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 May 2013
如果三年仍然黑十字,我辞职 - 赵白鸽
从施一公成美国双院士借鉴什么 2013-05-02 02:30:51 新京报
中国要吸引人才,要在学术上领先,院士制度改革是必须的。
■ 第三只眼
4月30日,美国科学院发布消息,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此前的25日,他还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但是,2011年12月施一公曾落选中科院院士,此事在当时备受关注。
现在,施一公当选美国双院士,自然再次引起关注,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中国怎样选院士,或选院士应当有什么样的标准。评选院士的标准尽管有不一样,但各个国家的标准应该是大同小异。无论标准有多少,其中的根本标准,就是看一名科学家有多少高质量的成果。
但是,在不同的国家,标准之外也许还有其他一些标准。在中国选院士,可能还有一些“功夫在业外”的因素。
2011年施一公和饶毅落选中科院院士,人们纷纷猜测其落选原因。科学界一些人的评价是,施一公和饶毅当选院士,在学术上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但是,为何二人又落选了呢?
显然,二人的落选,出在“功夫在业外”。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称,他们刚从国外回来不久,“能对中国科学做多大贡献呢?关键在这一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对于长期不在国内工作的院士候选人,在坚持院士标准的同时,还应特别考虑其对国家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所作的贡献。”由此来看,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也并非完全说不通。
但是,这与施一公当选美国双院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美国评选施一公为双院士,主要从他的学术水平来衡量,而非为美国做出了什么贡献。
施一公是“千人计划”首批回国的学者,回国5年,中国的院士落选,而美国的院士却连获两个,此事在公众看来,确实有些不可思议。尽管,当上美国的外籍院士和能否当选中国的院士,没有必然的关系,然而,在一落一当之间,让大家看到的,恰恰是中国院士制度改革值得反思和借鉴的方向。中国要吸引人才,要在学术上领先,院士制度改革是必须的。
□张田勘(学者)
清华教授施一公当选美国两院院士 2013-05-02 02:32:53 新京报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3/05/02/261477.html
此前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发文批评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
施一公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在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表示,自己回国的目标中从来没有当院士这一条。“回清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育人”。
【人物小传】
施一公
现年46岁,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90年赴美深造,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他2006年开始着手在清华大学建设实验室,2008年回国工作。
新京报讯 (记者郭少峰 邓琦)美国时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施一公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4月25日公布的名单还显示,施一公还入选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
施一公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此前因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引发关注。
30年来,有10位具有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0年,两位海归科学家:施一公和他的好朋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科学》杂志(Science)上联合撰文,批评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问题。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他们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打破研究经费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经费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但中国科技部随即则回应称,“这不符合事实”。
他们的批评引发了广泛关注,而在去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时,虽然施一公进入了预选名单,但没能最终当选。同样未能入选而声明放弃申请中科院院士的饶毅,为施一公的落选而鸣不平。
但施一公就此事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自己回国的目标中,从来没有当院士这一条,他觉得一个学者如果把当院士作为终极目标,未免太狭隘了。“我回清华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做科研。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
■ 连线
美国国家科学院:
当选院士因为科学成就
新京报:美国国家科学院看重施一公在哪些方面的成就?
高尔文·莫莉(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办公室高级媒体官员):很抱歉,这方面的信息要等到明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年度会议上才会公布。2014年4月26日-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华盛顿召开年会,新入选的成员的入会仪式有可能是明年4月26日举行,该年会的议程目前还没有最终敲定,但是新成员当选的理由,年会上会公布。
新京报:美国国家科学院选择外籍院士的标准和程序是什么样的?
高尔文·莫莉:新成员入选美国科学院,是为了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和持续的原创研究成果。由于新入选的成员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所以不存在成员申请入会的过程和程序。此外,只有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正式成员才可以提交正式提名。提名递交后会对被提名人进行广泛和仔细审查。每年增选美国籍院士不超过84人,外籍院士不超过21人。
新京报:施一公是一位比较年轻的学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在选择外籍院士时,会不会考虑年龄因素?
高尔文·莫莉:任何成员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都是因为他们的科学成就,所以年龄问题不是考虑因素之一。
新京报:施一公之前落选中科院院士,但成为了美国双料院士,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
高尔文·莫莉:这个问题你需要去问中国科学院。
改变善款用途得先问问捐赠人 2013-05-02 02:30:29 新京报
是主动自查自纠、清理过去的公信债务,还是坐等历史包袱再次被引爆,是关系红会公信重建的重要一面。
■ 观察家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对百余名艺术家捐款使用情况作出说明,这些善款用于“博爱家园”项目,虽未按指定项目使用,但与捐赠人意愿总体一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亦承认,在捐款使用、灾后重建从决策到实施的全部过程中,及时与捐赠人沟通做得不够,对捐赠人的服务也做得不够。为此,红会向相关捐赠者致歉。
如果没有近日艺术家方力钧等捐赠人的追问,这笔8472万元善款去向或许仍然成谜。红会虽向捐赠人致歉,这笔钱仍然用于震后重建项目,而不是浪费,但是,8472万元不是一笔小钱,改变善款用途不是一件小事,这样的道歉和说明能令捐赠人满意吗?
善款使用尊重捐赠人的意愿,是慈善的基本伦理,也是常识,然而,红会在基本面上失守,居然出现如此纰漏,实在不应该。而且这个善款的问题竟然一拖5年左右,不是一般的责任心缺失,和对捐赠人的不尊重。在这样的个案中,大家再次看到红会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而累积的公信债务,究竟有多么严重。
在红会看来,郭美美事件他们是“躺着中枪”,但不能否认的问题则是,郭美美事件只是引爆其公信债务的导火索。每一笔公信负债都相当于一枚定时炸弹,每一次问题被曝光,都有可能令之前一些恢复公信的努力付之东流。
芦山地震发生后,红会在前方努力救灾,后方质疑声音不断,红会也及时回应舆论关切。本来舆论已稍暂平息,然而,艺术家追问汶川地震捐款,再次让红会陷入泥潭。
就在前两天,中国红十字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表示,“如果两到三年仍然翻转不了‘黑十字’的印象,我自动请求辞职。”红会重建公信的决心,不可谓不大,不可谓不强,但重新赢得公众信任也不可谓不难。
以红会的救援力量、资源以及动员能力,中国还没有任何一家慈善机构可以代替,中国未来的慈善事业,红会的作用不容忽视。公众所求以及红会改革的共同方向,应是将来让红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公众。这当然需要红会重建公信,并推进机制的改革,需要更加公开、透明,需要按照慈善事业的通行惯例做事。但是,红会重建公信,不可能只依靠面向未来的改革,而不去正视过去的历史包袱。红会的公众形象也不可能因为人事更替,就能和过去没有了关系。
中国人相信因缘循环、因果报应。慈善事业的任何一个问题,或许都不会凭空消失,被时间遗忘。艺术家汶川地震捐款事件再清楚不过地证明了这一点。而此事也直接表明,是主动自查自纠、清理过去的公信债务,还是坐等历史包袱再次被引爆,确实是关系红会公信重建的重要一面。
□新京报评论员 于德清
社保基金“做投资”,公众不能蒙在鼓里 2013-05-02 02:30:25 新京报
社保基金,无论旧账新账,都是民众血汗钱,一分一厘都应花得明明白白。而且,旧账算清楚,更是社保基金运营安全的基础所在。
■ 社论
近日深圳社保局被网络举报称挪用社保基金开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宾馆、发廊、停车场,且该局职工均可免费享受这些服务,被指隐形福利。深圳社保局回应称,注册资金已连本带息归还社保基金,公司运营已与社保基金脱钩。此外,自1982年到1996年,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直接或间接投资了145个项目,共计17.65亿元。(据新华社)。
社保基金是民众的救急保命钱,拿这些钱投入到投资经商中,无疑有不小的风险。虽然,深圳这次曝出的问题发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笔旧账,但这笔旧账的清理工作,从头至尾,公众都蒙在鼓里,且现在看来,这笔旧账的清理,似乎存在一些疑点,或有重新检视的必要。
其一,据报道,深圳社保基金正式投资大量项目是在1993年后,但1993年出台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定》中规定:各级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不得经办放款业务,不得经商、办企业和购买各种股票,也不得为各经济活动做经济担保。为何深圳有关部门当时会无视有关法律规定?
其二,深圳社保局称,并没有通过相关投资,制造部门“隐形福利”,而且所有收回本金及收益后,增值近10亿元,但口说无凭,不公布详细的财务记录,公众怎么知道,“隐形福利”的实与虚,怎么了解投资盈与亏的“底细”?
其三,14年时间里,十多亿的资金支配,掌管资金使用官员,具有很大权力,这很容易造成权力寻租的空间。此前在上海社保弊案中,原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等多名官员,通过社保基金拆借,收取大笔贿赂。在相关财务制度并不完善的一二十年前,深圳社保部门在社保基金投资中,是否做好充分的防范,防止有人从中牟取私利?
其四,这笔旧账,严格来说,还没算清。例如,当年深圳用社保基金,建立了深圳市社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社保资金撤出后,社保局通过管理费(曾经一段时间依然从社保基金中支取)注入,将这个公司一直运营至今。这个公司的经营收益是怎么分配的,社保基金有没有获得其应有的收益?公司的账目是否应该公开?
其实,深圳社保基金问题,并非孤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相关社保管理制度不完善之下,许多地方都打社保基金的主意,做商业投资。后来国务院发文要求各地立即停止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做法,各地才对这些做法进行清理,但是清理的效果如何,账是否算清,恐怕是个未知数。
社保基金,无论旧账新账,都是民众血汗钱,一分一厘都应花得明明白白。而且,旧账算清楚,更是社保基金运营安全的基础所在。舆论对于深圳社保基金的质疑,并不因官方的回应,而有所消减。对此,有必要深入调查,给民众一份详尽的社保基金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报告。藉此事,国家相关部门也要举一反三,对类似问题展开排查,推动社保基金管理的信息透明,以免重蹈覆辙。
凤凰商户谈售票后首个长假:这个五一算是毁了 - 新华网 2013-05-01
4月29日上午11时20分,一些游客和古城当地的居民躲在一个酒吧的屋檐下避雨。这些当地居民以为游客拍照谋生,一场降雨让他们的生意更加清淡。
“这个五一算是毁了。”经营客栈的尚老板说,自家去年五一四十多间房原价销售,还天天爆满,“上个礼拜看情况不对,马上打折,今天只住了一半,明天可能根本没什么人。我的心理底线是这种状况撑到五月底,客流量再不回来我们商户都得疯。”
.E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