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政治在香港早已消亡 - 盧子健 - 明報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1991年,一批新丁通過直選進軍立法局。他們與一眾資深委任議員第一次開會時,就會議廳內的座位安排發生激烈爭拗。新議員要求平起平坐,舊議員覺得他們「冇大冇細」。在這一天,香港的精英政治開始步向死亡。
所以,日前前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王振民表示,提名委員會的目的就是要維持香港的精英政治,聽到的人可能會掉了下巴。不過也難怪,《基本法》是在1990年通過。如果說1991年直選是香港大眾政治的元年,《基本法》就是在公元前制定。當時內地官員和一眾香港權貴留戀精英政治並不為奇。但今天已經是「公元23年」,精英政治在香港早已消亡,一個不民主的制度也不會令殭屍復活。
香港從沒實行有效精英政治
其實,香港從來沒有一段長時間實行過有效的精英政治,有的只是當年港英為不民主的殖民管治所宣傳的美化包裝。當年中國政府為安定港人之心強調會維持香港現狀,假意表示認同表面的精英政治還勉強可以理解;如果今天還要推崇精英政治,真的是嚴重落後於形勢。
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港英政權基本上由英國派來香港的殖民地官員加上英國商人組成,然後由本地聘用的公務員及招攬的與英國關係良好的「高等華人」輔助其施政。上世紀70年代是香港政治發展的分水嶺。由於文革時期左派在港發動的大規模社會抗爭和暴動、華人資本家的冒起、本地文化伴隨免費電視的普及開始成形等因素,香港政治進入本土化年代。當時港英的管治策略是把本地社會的支持基礎,由「高等華人」擴展至在商界和專業領域內培育與港英友好的新一代「精英」。
無疑,當年不少商界和專業精英樂意與港英合作,但形勢從來沒有一面倒。今天民主派陣營中已經退休或即將退休的一代,正是當年不願與港英合作的年輕精英。正當港英擴大政權內的本地元素,本地的社會運動也開始萌芽茁壯成長。社會運動在1980年代因應香港前途問題發展出民主運動,孕育了本地政治的民主派。他們在1991年直選中大勝,顯示港英年代的精英政治搞了不足20年,已經步入黃昏。
不幸地,北京錯誤解讀以為精英政治是香港繁榮穩定的重要因素,在回歸前後努力接收港英所培育的精英。這個如意算盤在回歸後已被多番證明是打錯了。
首先是本地的社會運動和民主運動在回歸後繼續成長。2003年「七一大遊行」是本地政治的另一個分水嶺。這場大遊行前後的政治爭論和鬥爭大大改變香港公民社會的生態,引起大量生力軍投入社會運動。過去10年多,新興的社運、論政和參政團體有如雨後春筍。傳統的所謂商界與專業精英在公民社會團體心目中的威信非常有限。
2003年後 大眾政治取代精英政治
回歸後,商界和專業內的精英亦不再如以往般比較大比例地傾向支持政權。這可能是由於社會經歷了差不多20年的民主化後,商界和專業人士的政見趨向多元化。2003年底,在「七一大遊行」之後不久,特區政府在填海官司遭遇挫敗。這場官司在政治上有標誌性,因為它體現了商界和專業精英在政府行政體制外推倒一項重要政府政策。商界和專業人士從來都不是團結一致支持政府,而經填海官司一役後,更多精英隨時隨地跑到反對政府陣營的一方。
2003年後,可以說精英政治在香港已經消亡,大眾政治取代了精英政治。政府重視一般公眾意見多於所謂精英的意見。商界及專業人士的意見變得多元化,有親政府的精英,也有很多反政府的精英。而其中不少精英寧願投身大眾政治,而不支持小圈子政治。
最新發展是即使親政府的精英亦已分裂,甚至連維繫一個親政府的精英集團亦不容易。這種裂縫在董建華在位時已經開始。當年董建華除了因為民望太低而下台之外,亦因為很多商界和專業人士也在背後推手迫使他下台。這個裂縫一直以來不單沒有修補,反而愈來愈大,到2012年特首競選時更變成公開的決裂和對抗。
現在親政府陣營何止梁營和唐營,還有屬於中共嫡系的民建聯、工聯會、地區社團,還有中聯辦過去10年經營而逐步成形的中產專業愛國力量,還有富二代、富三代……所以當很多人相信梁振英難以在2017年普選中贏得連任時,社會上馬上出現多個未來特首的名字,造王者非常活躍,有志之士有明的有暗的在熱身。其實現在親政府陣營內不同勢力互相攻訐的程度,比他們對付泛民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後者的動作很多時只是為了向北京交代,但前者的動作卻是為切身利益而戰。
香港有很多精英,他們的政見紛紜。他們當中有些人留戀小圈子政治,但也有不少已投入大眾政治。年輕一代的精英對封閉政治制度的不滿情緒高漲。親政府陣營內的精英則四分五裂。如果說為了香港的穩定就要維持所謂精英政治,真的不知道是從何說起了!
盧子健
.E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