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影危機 - 丘亦生 蘋果日報 2014年01月23日
內地經濟放緩,加上銀根抽緊,地方債可能已步入密集爆發期。
本周二,有十多名投資者到北京市公安局的一個分局報案,大喊「還我血汗錢」,他們報稱買了一隻有13厘息的理財產品,但產品於去年底到期後,並沒有向投資者發還本金,當中涉及資金10億元人民幣。
是否有點似曾相識?這已經是內地第N件理財產品違約個案,按《華爾街日報》報道,產品的發行人為北京融典投資管理,該公司於2012年透過平保(2318)、民行(1988)、建行(939)等銷售該產品,聲稱集資所得用來投資於成都市政府支持的幾個公共住房項目。
不過,融典至今只支付了1億元利息,並承諾農曆年前再支付6,000萬元,但十億元的本金就回收無期。
理財產品邁密集爆煲期
報道又提到,另一隻由一家大型信託公司中誠信託發行的30億元理財產品,也因為把資金貸予一家山西煤礦公司,而該公司的東主最近被拘留,因此早前亦已經自爆,產品在年初一到期時有可能會違約。
內地的理財產品爆煲,早已不是新鮮事物,過去一年斷斷續續亦時有所聞,但內地經濟放緩,銀根抽緊,令裸泳的人無所遁形,理財產品、地方債等可能已步入密集爆發期。
這些理財產品大多都是年期短、利息高,銷售手法缺乏監管,本來就是壞賬的溫床,之前未小事化大、大事化大大,主要是因為分銷的銀行,又或地方政府,為了息事寧人,也為免聲譽受損,而承擔了部份損失。不過,當產品違約接二連三地出現,地方政府或銀行可能不願再攬上身,而要散戶硬食所有損失。
奪命金在內地無日無之上演,客觀是令公眾認清這類產品的高風險真面目,日後避之則吉,於是遊走於銀行系統以外的影子銀行收縮,內地的信貸供應更加趨緊。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未必是壞事,只要人行因勢利導,加快利率改革,讓存款利率上升,把資金納入傳統融資渠道來。否則在低息環境下,存戶尋找其他高息投資的誘因始終不變,就像當年港人陷入雷曼迷債陷阱般,各式各樣掛着理財產品這羊頭的兜售,依然野草燒不盡。
加強監管 恐怕老鼠拉龜
影子銀行的失控,印證中國的信貸系統依舊不成熟及失效,中央最近推出措施希望加強監管,但總予人有點老鼠拉龜的感覺,看看近期新股改革的進退失據,我無法不對近日香港財金官員不斷催谷的中港基金互認,感到杯弓蛇影。
其實,這些內地財金改革的最大阻礙,往往來自既得利益群體的阻頭阻勢。這一點,旅美中國作家余杰早前在本報專欄的講法最為傳神,他引述前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情急之下的失言:「沒有那麼多壞賬,中國哪來那麼多富人?」
你以為信貸市場是把資金有效率運用,誰不知人家當成是財富轉移工具,把你的財富轉入他的口袋中。
丘亦生
陶冬:看不到整体资金短缺 流向失衡问题严重 - 2014年01月20日 08:44 财经网
银行间利率又在高升了。和6月时候不同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这次出手相救,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逆回购,主动地向市场输送流动性,但是此举并未制止利率的攀升和市场的忧虑。与6月份钱荒相比,央行这次出手相助,而非落井下石来教训借贷过于激进的银行。不过如今不仅银行间利率上升,债券市场利率也在飙升。AAA级企业今天的发债成本,比7个月前高出一倍有余。
年底来临,银行年检、理财产品到期、同业拆借清算等季节性因素,拉动利率出现间歇性波动,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利率的飙升,似乎已经超出季节因素的解释范围。撇开季节性噪音,中国的资金成本在过去的6个月其实在一路上扬,这才是市场的担心,这才是风险所在。
中国是不是正在遭遇钱荒?广义货币发行余额已经突破100万亿元,占世界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其数额约等于美国的1.5倍,日本的1.7倍,比整个欧元区的总和也多出20余万亿,尽管那些国家和地区全部处在超宽松的货币环境之下。近几年中国的货币发行规模,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快的,M2/GDP比率在十年内由100%冲向200%,刷新着现代经济史(非战争时期)的记录。无论与自己的历史还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现状相比,笔者都看不出中国为什么缺钱。
事实上,由于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弱化,泡沫性思维严重,已经有相当一段日子不愿意将资金借贷给实体经济。几年下来,实体经济投资意欲下降,资金的需求已经不大了。经济本身也没有太大的钱荒,老百姓手头的资金苦无出路。
资金需求,主要来自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资金的提供方中,银行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则是通过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公司债券等影子银行渠道。在这一层面的资金供需,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利率较高,2)长债短借。
房地产业和地方融资平台,均属政策限制领域,同时信用风险较高,但是他们内在的发展逻辑和杠杆式运作又令其对资金十分渴求,许多时候甚至不计成本。高息的诱惑,使银行和影子银行对这类贷款趋之若鹜,尤其是如果风险可以转嫁给零售资金提供者。但是零售资金提供者往往不愿长期提供资金,理财产品年期多为数个月,信托年期也不过两年左右。于是资金关系上出现明显的年期错配,用短期的资金流动性去支持长期的投资项目,每次资金续期高峰期都令金融市场风险增加。这种长债短借,已经发生数年,只是在货币环境极其宽松、央行随时愿意提供流动性的情况下,银行和影子银行的资金周转不成问题。有央行保底,金融机构乐得提高风险敞口,赚取高额利润。
人民银行在6月份改变了政策,为警示风险、引导银行去杠杆,央行拒绝再无条件地提供廉价资金,使得年期错配问题第一次以流动性短缺、利率飙升的形式展现出来。尽管央行之后注入了流动性,银行间利率一时有所回落,但是年期错配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而且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开始缓慢的收缩,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悄悄地、温和地回收流动性,这个对长债短借的企业和他们的金融中介绝非好事。只要央行的货币政策不作方向性改变,笔者认为商业利率间歇性飙升的局面会不断出现,系统性风险会不断积聚。
那么央行会不会因此改变其中性偏紧的政策立场?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十年的货币扩张,整体经济的杠杆率已经超过200%,地方债务、房地产市场、影子银行三位一体的信用风险已经很高。新一届政府上任之后,一直把去杠杆、去风险作为施政重点之一,除非发生重大危机,笔者相信央行有技术性的操作空间,但是政策方向不会动摇。
美国联储已经开始减少购债计划,相信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在2014年也会启动自己的QE退出程序。国际货币大环境趋向新常态,也使中国央行难以反其道而行之。金融危机以来,美欧经济进入了去杠杆的周期,整个经济和社会经历了痛苦的调整,如今开始走出衰退。中国经济则在同一时间内大增杠杆,而且投资集中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领域。不少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根本难有回报,遑论现金流不足。至于房地产项目,目前的收益不错,不过开放商将所赚投入到更多的项目,资金链拉得很长,一旦房市逆转,现金流不支是可以想象的。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在增长放缓下去杠杆,市场不可能感受不到痛楚,风险也自然会升高。
纵观中国经济,笔者看不到整体的资金短缺,但是资金流向失衡、年期错配问题十分严重,而且部分投资项目在金融创新名义下通过结构性产品流向市场,将风险捆绑在一起。当货币政策趋紧时,失衡和错配就暴露了出来,间歇性地推高市场利率。这个不是钱荒,但真切地反映着风险。
陶冬 -
陶冬,瑞信的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于1998年加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主管亚洲区经济研究。侧重于对中国经济的研究, 但同时兼顾亚洲区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此前,曾任香港宝源证券高级经济分析师及中国研究部主管。
陶冬为美国犹他大学博士,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董事。连续多年入选权威业内杂志、美国《机构投资者》亚洲区优秀经济分析员排名榜。曾对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作出过前瞻性分析和预警。曾于中国、美国及日本任职,自1994年起长驻香港。
.E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