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0 January 2014
梁振英政府區域視野貧乏 - 呂大樂
呂大樂﹕梁振英政府區域視野貧乏 - 明報 2014年01月10日 星期五
梁振英領導班子施政的一項特色,是沒有什麼想像力。美其名是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但這也可以理解為缺乏洞察力,疏於了解事物發展的過程,以至想出來的主意,缺乏一種全局的觀念。
舉一個例:近期談到粵港合作,參與南沙開發,他們的眼點是香港境內可供發展的土地不足,需要尋找新的空間。而由於兩地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於是考慮在高鐵沿線為發展重點,以交通安排來解決地理上的距離的問題。只要以上兩點同步發展,再加上香港管理模式的應用,新的空間拓展便水到渠成。這是良好的主觀願望,但其思考模式卻是出奇的以香港為尊,處處流露出未有認真想過如何促進粵港合作,互惠互利。這種以單一方面的利益出發的發展構思,因沒有充分考慮區域的有機結合,很難會有所作為。
純將南沙看為土地新來源
太以香港為中心
香港參與南沙開發,其出發點不應是尋找一個解決香港的問題的方案,而是認真的看看於區域層次上那處地方的發展條件,然後再考慮香港的角色,從中找到推動發展的可能性。單純將南沙看為土地供應的新來源,然後物盡其用,這未免太過以香港為中心了。更重要的是,今時今日,思考地方發展,不能再只從基建、設立開發區之類的硬件入手。以前以天然資源、交通路線、勞動力供應來考慮問題,皆因議程是關於開採資源、發展貿易、推動工業。今天,談粵港合作與發展,應該是完全另一種議題,必須先想到人才的問題,由人才的供應來吸引新興產業的進來和驅動經濟、社會發展。如果南沙不是港產問題的「堆填區」,而是真真正正的一處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空間的話,有關的問題便要想得更深、更遠了。
粵港合作 須先想到人才問題
這也就是說,香港參與南沙開發,是以後者的定位、條件為核心。而從這個角度考慮,問題便不是有無香港人會搬到南沙居住,或交通設施的改善能否吸引更多港人到南沙安居,而是哪些港人最有可能選擇移居到該處?從互互利和廣東發展的立場來看,南沙要成功開發,便不是任何一類港人有興趣移居,它都要照單全收的。南沙不應只是一個香港境外的港式新市鎮。它的主要功能也不在於給予香港充分利用,滿足它的社會需要。如果只是這樣,南沙發展打從開始便會注定失敗,而香港對它的影響,恐怕將會是消極多於積極。
要將南沙在短時間內打造為香港的經濟、社會發展新的一翼,那必須吸引有關的人才到當地居住、生活。但問題是對目前在香港最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家和僱員來說,南沙有何過人的吸引之處,值得他們捨棄香港呢?論生活質素(例如空氣污染程度),目前內地大部分城市都只會叫人擔心多於嚮往;論基本生活條件(例如食物安全),同樣是負面因素不少;論生活方式(由文化生活到公餘娛樂),它也很難跟香港、廣州等地比較。它的一項優點可能在於房價較低,生活水平較低。但這並不是對專業、行政人員的吸引力。綜合以上各點,我們實在難以想像南沙可以在區域內成為吸引人才的一處聚寶地。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所謂香港參與南沙開發,其方向便很有問題了。
當然,若只從香港一方的利益來考慮,南沙能否起飛,大可少理。有新的土地便自然有助於解決房屋問題。只要交通時間、收費合乎市民的期望,自可將南沙變為一個港人不在當地工作,而只在該處居住的社區,即另一個新市鎮。我想強調的是,這樣的發展念頭不是真正的區域發展,也不見得是互惠互利。
香港企業家和僱員
南沙有何過人吸引之處?
弔詭的是,這樣的內交手法不一定會因為利益計算太過明顯而不受歡迎。中央的政治考慮往往可以逆地方發展邏輯而行,點石成金。而對內地地方政府而言,他們也不一定看得很長遠,既然粵港合作是新方向,亦不妨以完成任務來換取其他方面的中央照顧。要將香港參與南沙開發變為事實,有很多可能性。問題是:我們最終想見到怎樣的成果。
我說梁振英班子構思新政時缺乏想像力,其實是一番好意——起碼動機不壞,而是未有想到當代的地方發展,已由基建、資源、勞動力驅動,轉為由人才帶動了。解決不了誰有興趣搬家的問題,地方發展便難以搞出什麼新意思來。但他們沒有想到這類問題,卻多少反映出其思維只看香港(或說手上的問題),少看整個區域的發展。要勸告梁振英政府多考慮國家、地區的需要和利益,這聽起來好像有點古怪,但其區域視野之貧乏,的確叫人失望。
科技園3期啟用 進駐率僅15% - 晴報 2014年01月10日 星期五
科技園三期啟用,首三棟大樓料可容納150間公司;圖為科技園一期。(資料圖片)
科技園第三期園區首棟大樓昨啟用,首批進駐公司有22間,進駐率僅15%。對於被指空置率高,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馬錦星則指,首兩期園區出租率逾九成。他又贊成政府重推科技及通訊局,有助培訓業界人才。
昨日進駐科技園第三期園區首棟大樓的22間公司,包括多間龍頭企業,如金山工業、德國半導體公司英飛凌科技及香港與美國矽谷合作的Topanga等,料第三期園區以綠色及生物科技企業為主。
馬錦星指,首三棟大樓將於今年內落成,佔地60萬平方呎,而22間已租用的樓面面積佔當中20%。事實上,規劃第三期園區時預料可容納150間公司,惟目前只有22間公司進駐,比率僅14.7%。對於第1、2期園區有指空置率高,馬錦星指首兩期園區公司進駐率達97%,現有逾440間公司,就業人口近一萬人,每年營業額約1,557億元,成績令人滿意。
加入綠色概念 助企業省電
音樂軟件公司imusicworld為舊園區租戶,昨遷入第三期的辦公室,面積由1,600平方呎擴至4,000平方呎,但未透露租金。該公司常務董事鄒健宏指出,更大的辦公室可配合今年增聘30人的計劃,新園區加入綠色概念,例如中央空調改為可手動操作,有助企業節省電費,辦公時間更有彈性。
銷售電子標籤的萬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文振聲指出,科技園對創業者幫助極大,他於創業早年常被指科研計劃沒可見實際利潤,多次遭投資者拒絕而資金不足,後來加入科技園成為夥伴公司,經科技園公司介紹獲內地投資者支持,成功把零售智能系統推出市場。
臨近政府公布施政報告,有指政府有意重推科技及通訊局(科技局),馬錦星認為科技局概念「行得通」,有助聚焦業界問題。
香港內闢特區 培植創新工業 - Thomas Sevcik Arthesia, 黃槿 2014年01月10日 星期五
香港面對最大的挑戰當然就是高樓價。伴隨高樓價而來的昂貴租金,不止令市民叫苦連天,甚至已經開始損害本土經濟及社會發展。
如國際潮流品牌陸續進佔鬧市地舖及大型商場,即使是有規模的本地品牌也被迫遷到1樓或更高樓層。年輕人不敢創業,皆因扣除租金後,根本沒有餘錢發展業務。規劃及建築條例的規範,也令很多地區例如柴灣的藝廊工作室及生活空間,只能游走於法例的灰色地帶中,發展潛力備受局限。
效矽谷洛杉磯 設小區惠工業
環顧全球,即使再擠迫的大城市都能夠給予創新和創意生存的空間:生活費用昂貴的三藩市也有如教會地區(Mission District)般租金較為便宜的區域;矽谷和洛杉磯的租金都是非常合理。紐約布魯克林或東倫敦亦有些租金較便宜的小區。亞洲其他的大城市如曼谷、上海及台北,新店、創作人、設計或文化生活的工作空間均是隨處可見。既然這些國際都市都能容下創新工業,為甚麼香港不能在這方面多做一點?
筆者早前談及,如果香港要吸引更多國際人才、企業家又或發展新工業,就必須改變現時過分依賴金融服務及國內自由行業務的發展模式。無可否認,香港是近年世界上租金最昂貴的地方,但我們同樣是適應力最強的城市。正因如此,香港何不實驗一個「特定都市區」(Special Urban Zone)?
以特殊政策 磁吸高端工業
以「一國兩制」的概念來類比,「特定都市區」就是香港特區中的創新工業小區,區內可以容許不同的政策及規範,從而培植都市工業(見本欄2013年12月27日「新工業時代 推動香港製造」)及其他對香港有利的創新商業活動。「特定都市區」有以下三項特點:
(一)為確保「特定都市區」的實驗性質,它要有明確的執行區域,亦同時只能是執行數年的短期措施。
(二)「特定都市區」概念是一個務實解決創意空間不足的方案,長遠不會改變香港的城市肌理。
(三)「特定都市區」內可以透過簡化規劃程序,加快創新企業的發展。
筆者有一些初步的想法:「特定都市區」強調工作與生活的結合。它不需要牽涉大面積的土地,即使只有數條街道亦可。區內要有針對個別商業活動的政策及法規,例如對空間運用的限制以及車位比例等的規範可以相對寬鬆。高端工業或產品原型生產這些低滋擾性的廠房,可以設置於藝術工作間的旁邊。這樣可以令設計、生產、創作及休閒等不同的活動,在同一個時空內進行。
「特定都市區」可以融會在市中心的一小部分。業主以短期合約的形式把空間出租,並且訂出一個清晰的租金上限及年期;隨着小區的「高檔化」,區內的資產價值將會提高,業主可以在「特定都市區」實驗完結後出售物業獲利。
審批開放透明 防被財團濫用
「特定都市區」應該是為推動香港邁向多元產業的福祉而設立。它絕對不是為造就一小撮人而推行的「寵物項目」(pet project)。為防止它變成大財團的平價辦公室或被濫用,在審批租戶及管理的過程上,一定要完全開放和透明。
「特定都市區」絕非解決全港租金高昂及房屋供應不足的靈丹妙藥。政府因此需要仔細評估在何處及何時實行相關措施,更要定期分析及評估成效。如它不能在幾年內有效地影響創意、創新工業等,就必須停止運作。
「特定都市區」是其中一個解決租金高而影響創意及新工業發展的方法,世界各大城市也有類似的區域。香港可嘗試透過指定的小區實驗,引發經濟發展的其他面向,紓緩現時過分依賴地產、金融市場及旅遊零售業的困局。
筆者更希望「特定都市區」能成為如科學園般的「官方」機構以外的一塊磁石,吸引高端、創新產業植根香港。(系列之六)
一個報業老闆的故事 - 蔡子強 明報 新浪新聞 20154jan09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40109/-6-3160996/1.html
成功的男人背後是否都有一個賢良淑德的女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份敢言、不畏權貴、為公眾所信任的報章背後,會有一位同樣有風骨的老闆。
《華盛頓郵報》以及其老闆的故事
今天我想說說故事,一個有關《華盛頓郵報》,以及它背後老闆的故事。
《華盛頓郵報》是美國最有聲望的報紙之一,尤其是在六七十年代,當越戰、民權運動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社會動盪不安時,《華盛頓郵報》一直做好本分,更在「五角大樓文件案」和「水門事件」中,《華盛頓郵報》表現出不畏強權,堅持抽絲剝繭,把真相大白於天下的勇氣,成了報業的楷模。
所謂「五角大樓文件案」,那是當時美國國防部組織了一群專家學者,秘密編寫有關美國捲入越戰的來龍去脈,以供未來的當政者參考,以史為鑑。Daniel Ellsberg是其中一位參與者,過程中他發現,美國政府其實是因決策錯誤,才會墮入越戰的泥沼,更甚的是,為了掩飾這些失誤,它向國民說了大量謊話。在嘗試過其他方法無效後,為了制止謊言,他遂把有關文件(後來被美國人稱之為《五角大樓文件》(pentagon papers)),交給記者,期望當這些文件曝光後,可以喚醒公眾,繼而向政府施壓,及早結束越戰。1971年6月,《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先後轉載了這些文件,引起尼克遜政府恐慌,遂向兩報施壓,要求它們停止轉載,於是掀起了一場有關新聞自由的報業風雲。
郵報在這場風雲中,不畏強權,把真相和公眾利益放在最優先,把自己的利害得失置之於後,當中除了有賴一支專業、有風骨的編採團隊之外,背後,還有賴一位同樣有風骨的老闆,那就是凱瑟琳.葛蘭姆(Katharine Graham),她對郵報編採團隊在關鍵時刻毫無保留的支持。
威武不能屈
凱瑟琳.葛蘭姆在其自傳《Personal History》(個人歷史)中,對這段歷史的內情有詳細的描述。話說,當最初得到文件時,編輯與記者都堅決主張刊載文件,而律師團隊則建議不要沾這趟混水,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雙方仍舊相持不下,事關重大,可能要押上郵報的百年基業,她承認當時自己又害怕又緊張,最後,她還是決定尊重編採自主,於是硬着頭皮,嚥下口水,一錘定音說:「Go ahead, go ahead, go ahead. Let's go. Let's publish.」(去馬,去馬,去馬,我們上,我們刊登。)(見此書p.450)
事情當然不會因文件刊出而告一段落,政府司法部要求郵報停止刊載該批文件,但一如《紐約時報》,郵報一樣嚴辭拒絕,政府旋即起訴郵報,而且幾乎涵蓋所有主管。但郵報還是沒有絲毫退縮過。
凱瑟琳.葛蘭姆所受的壓力實在是不足為外人道,事實上,她是美國報業史上,其中一位受到最粗暴恐嚇的人。舉個例,在水門事件中,當主角 Carl Bernstein 這位記者鍥而不捨的追查真相,有一次他打電話給尼克遜的司法部長 John Mitchell 求證,不料後者卻老羞成怒,咆哮着作出恐嚇:「JEEEEEEEUS! All the crap, you are putting it in the paper? It's all been denied. Katie Graham's gonna get her tit caught in a fat wringer if that's published. Good Christ! That's the most sickening thing I ever heard.」(見此書p.465)
(這是十分粗暴、惡毒的一段恐嚇,我想過是否應予翻譯,但為了讓讀者感受到這位報業老闆知道後所受的震撼和壓力,於是決定翻譯如下:「老天——爺﹗你要把這些廢話都登在報紙上﹖它們都被否認了。如果這些東西被登出來,凱蒂.葛蘭姆的乳頭要給放進大絞肉機裏絞掉﹗天呀﹗這是我聽過最惡心的事﹗」)
不過,再一次,《華盛頓郵報》沒有退縮,仍舊抽絲剝繭、鍥而不捨的追查真相下去,結果,水門事件,這宗有關尼克遜政府竊聽和妨礙司法公正的醜聞,最終導致這位總統黯然下台。
富貴不能淫
凱瑟琳.葛蘭姆就是這樣,不單威武不能屈,而且也富貴不能淫。
例如詹森繼任總統後,在就職典禮翌日回到得州家鄉,臨時請來 Katharine Graham 這位大報老闆,為了討好她,親自駕車帶她看這看那,但卻未能改變郵報的反越戰立場,白宮見她毫不賣帳,一怒之下,從此幾乎斷絕了與她的往來,但 Katharine Graham 卻絕不希罕。
又例如甘迺迪總統的文膽 Ted Sorensen 曾開價1億美元(在那個年代是一個天價)收購《華盛頓郵報》,但Graham卻一口拒絕。
從中可見,不畏權勢、鍥而不捨的追查真相的記者,固然可敬,固然是新聞自由和民主社會的基石,但如果背後沒有一位同樣有風骨,放手尊重編採自主的老闆,前線員工的幾多努力,也只是徒然。
20年來大家所認識的張曉卿先生
近日,《明報》突然宣布更換總編輯劉進圖,並傳出由來自東南亞的人士「空降」此職。有報道說起因是不滿劉讓《明報》在港視不獲政府發牌事件上,對特區政府窮追猛打,也有報道說是因為劉放手讓記者做一些不利特首梁振英的新聞。究竟真正原因為何,外人當然不得而知,我只能說,我像很多《明報》的老讀者一樣,對《明報》能否在未來繼續維持中立持平的路線,有着前所未有的憂慮,亦像很多關心香港新聞自由的朋友一樣,對前景感到莫名的黯淡。
1995年,張曉卿先生收購了《明報》,至今已經20年。之前,我聽過一些《明報》人向我誠懇的說,張先生是一個好老闆,20年來從沒有試過插手《明報》編採工作,一直放手讓編採團隊去幹,在香港報業中可謂少見,是一位君子,不少《明報》人由衷的尊敬他。若然如此,那麼為何,為何20年後的今天,又出了這樣一個被《明報》人稱之為「粗暴」,突而其來更換總編輯的決定呢?張先生是否要改變自己20年來讓人稱道的作風呢﹖晚節不保,值得嗎﹖
億萬家財能為自己買個身後名?
凱瑟琳.葛蘭姆不是一位腰纏萬貫的超級富豪,但是富貴浮華轉頭空,生不帶來,死不帶走,轉眼她已逝世十多年,但大家仍記得她為美國報業所作的貢獻,她仍會繼續是寫在史冊上的報業楷模,試問這又是否可以億萬家財買回來的嗎?
我向讀者推介《Personal History》這本書,它不是一本純粹文過飾非、為自己臉上貼金的作品,它在1997年出版,旋即好評如潮,立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榜首,更在翌年贏得普立茲獎。在今天香港新聞自由風雨飄搖的時候,重閱這本書,可謂別具時代意義,也好比一記暮鼓晨鐘。
蔡子強
.E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