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竟那麼奢侈,如果你還堅持一顆良心 - 蔡子強 明報 2014jan30
年三十晚,本來與《明報》編輯說好休息一天,但看到這則新聞後,心裏不禁黯然,最後還是決定提筆,縱然寫了也無助於大局,但不寫卻對不住自己的良心,且,我也不想這些人因為喜氣洋洋的新年節日氣氛,而遭人遺忘。
當最溫和、理性的異見者都難逃鐵窗
年三十晚,本是闔家團圓,開開心心吃團年飯的日子,但偏偏在大陸就有這樣的一群,在歲末這幾天被陸續定罪,從此得與家人天各一方,鐵窗相隔。他們的罪名,不是殺人放火,不是打家劫舍,不是姦淫擄掠,而只不過是──對自由和公義的渴望。
‧他,是一個法學博士,但卻沒有選擇乖乖、安穩的棲身於象牙塔,也沒有選擇為有錢人打些賺錢的官司,而是選擇無償的為基層冤民伸張正義;
‧他,是一個溫和、謙卑的維權者,沒有想過搞革命或武力抗爭,即使在維權過程中屢遭野蠻、粗暴的打壓,卻始終仍能心平氣和地呼籲大家尊重法律,政府「依法辦理」;
‧他,曾被中央電視台和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選為「2003年度十大法治人物」,被《南方人物周刊》選為2006年「年度十大青年領袖」;
‧他,就是周日被當局以「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判囚4年,內地「新公民運動」的發起者,一位再溫和不過的維權律師——許志永。
法院的判決書指摘許志永:「無視法律對公民正當行使權力的規範,利用群眾關心的社會熱點話題,多次組織策劃在政府機關附近及商業繁華地區等公共場所,聚集多人及拉橫額,現場參與者抵抗治安執法,情節嚴重。」許的罪名,原來就是就社會熱門話題組織群眾,拉拉橫額,做些本來就是你、我這些最溫和的人,每天都可能會做的事。
許志永鼓吹些什麼?是些罪大惡極、大逆不道、反黨反國家的主張嗎?且看看許在法庭上的最後陳述:「推動教育平權,隨遷子女就地高考,呼籲官員財產公示,宣導大家堂堂正正做公民,在這荒誕的後極權社會,成了我的三大罪狀。」換轉是香港,我相信這些主張,哪怕是香港最保皇的建制派政黨,都不會有任何異議。
當團圓竟成了一種奢侈
縱然如許自己所說:「在一個遍地屈膝的臣民社會,總要有人率先站起來,總要有人為社會進步面對風險承受代價。」但他的遭遇還是讓人感到黯然,尤其是大家知道,在他關押期間,他的太太崔箏在醫院為他產下一女,作為一位父親,至今仍未能看到自己新生女兒一面,女兒來到這個世界睜開眼時也見不到父親,這是何等讓人難過,難怪當他從律師口中得知此消息時,這位因維權多次被毆打都沒有掉淚的鐵漢,也不禁涕淚縱橫。
對於一家未能團圓,許志永的太太並沒有怪他,反而說:「我最終想通了,每個人都有各自堅守的東西,一條不為取悅或是顧及他人而改變的底線。我也有一些無論你怎樣請求,都不會改變的東西。所以,今天的結果我並不怪你,也坦然接受……」
有一次,在有線電視新聞中,看到另一位維權人士胡佳的太太曾金燕之專訪,當中亦有讓人十分感動的一段。
她說,三年來,支持他們一家的,是對彼此的思念。在這段胡佳身陷牢獄的日子,每個月夫婦兩人,都會獲准見半個小時,胡佳跟太太說,每挺過一日,便賺到1分鐘,30天之後,便有30分鐘可以跟她母女見面,之後又依靠這30分鐘,再度過下一個30天。所以兩人很珍惜每一次見面。
我想聽到以後,沒有哪個人不會不為之動容,亦讓人體會到這些維權人士與家人被鐵窗分隔的酸苦。
團圓原來竟然那麼奢侈,如果你還堅持一顆良心。
他們的所有罪名,只不過是對自由和公義的渴望
我記得有位民運人士寫過這樣的一首獄中詩:
我怕孤獨,但連自己的影子也難得一見;
我怕黑暗,卻只能在鐵窗後面仰望藍天;
我只靠夢生活,但夢中卻永遠只是飄染血的鞭子;
而我全部的罪名,卻只是對自由的渴望 ……
不錯,他們的所有罪名,只不過是對自由和公義的渴望。
希望這夜當大家在家裏歡慶團圓時,不會忘掉,在大陸黑獄的幽暗一角,有這樣被迫與家人鐵窗分隔的一群,許志永,他的4位戰友「新公民運動」「四君子」丁家喜、李蔚、袁冬和張寶成,以至劉曉波等等,他們都是中國的良心。
#本文的稿費將捐贈給中國維權人士,以表達一點心意。
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科大蟬聯年輕大學榜首 城大理大躋10強 明報 2014jan30
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 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第三屆全球年輕大學(校齡不多於50年)排名榜,香港科技大學蟬聯榜首,力壓第2位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本港城市大學及理工大學亦同時躋身十大,分別排名第4及第8。科大副校長翁以登表示,年輕大學可靠「活力」突圍,該校培養學生謙虛及吃得苦,亦獲僱主歡迎。
定義:校齡不逾50年
QS 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是按去年 QS 世界大學排名榜計算,以學術聲望、僱主聲望、教授與學生比例、學術文章被引用率、國際學生比例及教授國際化作評分準則。今年共有6所亞洲年輕大學打入十強,首3名依次為科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及韓國科學技術院。本港共有3所大學成功躋身前十名,當中城大及理大均微升1位,分別排第4及第8位。浸大亦躋身前50,排名26。
科大:學生吃得苦 受僱主歡迎
曾擔任香港總商會總裁多年的科大副校長翁以登稱,年輕大學名聲或比不上老牌名校,但可憑活力吸引學生和教職員,「我當年決定投身這裏,也是因為科大年輕,制度多點靈活性,有空間發揮。」他又指科大並沒建立「高高在上學府」的文化,學生因謙虛獲僱主欣賞,校方亦對學生要求高,「要對功課、考試認真,很艱難才可畢業,所以僱主覺得科大畢業生吃得苦」。
翁續稱,大學與商界一樣,要發展下去,必須持續了解學生需要及配合。如科大讓學生以創業作為副修科、跨學科學習,及擴大學生交流計劃,都是裝備他們應付世界的急速變遷。
科大發言人稱,對該校獲國際廣泛肯定感到十分振奮,該校重讓學生得到全人發展,成為具環球視野的領袖人才。城大校長郭位則指出,該校近年飛躍進步,反映出其活力及團隊精神。
.E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