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4 May 2013
阅读是一种精神收藏 - 李冬君
阅读是一种精神收藏 2013-05-04 02:30:30 新京报
http://www.bjnews.com.cn/book/2013/05/04/261764.html
学者李冬君称,自己是一枚穿兰花布裤子的煮妇,在书房和厨房间穿梭。
——我的写房书房厨房
如果我们能对生活分类,将物质的归物质,精神的归精神,收藏精神,也未必不是一件乐事,而且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人活着,最好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阅读。阅读可以让精神提携物质,并给予物质以某种人性的光芒;阅读是一种精神收藏,它可以让你的精神永远丰瞻。
李冬君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中国政治文化史,中西古典哲学及文化研究,大部分时间致力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普及写作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普及工作。主要著作有《孔子的圣化与儒者革命》、《文化的江山——重读中国史》、《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偷偷阅读在余烬中抢出来的破书
记忆中的阅读始于“文革时期”,如果那种纯粹的红色背诵也算是一种阅读的话。站在讲台前,面对全班同学,背诵“老三篇”或“毛主席语录”,背不出来的不能回家。记得一名圆脸女同学,满脸憋得通红,语速迟缓结巴,一会儿她的裤子湿了,在同学们的惊呼中,尿水流到她的布鞋上,她哭了。这是我上小学二、三年级时的阅读记忆。
后来随父亲下放到乡下,也就不上学了。每天躲在家里,偷偷展读在“破四旧”的余烬中抢出来的几本“破书”,印象深刻的是《林海雪原》,“万马军中一小丫”,以一种革命化的浪漫主义爱情暗示并启蒙了我;《暴风骤雨》中的赵光腚,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对“穷人”的圈定,一个连裤子都穿不上的穷人翻身了,受此鼓舞真有一种解放全人类的冲动,几乎忘记了自己还是个被专政对象的子女,做梦做得很沉很窘。
每天恨不能睡在图书馆
真正有系统有训练的阅读,始于1979年上大学以后,属于饥渴式阅读,每天恨不能睡在图书馆,文史哲遍览;史学训练式的阅读,则是大量抄写卡片、做读书笔记,史料、警句、诗词,分类种种。其实还是阅读的初级阶段,一本书越读越厚,诸如《老子》五千言,从抄卡片到写读书笔记,几近五万言。
就这样一路读下来,《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汉代诸子、宋代诸子以至明清诸子,卡片抄了一大纸箱。如下猛药,读了近二十年才成就了一本十几万字的《孔子的圣化与儒者革命》一书(近日再版书名更为《中国圣人文化论纲》)。
反复阅读,背书成瘾
工作和成家几乎同时,也最是囊中羞涩时,没钱买书的日子,就到书店读书。每逢周末,是一家三口人读书的盛况。一辆自行车,三人同行,一进书店,三人分奔。孩子爸直奔他的德国古典哲学架,便不管不顾了。儿子则安安静静地坐在地上,翻看他的动画书。安顿好儿子,我要去的却是生活类书架,必须背下来两样菜谱,以便回家讨好两个男子汉的胃,用他们俩人的话说,我还可以到学校图书馆看书。好吧,无心插柳柳成荫,如今我烧菜的工夫恐怕得益于彼时。
背菜谱的另一大收获,是背书的冲动一发不可收拾。当时正在阅读傅雷翻译的丹纳《艺术哲学》,优雅的文字和对艺术的洞见,打开我内心被蒙尘覆盖的一小块净土,因喜欢而开始背诵,接下来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等,当然没能背完,这需要脑力、心力和时间,但那种反复阅读带来的享受,恐怕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也不过如此吧。
而如今的阅读,就像今年的春天很冰冷。尽管各种纸质畅销书、网络阅读等大量信息,将每个人的阅读空间塞得爆棚,就像眼看着拿爱国主义赚钱的“不高兴”系列甚嚣尘上,你也高兴不起来。前面说书越读越厚是读书的初级阶段,相反越读越薄是否是阅读的高级境界哪?我想是的,尤其是在当下,为了真正的好书不至于死在见我们的路上,你不得不在一本书中的目录以及前言后记中,寻找自己的兴奋点,迅速做出是否值得阅读的判断,这便是将一厚本书读薄的动力。
书房,学者的围墙
坐在蝜蝂斋,发现在这里几乎不阅读,如果名副其实的话,应该称此地为“写房”,满满一墙的书,除工具书外,有一部分书是经常流动的,它们随着我们的研究或写作的问题而流转。书籍从其他房间被“摆渡”进来,书桌上实在局促不堪便上架。虽然“百度资料”很方便,也不用再抄卡片了,电子阅读越来越轻松,但是与原典核对的严谨是必须的。
如果对第一手资料的阅读像排雷的话,那么对相关研究的高手之阅读就像短兵相接,绝对不轻松。在漫长的思想博弈中,一字一砖,码砌成一个自我精神的理想国,对于一个学者来说,那是在建构自己的理论围城。
内心独享,书香暗渡
内心独享的阅读,是在阳台上感受的。最好是秋日的月夜,风清月朗,阳台简洁干净,竹帘贴着落地窗并排错落,花影摇曳,清风翻书,书香暗渡,是再好不过的阅读背景了。
放下经史,从明人笔记到戏曲小说,竖排版,繁体字,带来古典阅读的满足,如果是聪慧之人,从上至下,真可一目十行,与从左至右的横排版汉字相比,竖排版似乎更有阅读的优势。一部《汤显祖戏曲集》上下两册,上海古籍1978年版,钱南扬先生点校,收入“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附“紫箫记”。
一出一出看将过来,看到了汉文化到明朝一派烂熟光景,精致典雅依旧在诗词山水中陶醉,而王朝政治的阴暗与粗鄙则左右着专制下的世相。
汤显祖尤为敬仰卓吾先生,不知是月朗清风之夜,还是细雨绵绵的清晨,总之得于天缘,读书人一生能读上爱不释卷的书,皆为天缘。汤显祖开始拜读卓吾先生的《焚书》,十分倾慕,自谓“如获美剑”,时称之为“狂奴”。
《牡丹亭》,我精神岩崖上的一枝花,我爱它。尤为提神的是字句的力量,读之,如骄阳下痛饮冰泉,字字凉意,透心透背,将你的阅读欲望,带入一种清冷的空间。
读到酣畅,喜悦如白云,我飘!
一枚穿兰花布裤子的煮妇,在书房和厨房间穿梭。
□李冬君(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远程学历教育暗藏违规猫腻 蒋立冬 发表于2013-05-03 08:08
http://www.dfdaily.com/html/63/2013/5/3/989476.shtml
很多远程教育项目,交钱报名后,学员不用上课,通过开卷考试、网上下载论文,就能保证拿到学位,其学历成色因此受到广泛质疑。
远程教育所颁发的学历国家承认其有效性。但近日人民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很多远程教育项目,交钱报名后,学员不用上课,通过开卷考试、网上下载论文,就能保证拿到学位,其学历成色因此受到广泛质疑。
录入编辑:李琪
远程教育注水:论文可抄 考试可免 交钱包拿学历 人民日报 发表于2013-05-02 09:42
记者暗访发现,远程学历不仅“省事”,竟然还能“包过”。“所有课程的点名与‘签到’都通过网络进行,你只需点击一下‘签到’按钮,就可以开着视频去做别的事了。”
制图:蔡华伟
“国家认可”的金字招牌,教育部14年试点的资历,却没能换来现代远程教育的良好口碑。从快速“授予”学历,到机构暗箱操作,一张远程学历证书背后,竟然隐藏着诸多投机手段和违规猫腻。在“包过”、“免试”的喧嚣中,现代远程教育的含金量备受质疑,国家学历与学位授予的严肃性也因此受损。
现代远程教育的初衷,原本意在突破时空界限、增多学习机会、降低教学成本,为何如今频频堕入“注水陷阱”,以至于有的高校怕影响声誉而主动叫停招生?面对日渐走低的公众评价,推行多年的远程教育试点又将何去何从?
——编 者
拿文凭·易
论文可抄考试可免,交钱后机构“一条龙”服务,备受在职人员青睐
在百度上搜索“远程学历”,形形色色的招生广告令人眼花缭乱——“北京名校远程学历,快速取证国家承认,必通过”、“远程学历一年稳拿本科,保学位”、“远程学历,免试边上班边拿正规学历”、“最容易远程学历,只考7门,半年考完”……颇为露骨的广告词,标榜着远程教育的“诱惑力”。
据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由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两个体系组成,远程教育与成人自考、成人高考同属后者。这些教育模式由教育部批准,所颁发的学历证书国家承认其有效性。
然而,顶着“国家承认”名头的现代远程教育,学历的含金量究竟几何?一家正规报名机构的招生人员坦言:“目前市面上,自考、成教与网教含金量依次递减,想不费事拿个学历,网教是不二之选。”听他介绍,“远程教育报完名其他的就不用管了,等着两年半后拿证书就行,只要耗时间而已。”
记者暗访发现,远程学历不仅“省事”,竟然还能“包过”。“所有课程的点名与‘签到’都通过网络进行,你只需点击一下‘签到’按钮,就可以开着视频去做别的事了。”一位招生人员说,“两年半一共参加5次考试,考前会发放资料和答案,开卷考试。”
如果学员是外地户口,某远程教育机构的一位“领导”说,“非北京户口的学员走外地的学习中心,需要考试,不过你本人不用去,我们安排”。至于论文,招生人员表示“更简单”,“到时候网上下载就可以,改改语句结构和顺序,只要‘查重’软件查不出来,答辩很容易通过。”
如此看来,远程学历的含金量低得令人咋舌。但由于国家认可,仍然捧场者众。一家招生机构内部人士介绍,很多在职人员用这个学历来升职称、升职务、提工资,甚至还有硕士生“回炉”考个专科的网络远程教育学历。“有些专业的从业资格证书,要求必须拥有该专业的学历,通过远程教育拿个专科学历,就能去考证了。”
含金量·低
发展规模日渐萎缩,社会地位低经费投入少,生师比悬殊难保教学质量
“不只远程学历含金量很低,事实上中国目前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含金量都不高”,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严继昌说。
与中国高等教育不同,欧美国家只有一个高等教育体系,不存在两个标准。“而我国人口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只搞普通高等教育不现实,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对普通高等教育是起一种补偿作用,而在这个链条中,远程教育由于其方便性,处于最末端。”严继昌说。
数据显示,1998年,两大高等教育体系的规模相差无几,但如今,普通高等教育已是成人高等教育规模的2—3倍。有专家认为,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两个体系可能会整合,两个教育体系会变成一个品牌,拥有一样的课程与证书,含金量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而经费的差别,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着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据了解,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的生均拨款达1万元左右,无论是学生缴纳的学费,还是社会捐赠、奖学金等,都远远多于成人高等教育。“很多学校从现实考虑,还会从成人高等教育拿走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普通高等教育中。”严继昌认为,“经费薄弱,让远程教育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
还有专家认为,生师比过高也让远程教育难以实现师生互动,很多人无法真正掌握知识,仅仅为了文凭而学习。
认可度·差
有高校怕影响声誉叫停招生,专家建议结束试点,立足行业培训更有发展
1999年,教育部正式批准67所普通高校学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如今算来已经试点了14年。有业内人士直言,试点不结束所导致的垄断办学现象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远程学历教育备受在职人员青睐,实际上是在抢其他高校的生源。
“招生多,质量自然不高。试点应该结束,让所有高校有权利通过信息手段实施学历教育。”严继昌说,“大饼摊薄了,生师比降下来,有竞争了,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事实上,这68所试点高校,也并非全部在进行学历招生。“我们学校已经不再做远程学历教育了,影响学校声誉。而且我们越来越发现,立足于行业招生更符合网络教育的特点与定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
据悉,1999年,清华大学作为第一批试点高校,面向全国开展远程教育。但到2002年停止了所有现代远程学历教育,转做非学历非学位的高端培训班,着重高层次、应用性、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这一改变也得到了许多业内专家的认可。
严继昌认为,在当前的生师比限制下,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的师生交互学习难以实现,但仍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提高学历的含金量。据悉,上海有试点高校开展了远端教室的探索,老师在学校里上课,视频传送到各个远端教室,学生需要到远端教室集中上课,并要记考勤。
“现代远程教育以远程学习为主,但不能完全没有面授,可以在一个学期组织一次面授,集中答疑,面授时有考勤。”一位专家如此建议。
录入编辑:李琪
英国奶粉限购殃及海外代购 2013-04-28 02:30:24 新京报
2013年4月10日,英国伦敦,一家超市奶粉货架上张贴的奶粉限购告示。
从4月初开始,英国限购婴儿奶粉,每家超市一人一天限购2罐。这是继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之后,又一个对奶粉限购的国家,矛头直指对外国奶粉需求巨大的中国消费者。英国奶粉限购如何出台?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奶粉限购在英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超市里奶粉货架空了
4月26日,在伦敦工作的耿先生下班后到乐购超市采购时发现,奶粉货架价签上多了一个标志,上边标注着“请注意,我们要求顾客不要购买超过2罐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这样我们才可以保证产品供应量,让尽可能多的客户购买到产品。”
耿先生对新京报记者说,乐购超市算是当地一家规模不小的超市,里面卖的东西很多,唯独爱他美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货架空了,牛栏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货架上只剩下6罐第二阶段900g罐装奶,该品牌其余奶粉全部卖光。
在英国著名的药品与保健品经销商联合博姿公司店内,耿先生发现了更为详细的“奶粉限购”说明:“为保证能够为所有顾客提供产品,奶粉供应商(达能公司)限制每名顾客只能购买2罐爱他美或牛栏婴幼儿配方奶粉。”
耿先生介绍,在英国,人们常选购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有三种,分别是雀巢公司的惠氏奶粉和达能公司旗下的爱他美和牛栏奶粉。耿先生说,“乐购超市的店员建议我如果想要购买超过2罐奶粉,可以尝试从他们的网上商城购买,但他不能确保一定会成功。”
奶粉买多了登机受限
中国顾客购买英国奶粉,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去英国购买、找人代购、在线购买。
在媒体工作的吴小姐3月份去伦敦出差。吴小姐在伦敦跑了多家超市,才凑齐5罐牛栏奶粉。她说,买5罐奶粉比较保险,如果买得多了,可能会无法登机。
然而,对大多数父母来说,直接去英国购买奶粉毕竟不太现实。新京报记者从英国最大的全球直邮奶粉在线商店“英国街角商店”上尝试购买婴幼儿配方奶粉,在购物车中放入6罐奶粉进行结算时,网站提示:“由于购买商品有限制购买数量,目前每名消费者每次只可购买最多2罐奶粉,目前这个限制条款面向所有国家。”
网络在线购买限制多,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中国顾客选择通过代购的途径来购买英国奶粉。
多国限购引连锁反应
“限购2罐+超市完全缺货,现在买奶粉太难了。”面对英国的限购政策,淘宝奶粉代购店“魅力古城堡英国代购”店主小林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一人一天一个超市,只能买两罐奶粉。如果拿得多的话,结账时机器自动不给过,售货员也不肯结账。”小林对新京报记者说,一开始是限购6罐,很快变成了2罐。在一些中国人多的地方,确实出现了超市中奶粉货架上空空如也的情况。由于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限购政策出台,英国奶粉缺货情况更加明显。小林说:“这是连锁反应,一些卖家都从那些国家转战英国了。”
不过,小林住在曼城附近的一个小镇,当地中国人不多,超市里的奶粉基本有货,而且管得不算严格。比如,虽然一次只能买两罐奶粉,但可以重复结账。小林说,“但是结账次数太多,被盯上了也不好。总之,一下子买很多罐奶粉的情况,现在不可能出现了。”
限购海外代购损失大
小林对新京报记者介绍,在英国限购的奶粉主要是爱他美和牛栏奶粉,这对中国买家影响最大。在她的店铺中,这两种牌子的奶粉卖得最好,而同样很受英国人欢迎。
小林在英国有正式工作,代购奶粉只是兼职,限购政策令她这个“赚外快”的机会麻烦了许多。以前可以轻松在一家店买到全部奶粉,如今她每天要跑到各大超市去分别购买,还要发动同事和朋友一起帮着买。小林说,很多顾客一下子要求代购两箱12罐奶粉,一般要两天才能买齐。
此外,代购店主经常采用的Parcel Force空运邮递,最近由于自身的亏损,开始推行新政策,向海外邮递开始涨价,以前可以寄5箱奶粉的钱,现在只能寄2箱(一箱6罐),而且只能向同一个地址寄2箱。
“限购之后英国奶粉的价钱没有涨,但快递价钱涨了,所以代购奶粉全线涨价。”小林说,“很多在英国的中国人都在做代购,给亲朋带,自己赚外快的都有。限购对小本生意影响不大,但是对那种月销千件的大卖家影响很大。”
据小林了解,英国婴幼儿奶粉相对于英国人的工资水平来说,价钱很低,因为政府有一定的补贴。她说:“买不到奶粉的英国人,肯定很想拿奶粉罐子丢我们。”
■ 质疑
英国超市为何对奶粉限购
奶粉生产商主动要求限购
英国乐购超市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限购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措施不是乐购超市的自主行为,而是英国零售商协会的要求。
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限购一事,英国零售商协会媒体与活动负责人理查德·多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限购婴幼儿配方奶粉是奶粉生产商的要求”。限购的发起人是达能公司,达能公司旗下的爱他美和牛栏婴幼儿配方奶粉占据了英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半壁江山。英国主要超市阿斯达、塞恩斯伯里、乐购和毛瑞斯超市都表示会对主要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进行限购,每位消费者每天可购买2罐。
在一份声明中,达能公司表示,限购奶粉的原因是“有人大量购买并将婴幼儿配方奶粉通过非官方途径出口”。达能公司在声明中称:“我们认为大规模的非官方途径出口的奶粉都进入了中国市场,因为中国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喝上西方品牌的奶粉。我们了解大多数家长一次只会购买1罐,所以我们希望这次限购对英国家长的影响会降到最低。”据悉,达能公司表示,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应对英国货品短缺的现象,包括每周增加产品供应等。理查德·多德表示:“我们想通过这种限购,让更多的消费者可以买到婴幼儿配方奶粉,满足他们的需求。”
据英国媒体报道,一些超市也对雀巢旗下的惠氏奶粉进行了限制,不过雀巢公司表示:“没有发现大规模购买惠氏奶粉出口的现象。雀巢公司从未要求零售商对婴幼儿奶粉限购,任何针对该产品的限购活动都是零售商的个人行为。”
奶粉限购带来哪些影响
超市要求生产商加大销量
理查德·多德表示,对于奶粉限购问题,奶粉生产商负有一定责任。“奶粉生产商说零售商应该对奶粉供应不足负责,但是为什么这些奶粉生产商不和商店进行沟通,为他们提供足够消费者需求的奶粉?”
消费者调查公司“欧洲监控者”的数据显示,中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婴幼儿奶粉市场,而且“为了更健康,中国年轻的父母追求国际品牌奶粉,特别是原装进口的产品”。一些英国父母担心中国效应会冲击英国的奶粉市场,代表英国母亲权益的网站“网上母亲”创始人思巴汗·弗里嘉德指责生产商故意“造成恐慌气氛”。他表示,如果中国父母真的需要那么多奶粉,生产商不是可以多雇员、多生产、多赚钱吗?
理查德·多德承认,这种限购条款并不常见,零售商也不喜欢这种限制,因为限购会影响他们的生意。他说:“零售商是在做生意,希望能够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所以没有人喜欢这种限制条款。对于缓解过去几个月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供货压力,这个条款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个人希望这个条款只是暂时的。”
理查德·多德不认为奶粉限购条款是针对中国消费者而设定。他表示:“可以确定的是,的确有人来购买奶粉并以个人的名义将奶粉邮寄到中国,但这种行为是合法的。”
新京报记者就限购婴儿配方奶粉一事联系爱他美和牛栏公司的新闻发言人萨莉·格里菲斯,不过对方拒绝就此接受采访。
2德国 从2013年1月底开始进行奶粉限购,德国最大的日用品连锁店DM以及ROSSMANN等大连锁店在奶粉柜台贴警示牌称,“每位顾客最多只能买3罐奶粉”。近来,DM超市的限购规定又“升级”,不但限购3罐,还要求出示孩子的身份证明或带着孩子才能买。德国海关一般只允许华人一次往中国寄5罐奶粉,很多中国消费者通过外国人代购,或通过德国食品商代买德国奶粉。
1荷兰 牛栏牌、美素牌奶粉在2013年1月左右开始限购,超市上的婴幼儿奶粉货架上都有限购的标志牌,上面写着“每位顾客最多可购买1至3罐奶粉”,以保证货架上奶粉不断档。即便如此,这些奶粉的货柜上也多数是空空荡荡的。荷兰牛栏公司曾对媒体表示,它们的产品只针对荷兰市场,但大规模的采购导致荷兰本地消费者买不到奶粉,只能实行限购。
3意大利 2013年4月,意大利各大超市的婴幼儿奶粉货架上出现了限购标示,“每位顾客最多可购买2罐奶粉”。据当地华人介绍,各类婴儿辅食也被进行了限购,每个消费者每种一次只能买到3件。
4美国 2012年6月,美国多家超市和卖场发布奶粉限购令,顾客每次最多可购买5至12罐婴儿配方奶粉。
5澳大利亚 从2013年1月开始,各大商场、药品保健品店联合采取保护婴儿行动,每人每次限购2至4罐婴儿奶粉。店内监控系统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收银系统,24小时内超量或反复购买者,电脑拒绝通过。当地邮局原本也曾表示要限制奶粉邮寄量,但由于市场从源头上卡住购买量,邮局认为没必要再设卡,但提高了邮寄费。现在,从澳大利亚寄奶粉的价格基本上与奶粉价格相当。
6新西兰 从2012年年初开始,多家主要超市就在婴儿奶粉专区贴出“每人每次限购两罐奶粉”的限购令,限购令还特别用中文大号字体注明。2012年9月,限购令“升级”,新西兰官方发表声明称,只有注册备案的出口商才有资格将包括婴儿配方奶粉在内的奶制品带离新西兰本土。因此,个人代购的奶粉将无法从新西兰海关清关。
新京报记者 韩旭阳 储信艳
.E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