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1 May 2013
大学生就业难 - 新京报
就业难,源于经济社会结构不合理 2013-05-21 02:31:14 新京报
最近几年,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占GDP比例一直在下降,使得企业提供的就业数量明显减少。
■ 一家之言
近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今年699万高校毕业生为史上最多,甚至北京部分高校学生签约率只有三四成。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却又出现了持续多年的用工荒。为什么出现这种就业的“两头落空”现象?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除了高校扩招过猛,部分专业与市场脱节之外,最关键的,是企业缺少足够的用工容量,而之所以缺乏足够的容量,关键在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不合理。
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例,大约为70%左右,很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产业,都集中在第三产业中。而在去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只有43.1%,处于落后水平。而且最近几年,比例一直在下降,在知识密集型产业、服务产业萎缩的情况下,哪来的就业机会?
由于三产占比大约是70%左右,以及产业体系的领先,欧美的大学生,其就业基本在第三产业、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最近几年,我们虽然也一直提倡要实现产业升级和突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新产业和新兴产业,但是,目前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要改变这种产业体系,非几十年的积累不可。在此之前,中国必须坚守传统产业。而且,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相对十年前,民营经济的比重其实在下降——在高峰期,中国民营经济占比达到了64%,而现在实际占比却下降不少。
在社会结构层面,我国财富悬殊程度,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更高。数据显示,我国中间层只占人口的23%,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比重,阶层分化严重。虽然阶层分化各国都有,但是中国最大的问题,是阶层逐步固化,纵向流动日益困难。中国社科院一份名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研究报告表明,父辈具有社会资本的那些人,成为干部的机会比普通人多2倍。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人力资源战略的重大转变。自2009年后,中国的大学升学率,已经突破60%,但是,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每年学校毕业走上社会的青年总数,却在逐步下降。在传统产业仍居于主导地位、大学生又不愿意成为制造工人时,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同时存在,也就不难理解。
□罗天昊(学者)
我国1/10中西部农村学生每天仅吃一两顿饭 2013-05-20 17:10:20
摘要: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我国学生目前的营养状况是,约1/10中西部农村学生每天仅吃一顿或两顿饭;而肥胖困扰着部分城市学生健康。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20日)是第24个中国学生营养日,我国学生目前的营养状况是,营养不良依旧困扰着农村学生,而肥胖和营养失衡问
题困扰中国学生健康。
约1/10中西部农村学生每天仅吃一两顿饭
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日前联合发布了《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3——加强学校食堂建设打破营养改善瓶颈》蓝皮书。蓝皮书显示,我国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喜中有忧,营养不良依旧困扰农村学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显示,农村7至15岁学生贫血率从30.8%至47.7%下降到10.6%至20.6%,低体重及营养不良率也明显下降,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尽管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显著改善,但城乡差别仍较为显著,农村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偏低,隐性饥饿普遍存在,存在“吃不饱、吃不好”的问题,约1/10中西部农村学生每天仅吃一顿或两顿饭,很多贫困农村学生只能吃米饭、馒头和咸菜。
肥胖问题困扰城市学生健康
肥胖困扰着部分城市学生健康。我国现有1200万名超重肥胖的儿童少年,超重肥胖儿童少年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儿童少年的3至4倍。能量摄入过多是引起儿童肥胖增加的主要因素,从1992年到2002年,我国儿童少年的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城市儿童、少年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摄入的比例从24.4%和27.4%分别增加到35.9%和35.7%,超过了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30%的上限。不吃早餐、经常吃西式快餐和身体活动减少是我国儿童发生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
肥胖会给儿童少年健康带来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导致学习能力下降,出现自卑、缺乏自信、抑郁、焦虑等异常心理。因此需要家长多多重视了。
来源:中广网 作者:车丽编辑:刘泽宇
3万人相亲8000人配对 民政官员反思不能一味责怪“剩女” - 东方早报记者 吴洁瑾 陶宁宁 李淑平 发表于2013-05-20 03:39
为期两天的万人相亲大会昨日落幕。据统计,共有3万人参与此次万人相亲大会,其中“90后”超过三成,现场配对8000人。
■ 往年认为“剩女”眼界高、工作忙 今年认为“剩女”是社会压力和舆论说出来的
■ 万人相亲大会下一届或根据年龄划分区域 考虑推出企业版、海归版等专场
昨日是上海第三届万人相亲会的第二天,急着寻媳觅婿的爸妈在“寻缘墙”前查看相亲信息。早报记者 张栋 图
为期两天的万人相亲大会昨日落幕。据统计,共有3万人参与此次万人相亲大会,其中“90后”超过三成,现场配对8000人。
较之之前两届,今年老爸老妈相亲族少了,今年社会上对于“剩男生女”的标签也有了新看法。
“眼界高、工作忙、交际圈狭窄……”参与了3年万人相亲大会的筹备,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副处长林克武往年会这样概括剩女产生的原因。但今年,林克武给出的答案是:正是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和舆论,才会让一个优秀的女性变成“剩女”,“剩女”是被说出来的。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秘书长张钟汝也表示,“剩男剩女”的标签是一种偏见,给未婚男女很大压力,不是一个成熟的文明社会应该出现的。
配对人数较去年翻番
活动主办方上海市婚介协会会长周珏珉表示,去年万人相亲会有4万人参加,今年少了1万人,可能是因为相亲会地点远离市区和首日下雨的原因。
据主办方初步统计,两天相亲会红娘现场配对人数达8000人,比去年现场配对人数增加了4000人。这届相亲会上还有500人参加了现场心理咨询。
周珏珉表示,成功率很难统计,因此这三届都还没有具体的数据,不过接下去他们会对上一届报名者进行问卷调研或者有奖征集,还会让上届参加活动的红娘进行电话跟踪。
周珏珉表示,为了避免像上一届老爸老妈相亲族成为相亲大会“主角”、甚至吓跑年轻人的情况再度发生,今年两天现场一共只发放2000多张爸妈观摩券,较之去年减少了8000张。“加上报名时发放的2000张,一共只发放了4000张,其中还包括了不少没来得及报名的单身男女。”
据周珏珉介绍,今年的相亲大会,为了改变以往相亲活动中“女多男少”的局面,市总工会等组织了航天、船舶、汽车、医药等行业的20多家企业单身青年组团参加,昨天这些展台相当“火爆”。
针对一些相亲者反映的报名者年龄范围太大、很难找到年龄对应者交流的情况,周珏珉表示,他们会听取意见,下一届将考虑根据不同年龄段进行区域划分,让不同年龄段都有相对独立的空间进行交流。
一些相亲者反映到场人数太多,效率反而低。对此,周珏珉说,今后也会推出更多的专场,如企业版、海归版,这种小型的相亲专场可能一个季度就举办一次。万人的相亲大会一般一年一次,如果反馈效果好的话,还会考虑增加到一年两次。
父母关心或成最大压力
“在许多西方国家,男女到了一定年龄没有结婚根本不会受到任何人的评头论足,但在国内却是不可能的。”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副处长林克武表示,在老的观念中,到了一定年龄就理所当然要结婚,结婚不单纯是一种爱情的升华,更像是完成任务。
往往是父母给了孩子最大压力,最先把孩子说“剩”。林克武称,“我们每年都接到不少来信,内容是反映自己的孩子找不到对象,该怎么办。”林克武说,所有来信的无一例外都是父母,子女本身并不会写信,“这确实反映了父母对于孩子的关爱,但也请父母们想一想,过多的关爱是否真的对子女好,是否会给他们太大的压力。”
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秘书长张钟汝认为,法律只规定了适婚年龄的下限,并未规定上限。个人多大年纪结婚是自己的自由,何况现在很多人保持独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他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受教育的机会增多,毕业就业的年龄在推迟。再加上大家对事业成功的渴望就更大,因此对工作的投入更多,客观上推迟了结婚的年龄。
林克武称,许多女性等到事业逐渐稳定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过了黄金择偶年龄。由于生理原因和传统观念,女性的择偶黄金时间要比男性短,男性先为事业奋斗几年并不会马上错过择偶的黄金时间,但女性却会。
“前两年,我建议一些女性能够改变择偶观,适当放低条件。现在我一定要提出,这根本不只是女性的原因,许多男性也应该改变择偶观念,勇于追求比自己优秀的女性。”林克武说。
经营婚恋是一门课程
“我们的教育一边喊着‘不能早恋’,一边喊着‘剩男剩女’可耻”,可是年轻人似乎刚过了“早恋期”,马上就变成“剩男剩女”了。
张钟汝认为,社会应该注重性教育课程的开展,这个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性别角色的区别、如何担当,还包括怎么与异性相处、怎么恋爱和保护自己,更包括如何经营幸福的婚姻。
父母作为子女最好的老师,在子女年龄小时,可以和他们一起处理与异性的关系。等到子女达到一定的年龄,比如到高中毕业,或初中毕业,就让他们自己去处理这类关系,不要把所有的恋爱都当成“影响学习”的因素。张钟汝表示,父母关心子女的婚姻可以理解,但要适可而止且方法得当。
张钟汝还表示,在不给年轻人太大结婚压力的前提下,希望社会组织多给年轻人提供交友机会和平台,提供诸如一起旅游、慈善等联谊活动,加深大家的了解。有关政府部门,做好政策把关就好。
对此,林克武表示,更多如万人相亲大会一般的交友平台确实是政府部门可以,也应当做的。“在搭建平台的同时,也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和创新,这样年轻人才愿意加入到这一平台,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交友、恋爱、步入婚姻的殿堂。”
录入编辑:李琪
.E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