製作一部辭典?片中的答案,就是一名書呆子宅男。

片中男主角是位語言學碩士,文字修養深厚,但卻也是宅男一名,愛書如命,房間書本堆積如山,但卻也只是懂得與書和文字交往,相反,與別人交往時,卻舌頭打結,手足無措。同事午飯時與女孩子嘻嘻哈哈,唯獨他卻拿書本專注的閱讀。最初他在出版社當推銷員,但對於口齒不靈的他來說,卻完全是一件苦差,去到書店推銷新書時總遭奚落。後來因緣際遇,被調職到辭典編輯部,正如同事嘲諷他說,一望過去,便看到他一副「字典相」,不找他還可找何人?起初,男主角仍是誠惶誠恐,甚至發夢也夢見自己在大海中,對一頁又一頁水上漂的辭典,載浮載沉。

專注的工作:男人最有魅力的一刻

但是他的宅男個性,慢慢卻被發現其實與辭典的編撰工作十分匹配。編撰小組原本有一位型男,但卻無時坐得定,且不斷埋怨工作苦悶。相反,男主角這位宅男,不單對文字熱愛,且不擅交際的性格,卻讓他能夠專注的做好一些十分刻板、枯燥乏味的文字編撰、校對工作。結果,這個與前述賀神父一樣,缺乏生活技能,連自己也照顧不好,要靠房東婆婆看護的宅男,卻成了一位很好的辭典編輯。當男主角立志要奉獻餘生做好這本辭典時,房東婆婆也鼓勵他說,眼前的他如今渾身散發出一份「男人味」。

對專業的執著與堅持

前述的《利氏漢法辭典》用了半個世紀去編撰,片中的辭典《大渡海》,也用了15年,當中的酸甜苦辣,一樣不足為外人道。電影把辭典製作過程刻畫得很細緻,例如逐張逐張製作那浩如煙海的詞彙卡,並為每個字、詞撰寫定義。例如,如何為一個「右」字定義,便趣味盎然。到了後來,又講到要為辭典擇紙張,那不光是從美觀出發,也要考慮手感及揭頁方便等等。

在這些橋段中,電影刻畫了老一派日本人對專業的執著與堅持,例如片中描述到新來的時麾女編輯,為了遷就配圖而把文字刪減,被老主編發現,立即指正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要求她改正。此外,詞典的噩夢,便是經反覆校閱後,仍發現有紕漏,但片中那已經進入了製作的最後階段,且只是小小一個紕漏,換了是香港,大家準會隻眼開隻眼閉,便蒙混過關,但片中的男主角,卻決定由頭再做校閱一次,這簡直讓我們這些香港人難以置信,也因為這樣,原本臥於病榻之上的老主編也等不及辭典呱呱落地,這不能不說是片中一個遺憾,但男主角卻並不後悔,因為,這是對自己工作的一份執著與堅持。

我記得台灣漫畫家朱德庸筆下曾經有如此的一幕:

「尊敬你的老闆,熱愛你的工作,接受你的人工,那麼你死後,便一定會升天堂——因為你活的時候,根本就是在地獄。」

這可能也就是很多香港人的工作觀。我們很多人習慣以「工一份」、「打份工」、「捱騾仔」、「受人二分四」的態度去看待自己的工作,而很少把它看成一份Max Weber口中的志業(vocation),只是把它看成是掙錢餬口的一種手段,而不是一種commitment、一種修行、一種追求極致、一種自我實現。

他們相信認真便贏,但我們卻相信認真便輸

網絡上甚為流行的一句,便是「認真你便輸」;年輕人的潮語之一,便是「hea」;人生在世的哲學,就是「最緊要好玩」,或許這就是新一代生活態度的寫照。這也是為何近日很多朋友看到《狂舞派》一片後,找回了一種久違了的感動之原因。

《字裡人間》是一齣向專業致敬的電影,繼《狂舞派》之後,我再一次向讀者鄭重推介。不用擔心,電影拍得並不沉重,相反,趣味盎然。

#有關《利氏漢法辭典》的故事,參閱自李康莉撰寫的〈虎騎徽章下的圓桌教士:《利氏漢法辭典》的故事〉一文,收錄在《辭典的兩個世界》一書內。

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港樓泡沫指數冠全球  建屋47萬伙被評低估需求 僅夠止咳


【明報專訊】政府過去一年屢出「辣招」冷卻樓巿炒風,只能使樓價升幅放緩,未有回落至港人可負擔水平,《經濟學人》最新研究便指出,本港樓市「泡沫指數」冠絕全球,遠超加拿大、澳紐甚至中國內地。《經濟學人》以樓價相當租金回報的比例推算,指香港現時樓價比起按歷史平均比例值推算的應有市值多逾84%,以九龍一個現值450萬元500平方呎單位為例,業主要收租35年才可回本,並不「抵買」。

另邊廂,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前日提出未來10年房屋供應量為47萬,但有研究房策團體及學者認為,現時公屋輪候冊已達23萬,10年所建公屋及居屋為28.2萬個,反映建屋大計僅夠「止咳」,只能滿足現時公屋輪候冊申請需求,低估其他受重建影響帶來的新增房屋需要。

長策會推算 剔除「適切」居所住戶

長策會建議未來10年建屋47萬伙,包括六成公營房屋和四成私宅,但文件披露,計算房屋需求時,是以未來10年住戶新增數目的淨增長、受重建影響住戶、居住環境欠佳住戶及其他因素,再根據樓市空置率調整。

47萬伙的供應指標,亦較政府上次於1998年長策提出的未來10年85萬建屋量有差距。長策會在諮詢文件稱,有關推算,是剔除現時住在「適切」居所的住戶即私樓租戶不會產生新的住屋需求,即這批租戶將來遷至其他房屋單位,或申請公屋以減低租金負擔,也不會納入長遠需求之列;文件亦無為港人的可負擔樓價水平及自置居所比例作指導性指標

梁﹕困難非無地 需各界齊心

特首梁振英昨晚表示,現時本港房屋問題癥結是土地供應,需要時間規劃及程序完成,過程要地區居民、區議會、城規會及地產界配合才可做好;目前的困難並非「無地、無技術或無資金」,而是需要社會共識。對於有7萬至10萬單位仍未物色土地,他稱政府並非沒有土地,但規劃需時,需各界齊心。

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昨在電台節目稱,定下47萬建屋目標並非一成不變,政府每年會因應經濟條件和變化檢討。對於會否令樓價下調出現困難、市民是否降低置業機會等疑問,張稱未來會增加居屋供應,而居屋與私樓市場部分重疊,市民可選擇買居屋。

地建會﹕難評估四成私樓是否足夠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稱,私樓興建數目很視乎經濟環境及發展商是否願意投資,難以評估四成的私樓興建指標是否足夠。

長策會文件並無觸及調控樓市,不過,根據最新一期《經濟學人》發表的研究,若由1970年代中期至今開始計算各地樓價,在評估住戶負擔能力及供款比率,以及比較樓價及租金後,發現本港目前的樓價泡沫是全球最高。研究指出,今年香港樓價升幅較去年升18.4%,自2008年第一季金融海嘯後的升幅更達90.9%,是全球發達地區之冠。

《經濟學人》﹕港樓價較08年升九成

研究按計算樓價相當租金回報的比例,再參考該城市的歷史平均比例值,計算出「樓市泡沫」指數,研究指香港現時的樓價較以歷史平均比例值推算的應有水平高出84%,泡沫指數全球第一,排名第二及第三分別為加拿大及新西蘭,樓價分別高出74%及68%。

本報以差估署資料計算,現時九龍區一現值450萬的500平方單位,業主每年租金收入13.3萬,即要收租35.7年才回本,較歷年平均比例值17.4年回本多一倍。

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稱,長策文件沒計及私樓租戶及工廈房戶新增房屋需求,部分居住在有獨立廚廁房的住戶,亦因被視為有「適切」居所,沒納入居住環境惡劣人士;加上並無計算一個家庭分拆出來的新增住戶需求,認為47萬伙數字嚴重低估,「政府需要向公眾解釋,為何1998年當年計算出年均建屋8.5萬,但在現時房問題惡化下,數字反跌至4.7萬」

明報記者


.E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