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9 December 2013

誤中副車.商人名譽.明光社 - 練乙錚


練乙錚: 誤中副車.商人名譽.明光社 - 信報 2013dec09

今天寫的三則,頭兩則分別講「雞蛋事件」和關於李嘉誠的一道思考題,比較輕鬆。第三則談論宗教界近年出現的以「反同」為主的掛一思維 (fixation);這種思維,最近在羅馬公教裏受到新科教宗方濟各的嚴厲批評,在美國也遭遇愈來愈多的信徒抵制,成為當地福音派退潮的一個重要原因, 足令香港「反同」派深思。

一、不應丟雞蛋的兩個理由

特首落區作勢諮詢,激進泛民饗以老蛋,卻誤中副車,其後的表現,大家看過了。丟雞蛋這種行為,可令一些心胸狹窄的政客老羞成怒而大出其醜,故對丟蛋者而 言,「本小利大」——看似如此,其實不然。雞蛋砸中別人眼睛的話,碎裂蛋殼可以致盲,法庭的處分可以很重;如果是誤中副車或誤中途人,那受害者就很冤枉, 故筆者不贊成丟雞蛋,要洩憤,丟雞蛋不如丟番茄。

丟雞蛋、丟茄子等「風俗」,很奇怪,只在法治國家裏發生,雖然都是非法。這是因為有法治,政客捱了雞蛋,得到的法律救濟與庶民捱雞蛋一樣,並不會因為是當什麼級的高官而有所不同;這當然便宜了那些政治丟蛋客。換作是在非法治地方如大陸、北韓、蘇俄等,向高級官員黨幹丟雞蛋等行為絕對不可想像,因為抓到了, 輕的進秦城,重的馬上槍斃,都不是鬧着玩的。

政治上而言,在民主國家裏,丟雞蛋這種行為其實無傷大雅,絕不會產生如此間有人說的影響言論自由之類的嚴重後果,當地輿論一般不會重視,變成新聞不過是花邊;政客被砸,也樂得有機會表演一下風度和急才,卻絕對不能發作(像梁振英那樣鼓目而視、甚或副車代他捱砸還給他剝奪發言自由的例子,根本不會有),因為向着你丟雞蛋的人,既有可能是反對派的人,也有可能是一個對你極度失望的前度支持者。選民是你的主人,向你丟雞蛋就好比老闆向你發發脾氣,你怎麼可以發作?

因此,丟雞蛋等行為,只在民主法治社會裏流行;香港有法治而無民主,故以丟雞蛋這種手法對待小圈子出身的梁振英,有點過分抬舉,不合適。不過,若是以前拿來對付肥彭,那筆者倒認為可以,卻不是因為英國人有向政客丟雞蛋的傳統,而是他一定會有精彩表演:一句「可惜不是蛋撻」,港人便可笑足三日。

二、港陸有別

小心看過最近《南方都市報》的李嘉誠訪問的讀者,當會留意到一個有趣的矛盾。李氏說,他在大陸捐錢蓋的大學或慈善機構的樓房館所,一概不用他的名字命名,反映他做善事不在意樹立個人名譽。然而,他在香港作捐獻,卻沒有這個規矩。何解?

商人做善事造福社會,社會得到實惠,回報以名譽;這種「實至」、「名歸」,是很好的一種互動,每一個文明社會都有,筆者當年念的大學,就是以大學成立之初的一位重要捐獻者之名為名。李氏的有關做法,明顯表現出一種「港陸有別」。然而,《南都》的訪問對此沒有交代,筆者也想不出一個很好的解釋,故不如當作一 道思考題,寫下來請讀者動動腦筋想出一個究竟。

三、掛一於「反同」的基督徒

筆者沒有宗教信仰,卻對今年3月獲選出任羅馬公教教宗、尊號方濟各的 Jorge Mario Bergoglio 頗有好感。他獲選的消息公布之後,不少教徒都想知道,這位來自阿根廷的「方濟各」,其尊號所指的,到底是耶穌會創辦人之一的方濟各沙勿略,還是鮑思高慈幼會主保聖人「沙利士的方濟各」,還是貧苦人、動物、生態環境主保聖人、方濟各(小兄弟)修會尊崇的「亞西西的方濟各」【註1】。

其實,教宗方濟各和信眾猜測的三個方濟各都有關係。他本人屬於耶穌會,更是羅馬公教史上第一個當上教宗的耶穌會士。少年時候,他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所鮑思高慈幼會主辦的小學上過學。在阿根廷傳道的幾十年裏,他不僅因為一直關心最受壓迫的貧下階層而廣受稱道,而且更在阿根廷極右派打倒貝隆、反覆奪權並實行 專政的六七十年代裏,不斷在幕後幫助、拯救被抓的工運和反抗運動分子。

這位新科教宗知道信眾當中的這個疑問之後,馬上解釋:「是亞西西的方濟各。」不僅如此,他還講述了原因:選舉當日,坐在他身邊的是老朋友巴西紅衣主教 Cláudio Hummes;投票結果一出,後者馬上轉過身來和他擁抱,並在他耳邊說:「不要忘記窮苦人。」這令他登時想起亞西西的方濟各,遂以之為尊號(當然,這個解釋也大方得體地免除了修會之間可能產生的一些「醋意」)。

人如其名,教宗上任不久,便強調教會必須以宣道及服務窮苦人群為兩大職責(後者即教會常稱的「mercy」,指「主的慈愛」),更公開批判無節制的資本主義對低下階層的壓榨與掠奪。然而,最令教會人士驚異的,還是他在8月份的一連串訪問裏談到一系列宗教道德問題時所顯示的態度。

他這樣說:「我們不可以片面地強調墮胎、同性婚姻、避孕等問題。……教會的各種義理不能等量齊觀。宣道的部門不能掛一於傳播一堆支離破碎的信條而強加於 人。……必須講出《聖經》的本義(主的慈愛),因為那樣才最能打動人心;……從這點出發,才能引申出其他道德規條。……現在的情況,卻常常是本末倒 置。……我們不能把《聖經》的訊息閹割得只剩下一些縱然重要、本身卻不能揭示基督帶來的訊息的道德規條。」【註2】

的確,毛澤東也不提倡墮胎,希特拉也禁止同性戀;如果一些信教團體也獨沽一味作此等無情鬥爭,哪有半點「主的慈愛」味道呢?所以,教宗方濟各還這樣說: 「如果一位同性戀者信仰主、有善心,我有什麼資格去對這樣的一個人作道德審判呢?」【註3】這樣的語調、取態,和前任教宗很不一樣。

方濟各這樣要求公教信眾反省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美國的福音派(Evangelicals)日漸式微。1973年,美國墮胎合法化的議案成為法律,福音派與 篤本派(Christian Fundamentalists)合流,對抗此項立法,兩派後來更成為「反同」盟友。不過,美國社會幾十年來急速走向多元,女權和同志平權愈來愈為年輕一代接受,福音派與篤本派的信眾,因此不斷給其他更能包容的教派吸收【註4】。這對於掛一漏萬、沉醉於「反同」的那些基督徒而言,無疑是一個警惕。

氣短集.之十九

作者為《信報》特約評論員

【註1】方濟各沙勿略(Francisco Javier,英文一般寫作Francis Xavier),1506年生於今天的西班牙,公教來華傳道第一人,1552年離開日本抵達中國廣東台山外海的上川島,等候前往大陸之際病歿;他傳教時嚴禁外方信眾中的一切「偶像崇拜」,後來的耶穌會士利瑪竇糾正了這個錯誤。沙利士的方濟各(François de Sales, 1567-1622),生於今天的法國,著作很多,1923年,教宗庇護十一世封他為寫作、傳媒人的主保聖人。亞西西的方濟各(Francesco d'Assisi, 1181-1226),生於意大利富貴家庭,長大後卻忤逆父親,終身服務社會上最低賤的人群。

【註2】完整訪問內容見http://americamagazine.org/pope-interview;引述的部分在此頁的大約一半處。這個訪問值得一讀。

【註3】見http://www.bbc.co.uk/news/world-europe-23489702

【註4】見The American Scholar2014年冬季號封面文章Where Are The People? (《信眾哪裏去了?》)免費網上閱讀連結:http://theamericanscholar.org/wh ... =email#.UqMnB_QW1Ap

from Just Getting By 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m/2013/12/blog-post_8.html

.E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