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30 November 2013

李嘉誠南方都市報專訪 - 李怡


李嘉誠談話和守護香港運動 - 李怡 蘋果日報 2013nov30

李嘉誠接受《南方都市報》專訪,回應撤資指控,指是「天方夜譚的笑話」,還說「今天是我的一個反擊」。但另一方面,他多番強調法治,一再表示香港不能人治,不能選擇性執法,政府的權力要在法治的基礎上公平公正地執行政策。作為負責任的國際企業主持人,經營業務不能鋌而走險,一切必須以股東利益為大前提。世界上的投資機會和選擇多的是,集團可以挑選有法治、政策公平的環境投資;在政策不公平、營商環境不佳、政府選擇性行使權力之下,投資意欲一定相對下降。

這些話,並非無的放矢,他一再強調顯然針對香港近年來的法治基礎動搖,尤其是梁振英政府的選擇性執法和行使權力。同是發展局長,對麥齊光和對陳茂波,梁振英不同地行使權力;同是僭建,對梁振英僭建和對唐英年僭建是選擇性執法;警方對愛字堆的暴力輕輕放過,對《蘋果》前攝記與保安的推撞被判無罪還要上訴。梁班子選擇性執法和選擇性行使權力已彰彰明甚。集團要挑選有法治、政策公平的環境投資,意思就是要減少在法治基礎動搖、政府選擇性執法的香港投資。昨天《蘋果》列出自2008年以來,和黃投資歐洲是791.14億港元,投資香港是122.52億港元,投資中國是88.14億港元。說撤資,或未必;但說投資重點轉移,則是事實,而且原因也說出口了。

香港的淪落,具體反映在法治自由的淪落。儘管有種種利害的考慮,李嘉誠還是忍不住婉轉發出捍衞法治自由的聲音。這是他仍然愛護香港的真性情。而香港法治自由的淪落,也清楚地顯示出是由於「一國」對「兩制」中香港這一制的肆無忌憚地侵蝕。爭取真普選,佔中,本土思潮興起和守護香港的本土運動的發展,和李嘉誠的思路基本出發點是一致的,就是要發展立足本土利益、本土民主,去守護我們傳統核心價值的自由法治。

李嘉誠的話,梁振英聽得進去嗎?上台一年多,執政團隊已有八人跳船,行騙長官仍然誇言說現在的政府是歷屆政府中最齊整的,此人的厚顏無恥已到登峯造極的程度。除了關注中央對他的權力會不會動搖之外,對任何批評、勸喻的話他都是不屑一顧的。

香港逐漸沉淪,幾乎所有香港市民都感覺到。中共和港共政權,面對一波一波守護本土的抗爭,和佔中爭取真普選運動,使用的是「一棍子打死」的「絕望」對策,也就是說,由中央大員和中共喉舌把話說死,使市民覺得爭取無用,從而產生無力感,於是放棄抗爭。比如佔中,就是在中共的一再打壓之下,使支持度下滑。又比如普選行政長官的公民提名,也由李飛來港把話說死,而有可能從62%的支持下滑。

香港人也許太機警,太現實,太懂得變通和算計,對許多事往往把「可以怎樣」放在「應該怎樣」的前面考慮。眼看爭取不會有結果,就會放棄爭取。面對專權政治的「大石壓死蟹」,明知不對,明知對香港有害,也因為覺得抗爭不會有效果而寧可置身事外。

沒有錯,從李飛來港定下的普選框架,不但沒有公民提名的空間,甚至從提名委員會的組成和產生行政長官候選人要體現提名委員會的「集體意志」這兩點來看,根本就等於是由中央去圈定候選人,全體選民投票也只是在中共的掌控名單中選擇,實際上是比上兩屆的產生候選人的辦法還要倒退。在這種情況下,還有爭取真普選的空間嗎?

本土化運動要爭取香港與大陸的區隔,實現真正的自治,至少是按《基本法》第22條規定的高度自治。但面對中共的專權與強勢,有可能嗎?我們可以擺脫權貴資本主義的侵蝕而獨善其身嗎?

也許真的是不可能,但不去抗爭,不以發聲和行動去表達我們的訴求,就不僅是「不可能」而且是「完全不可能」。更重要的,是香港人絕對不能甘心做奴隸做奴才,我們必須表現出我們是有尊嚴的、有獨立人格的,不是服從所謂「集體意志」而沒有個人意志的奴隸。我們不表達這種意志,不去力爭,不僅是對不起下一代,而且對不起我們自己。

參與佔中,爭取公民提名權,反對在小圈子規範提名人之下的假普選,建立真正民主制度去制衡專制政權,去保障自由法治,是香港免於沉淪的唯一出路。

李嘉誠把法治自由與營商環境掛鈎,對改變香港現在的境況有幫助嗎?也許有那麼一點點,但若像其他大商家那樣完全不講,就是任憑香港沉淪了。

李怡




社區亮燈率低 宗慶後憂泡沫 2013-11-30 02:22 旺報

     大陸富豪、娃哈哈集團創辦人宗慶後多年來一直將全部心力投注於實業發展,面對身邊許多人不斷炒房炒樓,他不僅無動於衷,甚至還憂心樓市泡沫出現。他表示,在他住家的社區裡,亮燈的房子比率還不到1成,「這就是泡沫,房子不能再過度興建了」

     宗慶後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談到他的事業觀。他說,不管社會怎麼發展,製造業都是根本。如果一個社會都不創造,都想去分配,老百姓吃的、穿的,從哪裏來?

     宗慶後表示,股票上市其實是為了發展實業,但現在炒來炒去,變成錢炒錢了,已有點變味。而房地產則是太複雜,「我不善於搞這些,還是老老實實搞實業」。

     宗慶後舉例指出,他住的社區裏有1000多間套房,但晚上亮燈的不到100家,房子多過於居住的人。空屋那麼多,這就是泡沫



“新提任官员财产公开”值得期待 2013-11-30 02:30:07  新京报 

  ■ 社论

  从新提任官员开始公开的试点,相比较而言,阻力没有那么大,能在渐进中逐步树立制度的权威,从而起到移易风气的治理实效。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日前刊登三中全会《决定》解读文章指出,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抓紧制定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办法,加强报告核查结果的运用和违规惩戒力度;建立健全对国家工作人员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管理制度。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从中纪委的动作看,这一改革精神有望得到贯彻,值得社会期待。

  这些年来,关于领导干部个人事项向社会公开的问题,一直是媒体乃至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的难点。

  尽管像新疆阿勒泰地区、浙江慈溪市等地也在进行财产公开的尝试,不过,就总体而言,与社会公众的期待存在一定的距离。

  这其中,一方面,与这项制度牵扯的利益过于深广,很难一步到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相关配套制度譬如问责等缺乏有关,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反腐专家林喆就曾表示,因为欠缺审查机制,更没有问责,已推行多年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也因此,与其听任制度流于形式,或者干脆束之高阁,不妨先动起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有效推进。就目前而言,推动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或不失为一个着力点。

  从新提任官员开始公开的试点,相比较而言,阻力没有那么大,制度设计也更能落到实处、产生实效。若能长期坚持,不仅可以廓清官场上诸多相沿成习的腐败现象,也能在渐进中逐步树立制度的权威,从而起到移易风气的治理实效。更何况,一旦这样的尝试推广开来,则这些率先公开的官员本身,也会成为这项制度坚定的执行者。

  从1987年国内首次提出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该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了。这既是监督官员、约束权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实现政府透明、政治清明、官员清廉的必由之路。

  改革本来就是利益的调整,作为掌握着社会资源配置权力的官员群体,既是改革的推动者,其自身也是改革的对象,应该首先被纳入制度的框架之内,并接受社会公众的审视和监督。

  官员财产公开应该破题了,无论是公开试点,还是抽查核实,均应该充分考虑民众的殷殷期待,通过务实的方法,一步一步稳健有力推动改革,让民众看到实实在在的行动。




新任干部试点晒配偶子女财产  早报讯   发表于2013-11-30 07:42

此前,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

■  中纪委称将制定配偶移居国外的公职人员任职管理办法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昨日刊出《如何进一步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一文,提出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的试点,抓紧制定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办法,加强报告核查结果的运用和违规惩戒力度。此前,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

  在昨日的央视《新闻联播》中,中纪委副书记李玉赋表示,要以改革精神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目前,中纪委按照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正在分专题进行研究,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统筹兼顾,循序渐进,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有的改革工作明年就要见到成效,有的制度规定要深化探索,逐步完善。

健全报告个人事项制度

  《如何进一步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一文是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刊登的三中全会《决定》解读系列报道之三,此前两篇是《如何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和《为什么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协调机制》。

  文章强调,着力健全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的试点,抓紧制定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办法,加强报告核查结果的运用和违规惩戒力度;建立健全对国家工作人员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管理制度,制定配偶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强化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

  文中提出,防止利益冲突是现代廉政立法的基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重点解决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等领域中利益冲突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利益冲突回避制度,重点完善公务回避、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制度,并严格执行公职人员行为限制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等相关制度规定,防止领导干部利用公共权力或自身影响为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

反腐法规建设要先易后难

  该文章称,三中全会《决定》专门就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体现了必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理念。要研究论证以惩治和预防腐败为统领的法规制度体系,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切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和反腐败国家立法,成熟一个出台一个,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败法规制度体系。

  文章称,从长远看,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应当由反腐败法这样的廉政基本法和有关单行法律、配套法规组成。从近期看,应重点做好反腐败单行法律和配套法规的立法工作。要健全腐败案件揭露、查处机制,完善保护证人、举报人制度;完善惩治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犯罪法律法规;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方面的法律规定,健全完善防止利益冲突法律法规;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健全防范腐败分子外逃和追逃追赃机制。

官员财产公开的新探索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张希贤对记者表示,“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是一个新的提法。之前已有部分地区推行过官员财产公开的试点,这种试点是全面的,实行起来阻力会比较大。“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说白了就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这样,阻力会相对比较小,可以说是官员财产公开的新探索。”张希贤说。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表示,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就是要升职、提拔的领导干部,这样的人很多,目前已经有多地进行试点,在官员提拔公示中不仅公开其职务信息,也公布官员自己申报的财产,包括家里有多少房子、有多少车、大概有多少存款,一旦被举报虚报并查实,就会影响升迁。

  谢春涛也称,新提任的官员会越来越多,且“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容易推行,如果不愿意公开就别升官。他介绍,相关试点当前主要在县级的科级干部中进行,多地试点效果都比较好,因此被写入《决定》中,既然写入就肯定要推广,层级会越来越高,范围会越来越广。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表示,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制度已建立和运行多年,“但这项制度如果没有公开,其作用就会打折扣”。姜明安说,三中全会提出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体现出分步骤实施的特点,即先拿新提任领导干部做试点,这意味着今后将会逐渐公开所有官员包括财产情况在内的有关事项。

  据报道,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今年中曾完成一份名为《改革跑赢危机的行动路线》报告并向中央提交,报告提出分步推进官员财产公开:首先,加快从内部申报转向外部公开,报告建议尽快形成国家层面的行动计划,争取2-3年内推动重要官员及其直系亲属的财产、就业、出国情况从内部申报转向外部公开。其次,制订官员财产公开的过渡性改革方案,在操作上可实行三个“率先”:一是新当选或新任命官员率先公开;二是新任官员中领导干部率先公开;三是财产中不动产率先公开。

录入编辑:周子静




裁判文书上网 不要有盲点   沈彬   发表于2013-11-29 06:40

1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深圳启动各省份高院裁判文书传送平台与中国裁判文书网的联通仪式,这意味着全国3000多个法院的裁判文书将集中在这一网络平台上公..

  1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深圳启动各省份高院裁判文书传送平台与中国裁判文书网的联通仪式,这意味着全国3000多个法院的裁判文书将集中在这一网络平台上公布。这次的上网公布一改以往“上网要审批,不上网不需审批”的传统,以“上网为原则,不上网为例外,不上网的要办理审批手续”。

  法院生效裁决文书上网公开,这一项技术性的变化可能成为撬动整个制度变革的杠杆,以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也将令全国法院的裁判文书置于全民的围观之下,这将为公众,特别是案件相关方、法律界监督审判工作提供畅通的渠道。

  其实,之前全国很多法院的官方网站,都做了一定形式的司法文书公示,但按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徐炳的说法,很多法院都是精心选择了几个裁判文书公开。这种“有选择的公开”,造成“公开而不真实,公开而不透明”。这次裁判的文书网上公开工作,将在全国统一的平台上进行,突破地方法院公示裁判文书的局限性。

  公众最想知道的有两点:一是裁判文书上网,能走多快;二是裁判文书上网,口子能开多大。

  因为早在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在其工作报告中就明确要“推进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制度”。之后《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中指出,“研究建立裁判文书网上发布制度”。去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近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提出要“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

  一方面,近几年来,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工作的确在一步步地“推动”,但“推动”得有多快?何日才能实现覆盖全部各地各级法院的裁判文书网上公开?最高法还是需要给出时间表,要向地方法院落实进度,才能让公众吃定心丸,避免改革中途夭折。

  另一方面,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范围有多广?早在今年5月,最高法院长周强就向媒体承诺:“能公开的信息全部公开……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但实现这一目的并不容易,因为裁判文书涉及广,特别是涉及地方官员利益的案件判决,相关裁判文书公开的阻力不小。比如,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统战部副主任莫王松,曾因醉驾被起诉,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最终对其做出免于刑事处罚的判决。记者要求公示此案判决书,龙岗区人民法院居然以“涉密”为由拒绝公开。

  从具体规定来看,这次新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明确: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以调解方式结案的;其他不宜在互联网公布的,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就属于可以不上网的范围。

  裁判文书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的情形下不宜上网公布,的确有法律规定,但对于“其他不宜”,就需要仔细研究。要避免这一“其他不宜”的条款被地方法官、有关官员滥用,成为杯葛改革的借口。以三级法院裁判文书同时上网的河南法院系统来说,该省就明确规定:死刑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的裁判文书不上网。如果说涉及国家赔偿的裁判文书就算“敏感”,就能够以此为理由不送上网,这显然不利于推进司法透明,也不利于法院依法审查政府的行政违法。

  让人遗憾之处还有,今年7月正式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虽然在死刑案件公开方面有进步,如该办法规定“具有指导意义的死刑复核案件,生效裁判文书一般应当在互联网公布”,但这个规定哪些最高法案件的生效裁判文书可以上网公布的文件,本身却没有公开发布,这很具有讽刺味道。

  司法改革,以司法透明为先。改革当知难而进,向积弊沉疴动刀,不能不碰硬问题,诸如国家赔偿、官员受贿等案件的裁判文书不能人为敏感化,密锁于司法铁箱。这样才能满足公众对阳光司法的期待,才能承担起树立司法公信的职能。

早报首席评论员 沈彬 录入编辑:任凭


伊春空难被告机长律师:违规操作因飞机上有要客 2013-11-29 

摘要:伊春空难机长未组织救援擅离飞机被追究刑责,这是中国首例飞行员被指控重大飞行事故罪的案件。2010年8月24日的伊春空难,造成机上44名人员死亡。

  伊春空难机长未组织救援擅离飞机被追究刑责

  黑龙江伊春空难案开庭 中国首例追究飞行员刑责

  伊春空难案开庭 机长因重大飞行事故罪被公诉

  黑龙江伊春空难事故航班机长齐全军涉嫌重大飞行事故罪一案,昨日在伊春市伊春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是中国首例飞行员被指控重大飞行事故罪的案件。2010年8月24日的伊春空难,造成机上44名人员死亡。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由于此案的特殊性并在中国内地首开先例,同时,在国际民航界也尚属首例。因此,国际民航组织昨天也派员旁听了庭审。

  庭审现场

  被告律师:事发飞机上有要客

  昨日伊春空难案庭审中,被告齐全军认为自己无罪,律师为其做罪轻辩护。

  国务院成立的联合调查组对伊春空难进行调查并发布报告。调查报告认为,齐全军作为事故当班机长,对事故发生负有直接责任,应以涉嫌重大飞行事故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齐全军的辩护律师、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张起淮昨日在庭审中辩称,该事故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证据不成立。

  张起淮称,空难是多因一果,他调查到的“因素”之多达到28个,包括伊春地区的地形、气候等不具备建设机场的条件;机场设备简陋;伊春林都机场未经依法严格验收,未达到开放条件等。

  检方指控被告违反航空公司关于飞行操作的规章制度。张起淮表示,齐全军虽然违反了规章制度,但并非出于为自己考虑。律师在此前会见齐全军时得知,事发前飞机上有要客,包括部委领导带队的工作组,伊春市的领导也等候在机场迎接。地面上的管制人员虽然提醒天气条件,但并没有让飞机飞走,齐全军也认为地面上的人是希望飞机能降落的,这也是采取强硬着陆的原因之一。

  张起淮称,事故因素涉及多个主管部门和公司,暴露出民航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飞速发展的民航业都敲响警钟,责任不止机长一个人。

检方:如果被告安全观念再强些或可避免事故

  张起淮称,被告人也坚称自己无罪,他们最初为被告做的是无罪辩护,但是检方的客观态度让法庭出现逆转情景。

  检方提到,如果被告的安全观念再强一些,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故;如果规章制度能够严一些,也不会发生这种事故;如果被告的技术再过硬一些,也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因为据事后调查,齐全军虽然是机长,但是多次下滑着陆都存在技术上的问题。

  检方称,事故给受害人的家属和家庭带来了不可弥补的伤害,在社会上造成了负面影响。但最后对被告说,“你也是个受害者,你和你的家庭也受到伤害。”

  “检方这么客观,我们没有必要不客观。”张起淮说,辩护律师在和被告人及其家属协商后改变了辩护策略,为被告做了罪轻辩护。

  被告:当庭流泪道歉称“心里愧疚”

  昨日下午,检方提交了一份比调查报告内容更为详尽的关于事故报告的资料,由于涉及民航方面的机密,中间两个小时一度不公开审理。

  在最后陈述阶段,被告机长齐全军流泪表示,每想起这些逝去的生命和伤者,心里都很愧疚,他表示歉意。“如果能换回他们的活,他说他愿意去死。”张起淮说,被告认可自己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他还表示自己愿意卖房卖车去赔偿。

  检方建议4—6年的量刑,辩护律师建议3年以下的缓刑,法庭将择期宣判。

  善后赔偿

  幸存者:后续治疗报销“不顺利”

  伊春空难的遇难者善后赔偿,据悉大部分已经通过调解得到解决。但是幸存者的后续治疗,有家属称“不太顺利”。

  昨日到场旁听的有多名事故幸存者或家属,来自哈尔滨的小玉是其中之一。3年前空难发生时,她的孩子才9岁,上小学三年级。和其他一些乘客一样,航班撞地后起火,他们的肺部被灼伤,经过抢救后有好转,“但是现在免疫力低下,导致其他问题出现。”小玉说,3年来孩子还需要不断治疗,但是在医药费的报销上却不太顺利。

  “河南航空”的股东深航目前负责善后工作,幸存者的医药费是找深航在哈尔滨的工作人员去报销,但是能报销的医药费有严格要求:要求是“三甲”医院、需要做鉴定是空难引发的疾病,“现在都是自己垫付药费,有的3月份的医药费还没有报销下来。”小玉说。

  作为代理过多起空难的律师,伊春空难发生后,多位伤者或遇难者家属找到郝俊波进行咨询,他也帮忙参与修改一些赔偿调控。据郝俊波了解,伊春空难的遇难者善后,部分已经通过调解得到解决。

  事故发生后,航空公司表示赔偿遇难者每人96万元,其中包括伤亡赔偿额59.23万元,以及对遇难者亲属做出的生活费补贴和抚慰金等36.77万元。据财新网报道,部分家属不同意赔偿方案,与航空公司争议的焦点是赔偿方案中的“责任解除书”:责任解除书中明确要求遇难者家属在接受96万元一次性全部赔偿款项之后,同意免除河南航空及其母公司、关联公司和前述所有公司的受雇人、代理人、保险人、再保险人以及飞机出租人所有的赔偿责任,并承诺于解除书签署后,不再以任何形式向全部上述公司及个人提出任何有关的权利主张。这样的责任解除书让家属很难接受。

  郝俊波律师告诉北青报记者,航空公司都希望对事故有个了结,但事故发生后的闪速赔偿会让家属感情上难以接受,而且闪赔大都是假定航空公司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引用责任赔偿限额,所以赔偿的非常有限。按照国际惯例,空难发生后一般会先给予家属一定的经济补偿,但具体的最终赔偿是应等到事故责任调查清楚了再定。

  郝俊波称,伊春空难的许多遇难者家属也找到他咨询,或修改赔偿具体条款。据他了解,伊春空难的善后赔偿,一部分人已经通过协调得到解决,但由于保密原则,最终数额家属一般不会对外界透露。

  昨日齐全军一案开庭,几十位幸存者或家属来到庭审现场,“我们就想看看事故真相。”小玉说,齐全军有责任,但是将庭审从头听到尾后,她们觉得被追责的不该只有齐全军一人,“其他管理人员有没有渎职的?”

.END




Friday 29 November 2013

貪曾治下三高官 同日不同遭遇 - 林本利



貪曾治下三高官 同日不同遭遇 - 林本利 蘋果日報 2013nov29

不知道為何這麼巧合,前特首曾蔭權委任的三名高官,包括許仕仁和唐英年兩位政務司司長,以及廉政專員湯顯明,在前日(11月27日)都成為新聞人物,在法院和立法會面對不同遭遇。

首先要談的是遭立法會帳委會痛斥的湯顯明。湯在現任行政會成員葉劉淑儀的賞識下極速上位,1999年出任保安局副局長,2002年出任署理保安局常任秘書長,2003年出任海關關長。2007年獲曾蔭權委任,出任廉政專員。

湯顯明喜愛杯中物,不時花費公帑宴請友好(包括女友),在官場中已不是秘密,據聞海關總部還存留不少供他飲用的酒精飲品。以湯顯明如此表現,仍可以獲得政府高層,甚至特首賞識,顯示整個政府管治架構已崩壞,一些貪威識食、浪費公帑外訪、終日無所事事的人竟然可獲委以重任湯顯明被痛斥後,竟然還厚顏無恥地問帳委會他違了哪些規,又怪罪各部門首長沒有質疑他的做法,如此囂張的態度更令人氣憤。

湯顯明被帳委會痛斥當日,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因欠債被高院頒令破產;另一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的大宅因違規僭建,其妻郭妤淺一力承擔刑責,被裁判官罰款11萬元。

許仕仁在1971年開始出任政務主任,到九七回歸後出任財經事務局局長,負責制訂政府財政及金融政策,可算位高權重。2000年離開政府出任由自己成立的強積金管理局行政總監,直至2003年。之後加入新鴻基地產旗下公司工作,到2005年又重返政府出任政務司司長。

許仕仁長期擔任政府重要職位,在官場和商界兩邊走,與富商巨賈份屬老友,居住豪宅,識飲識食,熱愛養馬和聽古典音樂,「品味」確實很高。現在被東亞銀行追債及申請破產,才知道許仕仁不過是「空心老倌」,倚靠貸款去過奢華生活的人,估計欠債連利息達一億元。雖然許仕仁退休前年薪數百萬元,退休後每月領8萬元長俸,但始終收入有限,為何多間銀行願意貸出巨額款項給他花費,金額是每月長俸的1,000倍,有關方面實應深入調查,好向市民及銀行股東交代。

唐英年在競選特首期間被揭發其大宅僭建2,000多呎地庫,梁振英以此大舉攻擊,成功當上特首。唐英年的大宅市值數以億元計,唐太卻還不滿足要僭建2,000多呎,供唐生享用多年。若非唐英年參選特首,相信這個地庫至今仍可以免地價和免租給唐英年享用。即使現在被裁判官罰款11萬元,不過是兩個月左右的租金,可說除笨有精。如此輕判,只會鼓勵市民有樣學樣。

上述與三名前高官有關的事件,都發生在曾蔭權出任特首期間。然而,梁振英當上特首後情況並沒有多大改善。梁振英自己未上任已被揭發山頂大宅同樣存在多個僭建物,他上任後不久發展局局長麥齊光被揭發20多年前騙取租金津貼。今年五月,行會成員張震遠創辦的商交所停業,之後商交所及張震遠本人被追討巨額欠款,金額接近一億元。梁振英競選時的另一支持者劉夢熊亦惹上官非,被廉署拘控。

特區政府的高官,位高權重,每年薪酬動輒數百萬元,兼且享有長俸,但依然不感到滿足。一些人要透過僭建、巨額貸款、濫用公帑,甚至收受賄賂去得到更多消費享受,與富商巨賈平起平坐。現在建制派因特首競選出現大撕裂,互揭對方瘡疤,才把特區政府十多年來的管治醜聞一一暴露出來,令過去意氣風發的高官聲名狼藉。相信這些貪腐事件,只屬冰山一角,日後仍會陸續有來。

林本利




李嘉誠為何選擇南方報業 - 長平 蘋果日報 2013年11月29日 

鮮少接受傳媒訪問的李嘉誠日前接受南方報業旗下媒體的專訪,談及地產霸權等多個話題。資料圖片

李嘉誠是一個精明的商人,這一點自不待言。看完他接受中國內地南方報業集團三家媒體的聯合採訪之後,更覺得他在各方面都很精明,真可謂人情練達、世事洞明。或者說,商人不可能只是一個商人,他還是一個社會人和政治人。聯想到前段時間內地商圈爭論「在商言商」,比較起來真的是格局太小。

專訪中,李嘉誠說慶幸自己沒有當官,毋須為平衡各方利益而苦惱。事實上,僅就這兩個小時的言談中,他足以告慰自己,大可不必苦惱,各方平衡都已到位。不是當官,勝似當官。李嘉誠說,若可重新開始,可能會考慮參政。我也相信,果真如此,他的行事或將會比正在台上的人聰明一點。

選擇媒體是政客的首要功課,商人又何嘗不是如此。香港朋友問,多年不遇的一個大型專訪,為甚麼選擇南方報業?其實可以換個角度想,還有甚麼更好的選擇嗎?很顯然,他有些話是說給內地人聽的,所以應該選擇內地媒體。再說,以他在香港的地位,他在任何地方說話都不擔心香港媒體不會轉述。要向內地聲明沒有撤資,摯愛中華,難道找《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和中央電視台去說?以這些媒體的公信力而言,無論事實如何,那都會被認為是十六年之後的又一次綁架,而且這次綁架的規模是當年的千萬倍。

南方報業集團的三大媒體,《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和《南方人物周刊》分別在周刊、日報和雜誌市場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以敢於批評政府著稱,並曾經訪問美國總統奧巴馬。要想消除可能來自政府的誤會,並在民間輿論中博得認同,還有比這更好的選擇嗎?這幾家媒體整日陷入被整頓的苦惱之中,還有比這更好的做「客觀」、「中立」和「理性」報道的天賜良機嗎?

報道中,不等記者提問,李嘉誠就開宗明義:說長和系「撤資」是一個大笑話。他的解釋是,長和在全球各地都有投資,在香港和內地投資算是最多的;買進賣出乃商業常事,撤資傳言別有用心。不知道各位看官如何,在我看來,這番解釋並沒有完全否認「撤資」--關鍵在這個詞的定義。這顯然是一個被誇大了的說法,而且附帶了更多的政治含義,這正是李嘉誠不想面對的問題。

按照李嘉誠的意思,他很多年前就開始從香港和內地撤資了,因為香港人少、兩地樓價太高等原因。李嘉誠想要撇清的另一個問題,也是用「笑話」來笑話。他說「地產霸權」實在是一個笑話。理由是「我們在外地賺的錢遠遠多於香港,過去兩三年我們在香港買入的項目較少,香港地價高,已看到不健康的趨勢,內地的地價也飛漲,我們也無法成功投得土地」,以及他並不是香港地產的老大,老大是別家更是政府。

這個解釋恐怕更不能令人信服。地產霸權本來也未必指李氏一家,李家更不只是指地產一項。「地產霸權」一詞,是指香港人被商業文化壓迫和裹脅,縮減了其他領域的發展機會。小小一間房,動輒數百萬,普通人幾輩子都買不起,還不是霸權?更不用說,近年來內地政治通過商業滲透來控制香港,「霸權」有了更多的含義。

李嘉誠了解媒體之需,也坦率地談了自己的創業體會,還批評了內地的房價和香港的政治,甚至還賜予了張子強綁架案的細節。總而言之,於各方而言,這都是一次有影響力的專訪。

長平 南都周刊前主筆








41歲港女難搵工? 犯法扮27歲做侍應 - 蘋果日報 2013nov29

蔡曉楓攝(蘋果日報)

41歲「70後」港女擔心年紀大難搵工,遂用一張報細數的假身份證冒充「80後」,令人誤以為她只有27歲,獲香港仔一茶餐廳聘用做侍應。本月初她開工時,遇上執法人員上門進行例行巡查時揭發,拘控她使用虛假文書罪。

侍應劉桂晶(41歲)在裁判法院認罪,准保釋至下月24日判刑。





年過四十,如何健身? - 作者 Jennifer Alsever 華爾街日報 2013nov29

《華爾街日報》-科羅拉多州威爾市(Vail, Colo.)退休人員鮑勃‧林恩(Bob Linn)與亞歷克斯‧林恩(Alex Linn)一年到頭都在進行戶外運動。隆冬時節,他們會去滑雪。盛夏之際,他們會騎車越過山川。

但他們的生活並非一直如此。

現年81歲的鮑勃‧林恩曾經營著一家管理醫用電腦系統的公司,他和妻子——現年75歲的藝術家亞歷克斯——兩人在四十五歲之前都沒怎麼運動過。除了要保持自己的體重,他們從未優先考慮過鍛煉這回事兒。鮑勃說:「當你年輕的時候,健身的事兒,你連想都沒想過,你整天忙於養家糊口。」加上之前婚姻所生的孩子,林恩夫婦現在共有七個兒女。

在某種程度上,亞歷克斯開始進行鍛煉是為了避免進行治療慢性頸部疼痛的手術。如今,夫妻倆在上普拉提課,進行負重訓練、有氧運動和增強式鍛煉

鮑勃承認自己的體力和精力都不如年輕時充沛,但這也能成為一個激勵因素——就像夫妻二人能夠在一起運動也能激勵鍛煉者一樣。他說:「有個伴兒總是好的。當你動搖退縮、覺得自己狀態不佳無法進行鍛煉時,另一半可以說,『別這樣嘛,我們今天就做個簡單點兒的越野訓練。』」

自從過了60歲以後,亞歷克斯每年都會以這樣的方式慶祝自己的生日:在威爾帕斯(Vail Pass)山脈一段長達8英里(約合13公里)、海拔為2000英尺(約合610米)的陡坡上騎行至海拔為10,662英尺(約合3.2千米)的高地。鮑勃則會登上自己的山地車和朋友們一起完成在威爾帕斯山的騎行路線,這樣的騎行他每年夏季會進行兩到三次。

周日的時候,夫妻二人會騎車或滑著雪橇去教堂。到了冬天,鮑勃會和朋友一起去征服威爾的陡坡或到比弗克里克(Beaver Creek)滑雪場鍛煉,這樣的活動每周會進行兩次。亞歷克斯則會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套上越野滑雪板獨自跋涉。

今年1月份,夫妻二人去了盧旺達度假,他們在那里的高海拔叢林徒步遠行了好幾個小時就是為了一睹野生大猩猩家庭的風采。鮑勃說:「如果不是為了鍛煉身體,我們不可能完成我們現在做到的這些,連一半都做不到。」

鍛煉

周一和周五,林恩夫婦會參加普拉提課程。長達一小時的課程包含了能夠增強深層腹部肌肉的低強度核心訓練。亞歷克斯稱,這些課程有助于提高自己身體的平衡性,而且能使身體關節的感覺更佳。

周二和周四,私人教練詹妮弗‧塞奇(Jennifer Sage)會到林恩夫婦家進行融合了靈活度、力量訓練和平衡性鍛煉的混合課程。賽奇說:「通過進行這些活動,鮑勃和亞歷克斯跌倒的幾率更低了,他們因為力氣不夠舉不動東西而感到勞累的可能性也更小了。」

夏天,當林恩夫妻二人跳躍著、做著弓步、快步行進和慢跑著上山回家時,賽奇會給他們加油鼓勁,為他們歡呼。有時候,她會陪著亞歷克斯一起騎車,並讓她在山路間的自行車上做間歇訓練。

初冬時節,夫妻倆通過進行改良版的增強式日常活動來為滑雪季做準備,這有助于他們適應山間路面的變化。這些運動項目包括橫向跳躍、快速蹲起、弓步和蹲跳。

隆冬之際,賽奇會讓夫妻中的一人在一輛動感單車上鍛煉30分鐘,而另一個人則同她一起進行重量與核心訓練。他們在很多活動中都使用了拉力帶以鍛煉強健臂膀和上半身,同時也有助於改善體態和協調性。她說:「鮑勃的肩膀有點兒毛病,亞歷克斯的脖頸也有問題,所以我們不得不異常小心。每次他們覺得有任何的不適和疼痛,我們都會找到另一種鍛煉方式。」

賽奇的課總會以拉伸運動或平緩的瑜伽活動作為結束。

飲食

早餐通常是拌了水果的燕麥粥和希臘酸奶。午飯一般來說量少清淡,可能只是一杯奶昔或一片水果以及酸奶。

晚餐通常有魚和蔬菜,沙拉或谷物。小食可能會有一把杏仁或一片水果。他們有時會縱容下自己吃一片黑巧克力,并總在滑雪后啜飲兌了脫脂牛奶的熱可可。

健身設備與花銷

林恩夫妻為每次時長60分鐘、帶教練的課程支付100美元(約合人民幣600元),他們的普拉提課程一周總共需要花費約77美元(約合人民幣462元)。他們為兩張高山滑雪通行證花了約1,300美元(約合人民幣7,800元),還為一張場地滑雪與圍繞當地高爾夫球場進行的越野滑雪通行證付了300美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他們的家庭健身房配有負重訓練所需的器械,一台橢圓健身機,一台跑步機和一輛動感自行車。

撰稿﹕華爾街日報Jennifer Alsever

洗臉別洗太幹淨?

http://cn.wsj.com/big5/20131128/hea072810.asp

騎自行車可延壽六年

http://cn.wsj.com/big5/20130918/hea073811.asp

氣功到底有哪些健康功效?

http://cn.wsj.com/big5/20131003/hea145721.asp

減肥也危險?

http://cn.wsj.com/big5/20131125/hea073624.asp

我們為什麼要做愛?

http://cn.wsj.com/big5/20131106/hea073108.asp




機不離手常久坐 不良飲食缺運動 都市人10大傷身惡習 - 蘋果日報 2013nov29

■常蹺腳也例為生活惡習第7位。資料圖片

都市人生活惡習多籮籮,隨時賠上健康。台灣有調查揭露當地人十大生活惡習,包括長期久坐、少飲水、愛低頭玩手機等,以上也統統是港人壞習慣。本港家庭醫生鄭志文指,不良習慣可增患代謝綜合症、骨骼退化等風險,建議市民注意其生活習慣。

記者:梁麗兒

台灣TVBS民調中心上月初訪問當地1,029名、15歲以上人士,了解他們的健康生活習慣。結果發現,首位惡習、多達72%受訪者經常久坐或久站;33%人每天飲水不足1,000毫升即四杯水,正常應日飲八杯水約2,000毫升。另有33%人愛在睡覺時把手機放枕頭旁邊,方便隨時睇手機。30%受訪者表示分別從不做運動、愛低頭玩手機或平板電腦、每天飲至少一杯含糖飲品及經常蹺腳。當中有60%學生每天至少飲一杯含糖飲品。

每30分鐘讓眼睛小休

其餘惡習包括每周有兩日以上吃高熱量食物、睡前在床上玩手機或平板電腦;每天睡眠不足六小時,分別介乎21%至25%受訪者表示有上述惡習,並以20至29歲年輕人最為嚴重。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年輕人多忽略生活惡習,但它會不知不覺侵蝕健康,若不及早改善,踏入40至50歲後,身體便會亮紅燈,40歲後明顯感到「健康差咗」。陳稱,久坐及不運動,會影響肌肉耐力、心肺功能,增加肥胖、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風險。

鄭志文稱,市民飲食不良如愛吃高脂肪及含反式脂肪食物、加上少運動及久坐,長遠會增加代謝綜合症、慢性疾病等風險,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及痛風。臨床上接獲不少低頭族因愛機不離手,致經常手痛或頸痛,病人日後有頸椎關節退化的風險也比一般人高,坐姿不正確也會影響骨骼健康。提醒市民避免長時間用手機,減少在床上煲劇或打機。

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也增加眼乾症風險。他常接獲有眼乾症病人求診,懷疑與長期用電腦、玩手機,因瀏覽螢幕致減少眨眼有關,致出現眼痛、眼紅、眼乾及怕光等眼乾症症狀。建議使用者應每30分鐘讓眼睛小休,望望遠方景物,頻密眨眼兩分鐘以增加淚水分泌。

醒你健康小貼士

‧每坐一至兩小時便站起來走動,如斟水

‧坐姿正確,避免腰部彎曲

‧每周進行兩至三次帶氧運動,如跑步,每次維持30分鐘或以上

‧每日進行適當伸展運動

‧避免在床上煲劇或打機

‧減少吃高脂肪食物及喝含糖飲品,如熱飲減少落糖;每日飲八杯水

資料來源:家庭醫生鄭志文





《人民日報》:對內地人不友好不利港發展 - 蘋果日報 2013nov29

內地人來港搶奶粉、雙非童爭學位等問題,令中港矛盾日深,內地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今日發表題為「深圳七校招收雙非學童深港兩地共解學位衝突」報道,表明面對衝突,香港有一些不理性歧視內地人的聲音,不利港發展。文中強調香港長遠繁榮取決於中央政府政策,以及內地社會在多大程度上感覺香港是親切的,「如果內地人普遍認為香港社會對他們並不友好,他們去那裏會很不自在,這對香港的長遠發展決不是甚麼加分因素」。

報道重提香港人口未來將會短缺,需要補充勞動力的觀點,指出香港勞動力5年後就會萎縮,雖然雙非問題令一些港人不滿,但對香港是潛在的勞動力「紅利」,有助緩解勞動力缺口。

報道續說,當出現問題時,內地與香港應共同面對,理性尋求解決方法,而非任由情緒發泄式的衝突擴大,「內地遊客在香港不排隊、大聲喧嘩令港人抱怨,但也正因為遊客,支撐了香港旅遊、零售業發展;內地學生赴港上學也曾被指搶奪教育資源,但卻配合了香港提升人力資源的政策」。

.END

打折黑幕 - Suzanne Kapner 華爾街日報


揭開打折背後的黑幕 - Suzanne Kapner 華爾街日報 2-13nov29

《華爾街日報》- 本周美國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當顧客紛紛湧向商場尋找質優價廉的商品時,他們還會見証一場零售業即將上演的大戲。

店舖將紛紛擺出大幅折扣的招牌,吸引顧客進店選購。但零售業的老手們都知道,這些降價促銷通常都會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

人們大多認為,零售商會儲備存貨,那些賣不出去的商品就只好削減利潤降價出售。然而事實通常並非如此。大型零售商會在背後與供應商協調定價,將價格設定在打折後照樣能夠獲得其所需利潤的水平

比如紅色褶邊羊毛開衫6折售價39.99美元,其實根本就沒打算按照68美元原價出售。產品的定價囊括了折扣的數額。

然而買家似乎不介意這些。尤其在當前慘澹無光的經濟形勢下,他們所追求的是那種佔到便宜的快感。如果像J.C.Penney這種零售商不使用這種玩法,就會蒙受損失。

最近一天下午,44歲的技術設計師洛德絲﹒托裡斯(Lourdes Torress)正在梅西百貨(Macy's Inc. ,M)紐約旗艦店的促銷架旁挑選商品,她說,不打6折的商品,我都不想正眼瞧它。

多數折扣被捏造的本質,令人不禁質疑在假日購物季裡排隊迎接促銷狂潮的做法是否明智。這也解釋了零售商為何能在不賠本關門的前提下照樣實現放量促銷。

根據紀錄在線優惠券的網站Savings.com的數據,2009年至2012年間,31家主要百貨商店和服裝零售店提供的打折交易數量增加了63%,且平均折扣從25%上升至36%。

而根據FactSet,同期這些零售商的毛利率(即進價與售價的差額)一直穩定在27.9%的水平。2012年第四季度利潤率從該年三季度的28%微降至27.8%,可見假日促銷幾乎未導致利潤下滑。

麥格理証券研究(Macquarie Equities Research)分析師利茲﹒鄧恩(Liz Dunn)稱,許多產品都已將折扣金額計入到產品定價中。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發現利潤率如此穩定的原因。

包括百思買(Best Buy Co.)、沃爾瑪(Wal-Mart StoresInc.)以及梅西百貨在內的零售商都警告稱,即將到來的假日季競爭將異常激烈,並且全部商品銷售都可能會對利潤造成沖擊。在連鎖店拼力促銷,或者不得不額外降價以清空庫存堆積的情況下,這是有可能發生的。而且商店也會為招徠顧客而賠本兒出售真正物美價廉的商品。但多數情況下,商品標價都遠高於合理預期價格,商家還是有利可圖。

如果零售商從不試圖以初始價格銷售商品,它們可能會惹上官司。除此之外,這種做法無可厚非。公司們對其中的各種操作可以非常坦白。

J.C.Penney在前蘋果公司(Apple Inc.)高管約翰遜(Ron Johnson)的領導下,曾試圖遠離折扣,但卻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如今在新首席執行長厄爾曼(Myron 「Mike」 Ullman)的帶領下,該公司重新玩起了標準的折扣遊戲。但首先它必須調整價格

厄爾曼上周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說,我們必須並且也將在競爭中獲勝。這意味著首先將我們的商品價格充分上調,以便在提供折扣或降價促銷後保護我們的利潤率

一位行業顧問以大型零售商銷售毛衣的過程為例,解釋了整個過程。供應商以大約14.50美元的價格將毛衣銷售給零售商。毛衣的建議零售價為50美元,其中包括給予零售商的大約70%的漲價空間。一些毛衣按這個初始價格銷售,但更多的是以44.99美元的首次折扣價銷售,而大部分則是以21.99美元的最終折扣價銷售。平均下來,每件毛衣的零售價為28美元,零售商可以獲得大約45%的利潤率。

過去,零售商並不總是如此定價。那時候,大部分商品以全價銷售,只有有限數量的商品降價銷售以便清理未銷售的庫存。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這一做法開始發生變化,當時一大批門店開張,造成競爭加劇,迫使零售商們尋找新的方法吸引顧客。

高-低定價策略意在通過偶爾的降價促銷,激發消費者的購物興致,吸引購物者。最初,零售商們克制地實施這一策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科恩(Mark Cohen)說,過去,在連鎖百貨公司Mervyn's,折扣商品的銷售額不得超過總銷售額的30%。該公司目前已經破產。科恩曾供職於該公司,並曾擔任其他零售業職務,包括SearsCanada Inc.首席執行長。

但水閘已經打開。在2012年的一次報告活動中,當時仍擔任J.C.Penney首席執行長的約翰遜說,該公司全價銷售的商品比例不到千分之二。平均折扣為60%,高於10年前的38%。問題是顧客們並沒有省下更多錢。實際上,顧客支付的平均價格在這期間大體保持未變。改變的是初始價格,初始價格比過去高了33%

哥倫比亞大學的科恩說,其中的荒謬之處在於,用於計算折扣的初始價格常常有名無實,因為商品幾乎從不會以這個價格銷售,這就降低了折扣的合法性。

電子商務的興起使得人們能夠追蹤網絡定價以及產品按照目錄價格出售的時間。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 AMZN)在其2013年節日禮物指南中列入了三星60英寸高清電視,這款電視原價被標為1,799.99美元,按照45%的折扣出售。但據eBay Inc.旗下的價格追蹤公司Decide.com,這款電視幾個月中的售價從未接近目錄價格,過去8個月中這款電視的最高售價為1,297.85美元。10月份這款電視的標價改為997.99美元,與目前的售價基本一致。

亞馬遜發言人稱,為了給顧客提供最劃算的交易,公司經常變動售價,因此顯示「最近」的售價可能略顯隨意,會令顧客感到困惑。

另外一個促銷技巧是在假期打折前上調產品售價。在價格追蹤公司Market Track LLC為《華爾街日報》(The WallStreet Journal)提供的分析中,該公司研究了2012年11月1,743種商品的網絡價格波動情況。在感恩節前幾周,有366種商品(即大約五分之一的商品)的標價被平均上調了8%,這些商品在耶穌受難日(Black Friday)又被打了折扣。玩具和工具在耶穌受難日前的提價幅度最高,大約為23%。

在Johnson突然放棄打折制度而採用每日低價策略後銷售額下滑,他也因此丟掉了工作。但零售業高管們表示,他觸及了一個重要的層面,即價格已經失去了其真實性

根據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的規定,在降價之前,零售商應該在一段長度適當的時間內以正常價格銷售某種商品。

Cynthia Spann正在就她所指稱的虛假折扣起訴Penney。根據她的控訴,她於2011年3月以40%的折扣價格買入了三件原價為30美元的女式襯衫。但在她購買之前三個月這款襯衫大部分時候的價格為17.99美元,與她支付的價格一樣,而不是30美元。Spann在控訴中稱,如果她知道折扣是虛假的,她就不會購買這些襯衫。

Spann通過其律師表示不願接受採訪。

Penney的發言人拒絕對該訴訟置評,但表示該公司的政策是,所有商品以原價銷售一段較為合理的時間後才會打折。

Kohl's Corp.和Jos A. Bank Clothiers Inc.也受到了類似指控。Kohl's發言人沒有回應置評要求。在最近提交的季度性文件中,該公司表示它所面臨的這些法律訴訟不會產生實質影響。Jos A. Bank發言人未就相關法律訴訟或者公司的定價策略置評,但表示兩起類似指控在今年早些時候被駁回。

零售商曾經一度訓練客戶尋求打折商品,但現在他們又被這種策略所困。Macy's在2007年就曾嘗試減少優惠券發放。

該公司首席執行長蘭格倫(Terry Lundgren)稱,客戶不來購物了,因此我們知道這不是個好主意。

撰稿﹕華爾街日報 Suzanne Kapner


假日促銷最好別買的五種商品

http://cn.wsj.com/big5/20131127/lif104704.asp

黑色星期五大減價真能揀便宜?

http://cn.wsj.com/big5/20121123/bus071756.asp

國際奢侈品牌的「骯臟小秘密」

http://cn.wsj.com/big5/20130426/GUW083707.asp

阿里巴巴雙11購物節堪比美國黑色星期五

http://cn.wsj.com/big5/20131109/tec174941.asp

中國奢侈品買家最想要什麼?

http://cn.wsj.com/big5/20130524/GUW071520.asp



曾淵滄:樓市劈價 騙人玩意 - 蘋果日報 2013年10月28日

■新地賣天璽貨尾,出現千名有億萬身家的人迫爆售樓處。 資料圖片

...

新地(016)賣天璽貨尾,出現千名有億萬身家的人迫爆售樓處;新世界(017)與會德豐(020)賣The Austin,一日套現21億元;恒隆地產(101)賣浪澄灣貨尾,更出現排隊黨。地產商造勢的手法,水平還真不差。全世界的人都喜歡做一窩蜂的事,一見有人排隊搶購,想也不想也馬上加入搶購的隊伍。那些樓盤熱賣一天,第二天就加價,天璽的最新價單在扣除所有的優惠後,也沒有任何真正的優惠了,地產商先提價,然後提供優惠,算起來仍是市價,這與我們經常看到的大劈價新聞一樣。

先加後減 促成生意

所謂的大劈價,全是騙人的玩意,是地產代理用來嚇窒不詳細讀新聞內容的小業主,逼他們減價以促成生意,大劈價200萬元的真實版本,是叫價比市價高200萬元,然後再大劈價200萬元。現在賣一手樓的地產商,也學會二手市場的大劈價手法售樓。

廣州《新快報》記者在中央電視台的鏡頭下,公開承認收錢編造中聯重科(1157)虛假新聞。過去幾年,中資上市公司出現的真假醜聞多得很,收錢造假的也不少,付錢的人的目的是甚麼?當然是預先沽空以獲利,這是涉及數十億元的利潤。不過,內地這種躲在背後叫記者造假,然後自己沽空獲利的手法,遠遠比不上西方像「渾水」那樣的公司光明磊落,他們會清清楚楚地告訴大家,自己已沽空某一隻股

曾淵滄

.END

幾多被判死刑的貪官生前都是一口一個「愛國愛黨」- 曾志豪


黎廣德﹕伍珮瑩的勇氣對「公益揭弊」的啟示 - 明報 2013nov29

為政府撰寫免費電視發牌研究報告的顧問公司總監伍珮瑩打破沉默,指出政府官員斷章取義,隨後特首梁振英表示會「跟進」和「處理」,局長蘇錦樑重申顧問公司的保密責任,大有秋後算帳之勢。政府一向視外聘顧問為「租來的槍手」,萬料不到有人敢在權力面前講真話,所以可能不惜一切反擊,製造寒蟬效應。這場角力不僅影響諮詢顧問的專業定位,更關乎公帑運用是否得宜,公共利益誰來捍衛,揭弊者缺乏法律保護等一系列課題。

伍珮瑩處理傳媒查詢非常得體,她至今未有披露報告內容,只是點出政府利用報告誤導公眾的要點,政府不易指控她違反保密協議。但關鍵不在於顧問合同條款是否有灰色地帶,而在於了解內情的專業人士,可否基於公眾利益而披露政府官員刻意隱瞞的事實,但同時享有免受報復的保障,這正好與國際上熱烈討論的「保護吹哨者」(whistleblower protection)息息相關

特區政府花公帑外聘顧問,代表官員承認官員能力不足,或至少未有餘力進行制定政策所需的研究分析,所以要依賴更懂行的專業人士。政府不是萬能,所以依賴外援無可厚非,但很多官員養成陋習,不尊重顧問的獨立分析,意圖用長官意志影響研究方式或結論,甚至在研究完成後秘不外發,方便斷章取義來迎合上級的政治決定。

政府濫用顧問研究變本加厲

這些行徑在回歸後變本加厲,例如中央政策組把很多顧問報告放入黑箱,令不少學者白費心血但敢怒不敢言;鄭汝華主理的運輸局對高鐵的財務、交通和可行性報告遮遮掩掩,避重就輕;港珠澳大橋環評報告採用不符實際的假設來低估污染影響,以及大埔龍尾人工泳灘環評報告內的錯漏,都留下官員插手干預的痕。類似事例俯拾皆是,但專業顧問敢於逆官意說真相的情卻絕無僅有

須知這些報告並非官員私下花錢買的玩具,而是用市民公帑、動輒過千萬元的昂貴研究,原意是用來釐清事實,彰顯公益,令政策更符民意因此,若果負責研究的獨立顧問發覺官員扭曲事實,或引用報告時明顯違背公眾利益,他們是否有說出真相的權利與義務?

國際上對「吹哨」或「揭弊」的定義,不但針對公營機構或私營企業內貪污舞弊等違法行徑,更包括政府濫權、濫用公帑、浪費資源或因利益衝突而危害公益的行為,當事人只要掌握證據和合理相信這些行為屬實,都應該在披露真相後獲得免於刑責或打擊報復的保障。

揭弊彰顯公益

立法保護大勢所趨

對於這些堪稱為「真相鬥士」的揭弊者,他們對公益的貢獻往往鮮為人知。根據統計,全球三分之一的舞弊個案都因揭弊者而公之於世,比所有核數師、保安人員或警察所揭發的案件總數還多。單在美國,自1986年起揭弊者令政府討回被詐騙或浪費的公帑已達350億美元。

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本月初發表了一份有關歐盟各國為揭弊立法的調查報告,發現27個國家內有4個訂立了全面的專門法例保護揭弊者,另有16個提供有限度的法律保護。歐洲議會在上月通過議案呼籲各國提交保護揭弊立法的時間表,成為勢不可擋的潮流。

記者多次追問伍珮瑩,是否害怕往後「冇政府生意做」。其實這條問題反映了社會上的危險心態,接受了官員對不聽話的顧問打擊報復實屬正常。大家忘記了政府官員有秉持公正的責任,趕絕敢於講真話的顧問等於送錢給甘願講假話的庸才,正是浪費公帑的劣行。所以記者實應追問梁振英和蘇錦樑:「你如何確保像伍珮瑩一樣講真話的顧問能被政府重用,令官員獲得獨立客觀的研究分析?」

大家愈擔憂香港禮崩樂壞,愈須催促政府訂立揭弊保護法。試想,若果揭弊者毋須擔心打擊報復,許仕仁、湯顯明、曾蔭權等橫跨多年的涉貪或浪費行徑,可能於案發初期被揭露,省回公帑之餘更能早日撥亂反正。海事處部分官員10多年來敷衍塞責,若在南丫海難前被揭發糾正,能救回多少人命?

當權者不高興被揭瘡疤,大企業不高興商譽受損,所以真相鬥士的主要盟友是公民社會。很多人佩服伍珮瑩的勇氣,對她最好的回饋是付諸行動,不要讓揭弊者孤單。



方志恒﹕普選就是實現真正的港人自治 - 明報 2013nov29

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訪港,為即將展開的政改諮詢拉開序幕。

李飛以《基本法》權威的姿態訪港,透過詮釋《基本法》及人大決定,為政改諮詢定下框架。

總體來說,李飛的講話內容,可謂「外弛內張」:表面來看,李飛語調寬鬆留有餘地,既沒有嚴詞批評「佔領中環運動」,亦未有斷然否定「公民提名」,甚至提出「提名委員會」的取向,必然深受選民影響的新穎說法;但實質上,李飛仍然堅守今年3月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的強硬立場,同樣強調對抗中央的人不能擔任特首、「提名委員會」應參照現行「選舉委員會」的四大界別、提名程序是由「提名委員會」作出「機構提名」等等。

普選之爭,表面上,是爭取建立一個公平開放的民主制度;實際上,卻是爭取實現真正的港人自治——回歸16年,「港人治港」不過停留在口號上,香港人從未有權選擇誰當特首、從未能夠決定政府政策、更加從未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爭取落實普選,目的就是要實現《基本法》之下,港人早應享有的自治權利。

港人治港一直停留在口號上

回歸以來,所謂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說穿了其實是「代理人治港」(官方的說法是「愛國者治港」),即透過「選舉委員會」產生一個忠於北京的代理人擔任特首,然後由特首代表中央在香港行使管治權。

特首普選的核心問題,就在於北京到底是堅持「代理人治港」模式,還是放手讓港人行使《基本法》下的自治權利:如果北京願意放手讓港人自治,那麼在《基本法》及人大決定的框架下,其實依然有足夠空間將「提名委員會」民主化(例如將四大界別全面由個人票選舉產生、並維持現時低門檻的提名程序),令政治光譜上的不同黨派都有機會角逐普選,讓香港人能夠真正選擇自己的特首;如果北京根本無意放手讓港人自治,並且堅持「代理人治港」模式,自必然要將「提名委員會」變成篩選機制(包括將由建制派主導的「選舉委員會」轉為「提名委員會」、並採用高門檻的提名程序),以確保只有忠於北京的建制派人物,才能夠取得提名進入普選階段,這種普選必然違反民主原則、閹割港人自治。

換句話說,現時皮球根本不在香港人這邊,皮球由始至終都在北京那邊:不是香港人要去回應喬曉陽、李飛定下的抽象框框,因為在這些所謂框架之下,其實依然存在足夠空間,去制定從低門檻到高門檻的不同普選方案;真正的關鍵,是北京是否願意履行1980年代已承諾的「港人民主治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話,就請北京領導人乾脆把事情說清楚,承認根本也從來無意讓香港人選擇自己的特首,一國兩制下的「港人治港」只能是「代理人治港」模式。

港人自治落空中港全面對立

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時,奧巴馬巡迴全國拉票,鼓動新生代起來改變國家,有一句話常常出現在他的演說之中:「我們的命運並非天定,而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Our destiny is not written for us, but by us.)

這種渴望掌握自己命運的意識,大抵亦已成為香港人的共同信念:經歷過2003年七一大遊行的政治洗禮,香港人的自主意識早已覺醒;而從董建華、曾蔭權、到梁振英,回歸16年特區政府的各種施政失誤,更讓香港人認清唯有落實普選,才能夠建立真正向香港社會負責的政府。在港人主體意識日益高漲的情下,北京的「代理人治港」模式根本無法維持下去。

普選就是實現真正的港人自治,也是「一國兩制」長治久安的鎖匙,北京應該要信任香港人,能夠按照《基本法》管治好香港;但如果在今次的政改諮詢中,最後揭盅的不過是層層設限的特首普選,香港人追逐了30年的民主治港夢落空,社會矛盾必然激化,中港走向全面對立,「一國兩制」只會被逐步淘空。

香港政局將會何去何從,就在北京領導人的一念之間。




曾志豪﹕無人話推翻,人人可入閘 - 明報 2013nov29

我們對普選的要求,絕不是保證某些派別候選人,一定可以入閘;但我們更加不想看到,某些派別的候選人,一定不可以入閘。

你做初一,我們才被迫做十五,如果不是中央橫蠻無理設計出一個「超穩定」篩選架構,香港才不會要求力保泛民入閘。

中央其實害怕香港出現一個什麼樣的特首?

「愛國愛港」定義太含糊,幾多被判死刑的貪官生前都是一口一個「愛國愛黨」,中央自己都拿不出一個標準。

所以中央提出另一個定義,從反方向論證,便是「不推翻內地社會主義制度」。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表示,「雖然社會主義制度不在香港實施,但是港人有不推翻內地社會主義制度的義務」。

我頗欣賞郝鐵川的講話,起碼他提出了一個具體定義﹕「不推翻內地社會主義制度」。

有標準有界線便可以踢波了,以佔中三子為例,和平佔中,再巴閉再曠日持久,充其量也只是佔據行人路馬路公共空間,我想佔中三子是不可能提出像泰國一般,佔據政府機關部門大樓的極端行為。香港的佔中和泰國相比,就像露營般溫和更與「推翻內地社會主義制度」相去甚遠,佔中三子理應有資格入圍。

又有人說,吾爾開希過境香港,何俊仁陪伴左右,似乎暗示,如果日後何當選特首,便有可能真的把吾爾開希交到北京,又或者高調出席平反六四的集會,對抗中央政府。即使這些事情發生,又有哪一項屬於「推翻內地社會主義制度」?把通緝犯交給政府,中央可除眼中釘;平反六四,即便結束一黨專政,但社會主義制度,幾時等於「一黨專政」?你問米問馬克思,他也一定答不出。




金改具顛覆性 市場震動難免 - 易憲容 2013nov29

三中全會的《決定》既沒有把金融放在突出地位,也沒有給國內金融帶來多少驚喜,但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的《三中全會輔導讀本》,同樣繪製了未來中國金融改革新藍圖。

當中盡管沒有出現全新金融體制改革項目,但周小川在外滙、利率和人民幣國際化及商業銀行改革等方面,構思出一個未來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

當前的中國金融市場仍然是計劃經濟的最後一個堡壘。

利率市場開放 還需時間

特徵之一是以銀行業為主導,銀行業資產有144萬億,佔整個金融體系的資產80%以上。而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五大國有銀行又佔絕對優勢。二是政府對銀行業實行嚴格的價格管制與規模管制。由於政府對市場干預過多,必然使得國內金融市場的有效價格機制無法形成,金融資源配置的無效率,更無法化解金融市場巨大的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

《決定》多次強調市場對資源配置所要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堅決減少早幾年盛行的政府對市場參與干預過多的現象,對保證市場有效運行基礎制度建立,十分強調。這對計劃性的中國金融市場,將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如金融市場對內對外全面開放、股市發行的註冊制、宏觀管理的負面清單等。無論是金融市場規則和行為,還是金融組織機構及市場競爭方式,都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對國內外市場影響也將是顛覆性的。

其次是金融市場的有效價格機制形成,即放開對金融業的價格管制。早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利率、滙率市場化都取得了不少進展。比如7月份銀行貸款利率全面放開,人民幣滙率的市場化等。《決定》強調了完善人民幣滙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央行對此有更明確的解讀:利率市場化的中短期規劃,利率市場化會緩慢推進,減少政府對人民幣滙率干預及增加浮動彈性。

其實,這裏有兩個問題要解決,一是市場化的基準利率是甚麼?如何來設立?二是如何確立國內金融市場無風險收益曲綫?

當前中國金融市場的基準利率是銀行一年期存貸款利率,與發達國家市場的基準利率完全不同,要建立起市場決定的無風險收益曲綫並不容易。所以最為重要的存款利率放開,還要時間。

人民幣彈性增 加速資本流動

當然,從讀本來看,央行對利率市場化有些較大改革舉措,比如設立銀行貸款基礎報價機制(這是存款利率不放的情況下對銀行約束的機制)、同業大額存單發行與交易、金融機構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選擇時機存款利率市場化等。這對國內外市場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減少外滙管理中的行政審批及「負面清單」管理、人民幣滙率彈性增加及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加深,不僅減弱了央行對市場干預,也會加速國內外資金跨境流動的進程。這有利於國外的資金便利地進入中國市場,也有利於國內企業及個人資產的全球配置,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在這裏有兩大變化將對國內外金融市場產生巨大影響:一是人民幣滙率在彈性增加下重新定價;二是跨境資本雙向流動快速增長。

還有,對於國內金融市場由於有政府的隱性擔保,隨近幾年信用過度擴張(有人統計過,中國建國64年,前60年信貸增加30萬億,而且後4年則增加了近40萬億),潛在的巨大風險正在增加(如流動性風險、影子銀行風險、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及利率風險)。

設存款保險制 銀行競爭激化

針對這些,金融體制改革將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和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這意味國內金融市場競爭方式將發生根本性變化,以往國內商業銀行拼規模的競爭方式將結束,商業銀行在成本約束條件下,從根本上提升其風險定價能力,否則,將被激烈的市場競爭劣汰。

關於跨境資本雙向流動,讀本的解讀也超出市場預期的。中國金融市場大門進一步打開,在當前全球貨幣政策全面量化寬鬆條件下,氾濫的流動性可能讓更多的海外資金進入中國市場,尤其是香港市場(最近香港股市成交量大增,很可能就是這種跨境資金快速流動進入之結果)。

中國企業及個人資金走出國門,不僅有利於國內資產的全球配置,也可能對全球不少市場帶來巨大的衝擊,並導致這些地方資產價格劇烈波動。

總之,中國未來重大的金融改革已經啟動,它將對中國金融市場的規則、行為方式、組織結構及監管方式,特別是整個金融市場利益格局造成影響。由此,它將給國內外市場帶來巨大的衝擊。對此投資者不得不要密切關注。





沒有香港的中國夢 不太吸引 - Thomas Sevcik 明報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自上任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強調「中國夢」,十八屆三中過後內地各項改革紛紛出籠,上海月前才成立自由貿易區,深圳也構思在前海發展國際金融服務區。

許多評論指,香港很可能會被其他國內城市取代,最終淪為二綫城市。作為中國一部分,香港可以在這個「中國夢」中,可以扮演甚麼角色?

見慣世面的香港,其實能為中國增添獨特元素,圓滿中國夢。香港的法治精神和用人唯才的文化,可以讓所有人的理想實現。但香港要繼續創造實現理想的環境,就必須比中國其他城市更先進、創新,為中國以至大中華地區提供幾項模範

環球專業樞紐 可與世界接軌

一、環球專業、知識的樞紐——香港的社會多元化,令它擁有成為環球專業知識樞紐的優勢。雖然香港的政治制度大致是「由上而下」,但「從下而上」的元素亦始終存在:公眾有知情權、活躍的媒體;政黨、專業學會、民間智庫及基層組織可自由發表意見;加上年輕人平均教育水平高,以至各種專業制度(如建築、醫療、社工、調解及品質認證等)的發展成熟。

香港社會需要多元化的意見和討論——這不一定「等同」西方的民主,但我們肯定需要保持一個公正和開放的環境,才可秉持並繼續發展香港優勢,進一步鞏固其作為「與世界接軌的中國城市」地位。

二、以「質」取勝的香港品牌——從食品安全到其他產品、服務的質素,香港品牌的高質和可靠性普遍領先國內。「香港製造」是信心的保證,也是在「中國製造」未達到「韓國製造」或「日本製造」水平前的一個中轉站

「香港製造」已超越了與產品相關的純粹印象,它還代表了創造這些產品背後的優良條件,包括香港注重的「誠信」文化。撇除前廉政專員的醜聞,香港算是一個講求誠信的地方,這從職業操守到打擊貪污上,可見一斑。香港的法制、公交系統、機場管理、處理危機及天災的手法備受國際欣賞。香港的媒體也大多公平公正,而香港政府尚算是有效率和組織良好。這些全方位的效率和誠信,是成就「香港製造」的主因。

香港獨特背景 證中國可上層樓

三、作為「品牌中國」一個重要特徵——相較其他國內或亞洲的城市,香港有其獨特的歷史和地理位置,以致在理解西方的思維上有其優勢,這也令香港成為一個有趣的思想交滙點。事實上,世界各地不少人都是通過香港來體驗中國的;商人、學者、旅客不是停留香港,就是以這兒作為遊歷中國的起點,從被「97回歸」或「一國兩制」吸引的學者及高端思想家,到樂於擁抱中國文化的外地年輕人及優才,都視香港為「中國能做得更多」的例證。

那香港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中,若要成功扮演「橋頭堡」角色,具體上要做甚麼?

一、拓展環球視野 推動香港觀點——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這是它基因的一部分,因此在教育方面,我們要鼓勵年輕人到海外交流,政府應該確保課程能訓練學生的環球視野。香港也要確保一個既有趣又可展現香港多元化特質的平台,把握發揮自身能擔當知識/資訊樞紐的獨特性,例如將自己定位為亞洲新聞中心,更主動地向各地發布資訊,如早前香港在報道「斯諾登事件」上,就成為了國際焦點。

強化香港製造 亞洲版瑞士製造

二、強化「香港製造」——「質量」是香港產品引以為傲的地方,「香港製造」成為亞洲版本的「瑞士製造」指日可待,但要持續優勢,政府需大力推動新標籤計劃(類似歐洲的「原產地聲明」)並加推鼓勵性的獎項。(詳情日後再談)

三、與內地的合作關係——愈來愈多港人到國內升學,但相比到英、美、澳洲留學的人數依然不多;向學生提供更多誘因到國內升學是有其需要的——珠三角是世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最大的經濟衛星城市也位處於此;香港應該視廣州、深圳及澳門為合作夥伴,而非單純的競爭對手。因「品牌中國」能否將西方經驗融為己用,並讓國際接受,香港理應可發揮先導角色。

要做到以上三點,港府需更主動、更有遠見;「不斷完善和持續進步」應作為港府及企業奉行的教條。香港要持續繁榮,必定要比中國其他城市做得更優秀。如果香港自滿,那不只是一個國際級城市的沒落,更會令中國夢失去有趣的元素。

記着:沒有香港的中國夢,不太吸引。

(作者Thomas Sevcik是資深的國際城市發展顧問。他本身是建築師,於柏林、蘇黎世、洛杉磯及拉斯維加斯等地累積逾十五年的建築及都市規劃經驗,曾為不少跨國公司提供有關地域定位及空間塑造的方案。)


2013/11/22 香港我城不死 創新特區模式 Thomas Sevcik 明報

香港的種種風波一直未有止息的傾向,由往年的國教事件、到今年的電視發牌風波,坊間每天都有很多關於Is Hong Kong dying?討論,有人恐懼香港即將沒落、被上海、新加坡等取締,甚至說香港已出現另一波移民潮。

港人正面臨身份危機,可是港人未必察覺,不單是國內人士,世界各地在找尋機遇的年輕人和專才都渴望跟香港交流,甚至來港定居。香港正面對沉重的挑戰,但香港同時擁有很多我們忽略了的內在優勢,以及可令這城市變得更強的基因。

危機?香港常見 香港AQ高

事實上,我們毋須過分憂慮危機,因為「危機」一詞對香港來說絕不陌生:60年代新移民帶來社會問題;80、90年代工廠北移造成經濟下滑;97問題引發信心危機;03年「沙士」疫症——香港的歷練,顯示出香港是世界上最能適應改變及面對逆境的城市之一。盡管挑戰重重,但我們對香港的未來仍然樂觀。更重要的是香港人如何總結經驗,找尋自己的出路:

幾個世紀前,港口城市東京毫不起眼,二次大戰後平地一聲雷,但過去20年卻停滯不前,人口還在不斷老化。上海現在進入了繁榮的階段,卻無法於中國制度中獨善其身,例如貪腐、環境污染、土皇帝等問題依舊發生;新加坡直至60年代仍被貪污問題纏擾,現在又要面對族群、新移民導致本地人機會減少等等問題;首爾的國際地位正在攀升,但又有誰可以肯定它不會被南北韓的長期對峙弄得優勢盡失?台北也正發展得火熱,但只要它仍是一個沒有主權國支持的城市,就難以令人有信心作長綫投資。

再看遠一點,倫敦的地位超越了自己的國家,卻糾結於大型的基建問題;過分依賴金融業和俄羅斯大款支撑的地產發展,危機隨時爆發;紐約在70年代破產,重整金融業而再繁榮起來;可是現在受到嚴格法規限制發展,被金融企業主管詬病;一直是國際城市的巴黎也逐漸喪失影響力,淪為旅遊、生活品味的主題公園,巴黎的企業家正撤離到國外;80年代圍牆倒下前,柏林是一個被分割、沒有未來的城市,現在又要面對20%以上的失業率及10億歐元的赤字;開羅現時支離破碎,即將被杜拜取代成為中東的經濟及知識樞紐。

城市潮起潮落 香港可怎發圍?

回溯更久遠的歷史,西安、耶路撒冷、吳哥窟、底特律……這些一度是世界級的城市,又何嘗沒有經歷起跌?如此看來,香港也不過正是處身發展轉折期。香港對人才的培訓、與內地的緊密聯繫、國際公認的專業及金融制度都是自身的優勢。這個城市的品牌不能輕易複製。香港最大的發展障礙,可能就是一直沒有決心正視大部分可以解決的問題。

我們希望從一系列討論,探索如何把香港重新定位。例如,我們總不能依靠輸出奶粉及外國時尚產品給訪港內地旅客,我們可以如何令香港在其他中國城市中突圍,同時令香港減少依賴內地?又例如,國際級城市應是一塊吸引全球人才的磁石,但我們卻面對產業過於集中,這意味香港需要一套更長遠、更具競爭力的輸入人才政策、鼓勵創業、發展創新產品技術等策略。

我們的討論或許會較尖銳,但社會及經濟發展往往比政府政策的調整來得急速,因此市民不能光靠政府,港人本身也需要積極參與討論香港的城市定位。簡言之,香港人希望擁有一個怎樣的香港?

其實,香港在世界舞台上是一個模範城市——我們可大膽提問,將來的伊斯坦堡、開羅甚至未來的倫敦,將怎樣依照香港,發展成為「特區模式」的城邦?

我們深信,這是屬於香港的時刻。

.END

国家信访局局长涉嫌严重违纪 河南省质监副局长涉嫌共用小三 - 新华网 / 人民网


中组部:国家信访局副局长许杰涉嫌严重违纪被免职 2013-11-28 19:45:41

摘要:据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证实,国家信访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许杰涉嫌严重违纪,中央组织部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

许杰。图:国家信访局官网

  据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证实,国家信访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许杰涉嫌严重违纪,中央组织部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

  今天上午,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许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

  许杰简历

  许杰,男,汉族,195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1974年4月参加工作。1978年至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学习。1989年任中办国办信访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92年1月至1993年6月挂职任山东省昌邑县副县长。2000年9月任国家信访局办公室主任。2005年6月任国家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期被调查官员一览】

  江苏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蒋国星涉严重违纪被调查

  江苏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国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目前尚无信息披露蒋国星案发是否与其在句容、睢宁的工作经历有关。

  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涉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

  据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辽宁广播电视台原台长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调查

  据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近日,辽宁省纪委对辽宁省广播电视台原台长史联文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立案调查。

  贵州省委常委廖少华涉嫌违纪违法正接受调查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来源:新华网  作者:编辑:李啸啸



靠什么终结上访者杀截访者的悲剧 2013-11-29 02:30:20  新京报 

  ■ 马上评论

  据报道,河南鹤壁人巩进军因拆迁事宜进京上访四年,多次被截访者强行送回原籍后,巩进军声称“如果截访者再敢抬我、打我,我和他们拼命。”11月15日,巩进军在被再次押送回原籍的高速路上,刺死刺伤截访者各一名。

  上访者和截访者的“猫鼠游戏”酿成命案,这并非孤例。2009年,在辽宁抚顺,因拆迁纠纷,一位16岁的上访少年将截访者捅死,事发后,当地900多名村民联名为“凶手”求情。这也为悲剧增添了悲情色彩。

  在如今这起悲剧中,有些细节也令人如鲠在喉:截访的保安都是年轻小伙,也是在京生活的底层人员,“押运一次才200元”但是,在上访与截访的拉锯战中,同处在底层的上访者与截访者,却成了一对狭路冤家。二者动辄操戈相向,是“弱者抽刀向弱者”的写照,也是对制造对立情绪的问题制度的拷问。

  解剖该案,不难发现,上访者与截访者的紧张关系,与信访排名驱动下的“截访”机制不无干系。地方想方设法“截访”,而访民则因征地拆迁等民生问题而不断

上访。问题无法纾解,矛盾只有激化,以暴制暴的互伤格局也就形成。

  此案引起舆论热议,很大一个原因,是因它发生在国家信访局启动信访改革——取消各地信访排名,取而代之的是上下级之间“点对点”通报的时间点上,这让人扼腕叹息。

  应看到,此次信访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指向了拦访、截访等问题的解决。将“非正常上访”数字与政绩脱钩,并强调“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意在将矛盾化解前置,实现“源头治理”。可以想见,若信访改革能消解“法治堵点”,上访者和截访者间上演的“武斗”,势必会减少。

  而今,命案已酿成,它对以堵代疏式截访弊端的“指控”,也应作为信访改革深化的驱动力。也只有消除对“拦卡堵截”的依赖,将信访纳入到法治路径中来,才是终结“猫鼠游戏”悲剧的法门。

  □燕农(高校教师)




云南一小学生深夜摸黑上学 因买不起闹钟怕迟到 2013-11-28 22:40:19

摘要:男孩用塑料袋装好书本,晚上10点多就出门,一直步行到纳古,打算就这样一直等到天亮学校开门。

民警送小兴语回到家

  凌晨时分,一个瘦小的男孩路灯下来回走动取暖路人好奇上前询问,小男孩却不回答。直到民警到来,孩子才说出小秘密——

  11月26日凌晨,一个七八岁大的小男孩徘徊在通海县纳古镇街头,冻得瑟瑟发抖,眼神中满是焦虑。路过的好心村民李孝慈上前询问情况,小男孩却什么也不愿意说。难道是被父母赶出了家门,还是干了坏事不敢回家?冬天的夜晚异常寒冷,为了孩子的安全,李孝慈赶紧掏出手机拨打了纳古派出所的值班电话,原来,是孩子买不起闹钟怕迟到,所以深夜去上学。

  民警很快赶到,将小男孩接到派出所。在派出所值班室里,小男孩向警察叔叔道出了一个令人惊讶又心酸的“秘密”。小男孩名为兴语,是纳古中心学校二年级二班的学生,暂住四街镇大营村。母亲几年前离家出走,留下他和姐姐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在里山工业园区一家工厂上班,姐姐在通海三中上初一。

  11月25日晚,因父亲出门去上夜班,家里只剩他一个人。从大营到纳古小学要走三四公里的路程,因家里买不起闹钟,他担心第二天早上睡过头上学迟到。思来想去,小男孩用塑料袋装好书本,晚上10点多就出门,一直步行到纳古,打算就这样一直等到天亮学校开门。据小兴语说,他在外面待了4个小时,街上一个人也没有,又怕又冷,只能在路灯下来回走动取暖。走到蓓蕾幼儿园时遇到了正好路过的李孝慈。

  由于小男孩记不清父亲的手机号码,民警联系了他的班主任钱老师,之后又联系上了小兴语的父亲。接到民警的电话,他的父亲忙请民警将孩子送回家中,他马上请假过来。

  当民警将小男孩送回家时,眼前的情形令民警揪心,一家三口挤在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内,摆放三张床后所剩空间狭小,墙皮已经脱落,地上坑坑洼洼,凌乱地堆放着杂物,整个屋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第二天,民警下班后顾不上休息,带着精心挑选的小闹钟和文具来看望小兴语,他欣喜地从民警手中接过小闹钟,“有了它,以后我再也不用担心上学迟到了……”害羞的小兴语哽咽着,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来源:云南网  作者:编辑:李啸啸




河南质监局证实副局长死亡 网传其从小三家坠亡 - 人民网 2013-11-28 

摘要:有微博称姜慧忠副局长和民警郝某共用一个情妇。当时姜正在该情妇家,为躲避郝,翻窗时不慎失足。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姜慧忠。资料图/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几日前河南省质监局副局长姜慧忠深夜在“小三”家坠亡。河南省质监局相关工作人员今日下午向人民网证实,姜慧忠确已过世,但未说明姜慧忠的死因。河南省公安厅则表示,此事正在调查中。

  11月27日晚,有网友发微博称:“日前的深夜,河南省质监副局长姜慧忠从某花园小区一高楼坠亡,姜局长和丰产路公安分局民警郝某共用了一个“小三”。当时姜正在该女家,为躲避郝,姜翻窗站到空调外机上不幸失足。两官员已婚,事发后郝某以重婚罪被刑拘。”

  人民网记者今日下午致电河南省质监局纪检组,其工作人员称“人是已经死了”,但具体死因“不清楚”。

  记者随后致电河南省公安厅宣传处,其工作人员表示知道姜慧忠死亡一事,称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其对“姜慧忠在小三家坠亡”、“与民警共用情妇”等细节,均未明确表态。

  记者登录河南省质监局官网查阅,领导人介绍一栏,副局长的名单里没有姜慧忠。

来源:人民网  作者:赵艳红 高泽华编辑:李啸啸



四川雅安书记、副市长双双被查 系被当地多名官员举报 2013-11-28 04:49:44  

摘要:多个消息源介绍,徐孟加、蒲忠接连被调查,既与当地部分官员的举报有关,亦与今年9月,先行“落马”的雅安市荥经县县委书记蔡中有涉。

徐孟加(资料图)

  多位消息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2013年4·20芦山地震发生所在地--四川省雅安市原市委书记徐孟加,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蒲忠,近日被四川省纪检部门带走调查。11月17日原四川省政府秘书长叶壮赴雅安担任市委书记一职;同时,由雅安市委副书记兰开驰兼任副市长一职。

  多个消息源介绍,徐孟加、蒲忠接连被调查,既与当地部分官员的举报有关,亦与今年9月,先行“落马”的雅安市荥经县县委书记蔡中有涉。

  书记、副市长双双被调查

  2013年11月17日上午,宣布四川省委决定的雅安市干部会议上,徐孟加本人未出席,但四川省省长魏宏与会。

  两天后的11月19日,雅安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任命兰开驰为雅安市副市长。

  多位不同渠道的消息源透露,徐孟加已被四川省纪检部门调查,同时被调查的还有雅安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蒲忠。

  11月24日,一位中共雅安市委常委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蒲忠的常委及常务副市长职务,目前没有被免去;只不过他原在雅安市政府分管的工作,如“4·20”芦山地震等灾后重建,已由新任的副市长兰开驰接替。这位官员当时还称,上级部门也还没有通报徐孟加、蒲忠是否违纪等情况。

  徐孟加生于1957年8月,籍贯四川宜宾。在青海大学毕业后投入军伍,至1986年1月,转业至当时的四川省农牧厅。1997年1月,徐孟加升任四川省水产局,任局长,官拜副厅级。2000年12月至2005年7月,转任四川省攀枝花市委副书记。

  2005年7月,徐孟加调至雅安市,任副书记,一个月后代理市长,2006年2月,任市长。四个月后,又任雅安市委书记,直至2013年11月,执掌这座川西重镇达7年又5个月。

  蒲忠,生于1969年10月,曾在雅安市雨城区任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委书记等职。2010年2月,升任雅安市副市长;2011年6月起,任雅安市委常委、副市长;

2013年4月至今,任雅安市委常委,雅安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举报者曾被调查

  有熟知雅安政界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徐孟加的举报者包括曾任雅安市政府副秘书长的官员,“举报者不止一个”。

  但是,上述官员举报后也曾被雅安市纪检部门进行调查。调查耗时约一年。

  “2008年,对徐孟加的举报曾达到一个高峰,结果后来遇到5·12汶川地震,此事遂被淡化;2013年年初,对徐的举报,又达到一个高峰,结果又遇到了4·20芦山地震。”上述人士称。

  2013年“4·20”雅安芦山地震,徐孟加因为在与央视连线介绍灾情时,官方套话较多,被央视主持人当场打断,一度引起坊间热议。

  地震后,网络中关于徐孟加涉嫌贪腐的传闻,再次大量出现。4月29日晚间,雅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通告称,“经有关部门查实关于徐孟加‘腐败’的传闻是个别别有用心人士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而成。”

  2013年11月17日,徐孟加被免职。

  受下属牵连

  接近四川省纪检部门的消息源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徐孟加、蒲忠的被调查,与雅安市荥经县县委书记蔡中落马亦有关联。

  蔡中是四川省巴中市南江人。1990年7月至2002年9月,在四川省水产局任职。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徐孟加出任四川省水产局局长时,蔡中即为徐的老部下,且“交往较为密切”。

  蔡中在2002年9月后,调任雅安市雨城区,任副区长,至2006年7月。2005年,徐孟加转仕雅安;2006年6月,即出任雅安市委书记。

  2006年7月,蔡兼任雅安市区委宣传部长;8月,任雨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10月,转任雨城区委常委、纪委书记。2008年1月,又升至雅安市荥经县,任县长;2011年10月,任荥经县委书记。

  在蔡中任职雨城区期间,蒲忠也历任该区代理区长、区长和区委书记等职,是蔡中的“顶头上司”。

  2013年9月,四川省纪委宣布,根据群众举报,对荥经县违规购买别墅用于县级机关办公的问题进行初步调查。经查,2012年7月,蔡中提议并决定由荥经县国资公司以每套360万元的价格购买某房地产公司的10套别墅,经装修后用于荥经县13个部门办公。另外,蔡中还涉嫌其他严重违纪问题。

  2013年9月,经四川省委同意,四川省纪委决定对蔡中违纪问题立案调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李微敖编辑:简侠宇



百位科级干部接受万人评价打分 2013-11-28   来源:潇湘晨报

今年3月,一场名为“万人评百人”的活动拉开序幕。怀化市直单位的100名科长要接受社会各界的评议。

怀化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万人评百人”评议对象走上街头为群众现场释疑解惑,解决困难。

今年3月,一场名为“万人评百人”的活动拉开序幕,宣传栏公布了被评议的科室负责人和联系方式,接受社会各界评议。图/记者谢长贵

  在“煎熬”近9个月后,怀化的98名科长或许可以提前松口气了。

  今年3月,一场名为“万人评百人”的活动拉开序幕。怀化市直单位的100名科长(室、队、所、站负责人,后有两人因故退出),要接受社会各界的评议。排名倒数第一至三名的,将被就地免职;倒数第四至六名的,将被调整岗位。但如果他们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85%以上,则不予处分。

  负责活动具体组织事务的怀化市纪委党风室主任胡东声透露,结果将在下月初公布,但就目前的统计数据看,所有被评对象“得分”都超过了85%的红线。

  “得分”是如何打出来的?这项活动又因何而起?  

  通过各界评议,打通“中梗阻”

  地处湘西的怀化,经济基础薄弱。在招商引资大战中,它与发达地区的竞争,被怀化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赖馨正形容为“桑塔纳追奔驰”。

  “如何才能追上?不能指望人家的车爆胎,只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驾驶水平,把车况维护好,少去几次服务站以节约时间。”他要表达的意思是,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抵消硬实力的差距,借此吸引投资者。

  改善软环境的着力点在哪?赖馨正瞄准了科、室这一层级。

  他解释,直接为群众、企业服务的都是各类科、室、队、站,负责人手握执法审批等权力,个别人“要一点”“卡一下”“慢一些”,都会让来办事的人十分头疼。

如果上述情况成为普遍现象的话,势必影响经济大环境。

  这种现象,俗称“中梗阻”,与此对应的另一个词汇叫“科长专政”。

  今年3月,一场致力于打通“中梗阻”的活动正式启动。

  临时成立的一个纪委工作组,从43个市直单位中挑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联系密切的100个科(室、站、所、队)。100个负责人的照片,登上了《怀化日报》,准备接受社会各界评议。

  四种评议方式,调查满意度

  评议内容,包括评议对象及其负责的科室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工作作风等。

  评议方式由四部分构成。一是电话评议。到这些科室办事的群众,会被要求现场登记电话记录,怀化国调队电话抽样调查办事群众的满意度。这项调查在4月、6月、8月、10月各举行一次,完成电话调查10910人次。其结果,占调查对象总得分的50%。

  二是集中评议。11月8日,市纪委组织在怀“两代表一委员”、社会各界代表、党风监督员、效能优化监督员和特邀监察员237人,在怀化迎宾馆召开大会对所有参评对象进行集中测评,完成评议23226人次。其结果占总分的25%。

  三是由市纪委和国调队以及“万人评百人”活动监督员组成8个测评工作小组,对评议对象所在单位干部职工开展评议,完成评议3781人次。其结果占总分的10%。

  四是组织县市区对口单位班子成员和对口股室长开展评议,完成评议10768人次。其结果占总分的15%。

  上述四种评议方式,都借鉴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不了解四项。

  “评议主体,也就是给评议对象打分的‘评委’,基本覆盖了社会各个层面。”赖馨正说,这有利于评议结果的公平公正。

  总得分出来后,排名前五位者,如果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在95%以上,将被授予“2013年度怀化市‘万人评百人’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而排名倒数三名的,将被免职,两年内不得提拔重用,市纪委对其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倒数四到六位者,将被调整岗位,所在单位纪检组对其进行诫勉谈话,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

  面对评议,科长们“压力山大”

  怀化市工商局消保科科长张庭卫,是评议对象之一。

  评议开始后,他每晚都定闹钟,并且告诉内勤人员,如果哪天早上7点50分还没看到他,就赶快打电话。同时,他嘱咐下属务必认真仔细、热情待人。

  尽管如此,他还是做好了被“差评”的心理准备。毕竟,他负责的科室“事情多不说,还很容易得罪人”。

  4月的一天,张庭卫的办公室来了一个老人,老人家里装修,买的地板砖有质量问题,要进行投诉。

  这类投诉,本该由投诉者所在地的工商所受理。张了解到老人已经到工商所投诉过后,当场给所里发了督办函。

  “到了下午,我还是不放心,又特地去了趟工商所,督促妥善解决。”张庭卫觉得,这下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5月,第一轮电话调查结果公布。他发现,30个调查对象里,有人给了自己一个“不满意”的评价。

  “当时有些紧张,排名马上就靠后了嘛。也有些意外,毕竟自活动开始以后,我都是小心翼翼的。”很快,张庭卫获悉了这个“不满意”的出处——那个曾经造访他办公室的老人。

  张找出老人留下的电话,但一直没人接听。直到8月份,他才联系上对方。

  原来,工商所受理了老人的投诉后,调查、处理,大概一星期后才给出答复。老人觉得时间拖得太久了,在接到调查电话要求对张庭卫的工作予以评价时,他随口答为“不满意”。

  老人告诉张庭卫,他只是觉得工商所处理慢了,对张本人并无意见。在了解评议活动情况后,他特地到市纪委说明缘由,要求取消之前给出的“不满意”评价。

  也是从那时起,张庭卫意识到,评议不仅仅是评个人和科室,也是评他所在的整个业务系统。

  但是,所有责任都会集中到科长一个人身上,科长们自然会觉得“压力山大”。

  参照“万人评百人”方式,隶属怀化的新晃县启动了“千人评十人”的活动。县国土局用地股股长被列为评议对象。

  “他觉得压力很大,身体也不好,要求退出。”县监察局局长吴晓萌说,但是,评议对象一旦确定,非特殊情况是不能更换的。最终,该股长提出辞职。

  怀化市农业产业化局则用了一个“压力大家分担”的办法。该局只有一个科长是“万人评百人”活动的评议对象。不过,该局设置了内部评议,按市里的标准,5个职能科全部参评。5个科长,满意和基本满意率没有达到85%的,全部调整岗位。

  遇到恶意“差评”,怎么办?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怀化区域经理何辉是给评议对象们打分的“评委”。

  他发现,开展评议后,几个身为评议对象的熟人都变得很“谨慎”,“以前,上班晚10分钟、下班早10分钟的情况,并不少见。现在8点前必然会赶到办公室,不到时间不敢下班。”

  赖馨正对记者说,有一个外地投资商,来怀化做房地产项目,很长时间一直没能推进,“有几个关键审批手续,卡在了几个科长那里。”

  评议活动开始后,科长们主动给投资商打电话,问有什么需要帮助,并承诺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快解决。

  “之后,事情就变得很顺利。这个投资商的第一期商品房,现在已经开售了。”赖馨正说,“后来他碰到我,说评议活动搞得很好。”

  中方县花桥镇火马塘村有一条断头公路。村民了解到市交通局农村公路建设办主任唐德长是评议对象后,给他打电话,要求解决断头路的问题。不久后,在唐的协调下,这个问题得以解决。

  唐德长还接到过一个来自怀化市麻阳县的电话。机主先是反映当地一条在建公路质量有问题,要求市交通部门跟踪检查。之后又表示想承包工地上的运输业务,要唐德长帮忙,否则要想办法在“万人评百人”活动中给他个“差评”。事后他了解到,打电话的这个人之前竞标了公路项目工程,但是失败了。

  面对这种利用“万人评百人”活动规则“捣乱”的现象,怎么办?

  赖馨正说,一是对所有“不满意”评价进行回访核实;二是设置了一个条款,如果评议对象总体满意率不低于85%,排名再低也不会遭受处罚;另外,活动长达9个月,即使有评议对象一开始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低,也有足够的时间追回来。

  “毕竟,惩罚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赖馨正解释,“我们的目的,是要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评出干部好作风、服务高效率、机关新形象。”

  “不出意外的话,‘万人评百人’活动明年还会继续。”赖馨正说。

  关键词

  “万人评百人”  怀化市直机关单位的100名科长(室、队、所、站负责人,后有两人因故退出),要接受社会各界的评议。排名在倒数第一至三名的,将被就地免职;倒数第四至六名的,将被调整岗位。但如果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85%以上,则不予处分。

  防止恶意“差评”  对所有“不满意”评价进行回访核实;如果评议对象总体满意率不低于85%,排名再低也不会遭受处罚;另外,活动长达9个月,即使有评议

对象一开始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低,也有足够的时间追回来。(潇湘晨报记者袁树勋)





权限下放一项惠及90万人 2013-11-28 23:00:37  来源:潇湘晨报

李明说,这次权限下放,“不仅释放了市民政部门的工作密度,同时也为永州市的90万适龄老人带来了切实的方便。”

这一年来,永州市行政审批项目削减、整合、下放,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利于企业和市民。虽有阻力,但均在努力协调之下破除。永州的发展环境逐渐得到优化。

11月21日,永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组图/记者赵赫廷

  11月22日9点,永州市民政局老龄办,副主任科员李明一个人坐在椅子上,规划起自己一天的工作。

  在李明的记事本上,“老年优待证办理”一度是一个常见的工作事项。不过,从2013年10月15日开始,这个事项开始从他的每日工作列表中消失。

  从那一天开始,老年优待证办理的行政审批权限,由永州市民政局下放到县级民政部门,“市民政局原则上不再办理老年优待证”。李明说,这次权限下放,“不仅释放了市民政部门的工作密度,同时也为永州市的90万适龄老人带来了切实的方便。”

  以前办个证要3个多月

  作为行政审批的重要项目,老年优待证的办理,需要民政部门对申办者身份合法性、真实性审查,并予认可。湖南省从2005年开始,统一了老年优待证的申办和发放。在此之前,各市州的老年优待证全部自行制作和发放,且需收取5元上下的工本费。

  “全省统一之后,办证不收取费用,但所有证件必须要到省老龄工作委员会盖章。”据李明介绍,就永州市而言,为了节约办证成本,提高办理效率,他们每3个月去一次长沙,将这3个月内申办的证件集中带到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审查、盖章,如此下来,办理老年优待证,最快也要3个多月的时间,再久一点的需要4-5个月。

  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年。李明说,2006年,老年优待证的办理权限被下放至市级民政部门。“比以前好多了,市区的只要带齐资料,现场就能办下来。”李明告诉记者,尽管如此,相对偏远的江华、江永等地,仍然不方便,“毕竟还是很远,有的老人家坐几个小时的车来市里办证,太不方便。即便由县里收集,再送到市里来统一审查盖章,也只能一个月来一次,时间又拉长了。”

  对于李明的说法,现在家住永州市零陵区的黄久福老人深有体会,“我在江永的老同乡,一直想办个证出去旅游,可以享受优惠嘛,后来他到县民政局去,县里边说统一到市里来办,告诉他得等一个月。”说到这里,黄久福颇为感慨,“结果一个月下来,我那个同乡都旅游回来了,才拿到证。”

  一次“下放”,90多万老人受惠

  在李明看来,办证窗口有限且集中,直接导致了老人们办证的不便。“全市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90万,都来市民政局办证,显然不合理。”李明说,不少老年人办理优待证,都是想享受一些出行、旅游方面的便利,如果办证时间拖得太长,就会耽搁他们的出行计划。

  为此,在2013年永州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永州市政府将市民政局的老年优待证的办理权限下放至县级民政部门,并在10月15日下发的《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取消、下放、调整和保留其它管理服务事项目录的通知》上予以公布。由此,永州市老年优待证的办理权限,正式下放至县级民政部门。

  上述通知的发布,意味着永州市的90多万老人,能够在该市11个区、县民政局现场办理老年优待证。

  与此同时,《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下放和保留的年检项目目录的决定》(永州市人民政府令〔2013〕第1号)、《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下放、调整和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的决定》(永州市人民政府令〔2013〕第2号)、《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下放和保留的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目录的通知》(永政发〔2013〕20号)和《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取消、下放、调整和保留其它管理服务事项目录的通知》(永政发〔2013〕21号)等四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文件公布永州市本级下放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年检年审和其它管理服务事项目录共计47项,涵盖商务、文化、林业、城管、移民、计生、旅游侨务、卫生、残联等20多个部门,而如老年优待证办理一样备受关注的,还有“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合格证及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核发”、“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入学优惠加分申请审核”、“就业失业登记”等很多涉及基层群众切实切身利益的权限,均被下放至县级相关部门。

  除了47项下放的权限项目,永州市还将“辐射安全许可证审批”、“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和设备审批”合并为“辐射项目审批及许可证办理”,“城市园林绿化赔偿费审批”、“城市园林绿化补偿费审批”合并为“城市园林绿化赔偿费、补偿费审批”,共计调整12项合并为6项,以降低审批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行政审批项目削减近四成

  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3年,永州市本级公布保留行政审批项目总量较清理改革前的267项削减101项,削减率为37.83%,审批项目数量继续保持全省最少水平。

  在审批效率方面,永州市也采取多项措施,缩短审批时限。据永州市政协副主席、市监察局副局长、市优化办主任彭爱华介绍,永州市为此专门启动了提速“两个1/3”工程,明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审批办事时限要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缩短1/3后再缩短1/3。“我们组织各审批部门就审批提速‘两个1/3’作出了书面公开承诺,同时,将提速承诺办结时限录入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除个别项目外,绝大部分审批项目承诺办结时限达到了提速‘两个1/3’的要求。”

  彭爱华补充说,永州市已经确定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100%对接到位、审批办件100%同步运行到位、网上运行100%电子监察到位的目标。今年11月,开始对全市系统应用情况实行“两天一通报”。自系统开通运行以来,至11月14日,全市网上办事共409314件,其中市本级67547件,县区341767件。

  如彭爱华所说,行政审批效率的提高,为企业和市民带来了实际的便利。11月22日,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经理肖建云告诉记者,今年8月,公司的一个项目进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原本20个工作日完成,在消防支队的办证窗口,一个礼拜就搞定了。”

  尤其令肖建云欣慰的是,“窗口工作人员的热情简直让我不敢相信,主动告诉我应该准备哪些材料,事后还给我打电话提醒,这跟以前的经历完全是两回事,像我几年前办车牌,足足跑了五六趟才办下来。”为了表示自己的感谢,肖建云还特意做了一面锦旗,送到永州市政务中心的消防窗口。

  改革中的利益冲突

  说起一年来永州市的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彭爱华深感欣慰。从1998年开始,彭爱华便从事优化发展环境的有关工作,其间从未间断。在他看来,行政审批项目的削减、整合、下放,尽管有利于企业和市民,但对于个别部门来说,仍具有一定难度。

  “比如老年优待证办理权限的下放过程中,我们就碰到一些反对的声音。”彭爱华直言,根据改革的规定,永州市民政局将不再办理老年优待证,这就给一些市直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带来麻烦,“一方面,到区里办证,距离远了一点;另一方面,市里边的退休人员到区民政局去办,有人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类似的阻力,在改革中时有发生,但均在努力协调之下得以破除。彭爱华认为,任何一项权力的改变,都会带来利益的冲突,但就行政审批改革而言,削减审批项目是一个必然趋势,“尽管这有可能触及某些部门、个人的利益,但从长远看,它一定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根据永州市政府的部署,2014年,永州市将在对接省政府下放管理权限的基础上,再削减和下放审批项目15%以上。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生态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县区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管理事项,一律下放到县区管理和审批。

  在审批方式方面,永州市将全面实施《永州市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实施办法(试行)》,按立项、供地、报建、施工和验收五个阶段进行,分别由发改、国土和住建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并限期在37个工作日内完成。要采取全程代办等方式,鼓励、引导项目业主接受并联审批制度;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同时推进行政审批部门及事项按“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进驻政务中心到位。

  优惠政策 执收单位不得到园区企业收费

  优化发展环境,为企业提供最纯净的经营空间。2014年,永州市将以此为中心,进一步改革收费制度,纳入“一站式”收费范围的园区工业企业和园区外重点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环节只收取4项费用,由企业主动到市政务中心财政窗口缴纳,执收单位不再到企业收费。

  据介绍,永州市将继续落实收费审核备案反馈制度。严格执行《永州市涉企收费审核备案规定》,凡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各种收费,必须先经物价部门审核并核定具体收费金额,再到优化办备案后才能收取,事后还需持收费票据向优化办反馈执收情况。对未经审核备案的以乱收费论处。

  另外,永州市将实行重点项目收费目录管理制度,对公布的重点项目建设收费实行目录管理制度,按市委、市政府有关优惠政策,由物价、财政等部门清理编制《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收费项目目录》,凡未纳入该目录的收费项目,一律不得收费;对发改、财政、国土资源、住建、环保、质监等部门下设的评审中心、服务中心等中介机构、营利性二级机构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限期实现真正脱钩。严查职能部门与中介机构、营利性二级机构或社团组织之间的各种利益捆绑行为。

  关键词 行政审批改革

  166项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削减37.83%,审批项目继续保持全省最少。2012年,永州市将行政审批改革作为优化全市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由市委、市政府牵

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将行政审批转化成服务和监督,让企业告别行政审批的“万里长征路”,让市民规避排队审批的“冷板凳”。(潇湘晨报记者徐海瑞)

.END

Thursday 28 November 2013

戲還在演 - 練乙錚


練乙錚:防空識別勢成騎虎 反華合唱台灣尾隨 信報 2013年11月28日

北京上周六(23日)宣布設置東海防空識別區,焦點明顯在釣魚島,主要針對日本(或基於《日美安保條約》的日美聯盟)。不過,事態發展鬧大了,以至除了日、美高調抗拒,台、韓、澳洲亦強烈反彈,甚至遠在歐洲的德國,也發表關注聲明。有這等「反華大合唱」撐腰,美國乃於前日(25日)安排了兩架B-52闖入該防空識別區範圍,不僅不按北京要求事先通報,還刻意飛越釣島上空,事後表示沒有遭遇攔截。如此明剃眼眉,北京發作不是、不發作也不是,勢成騎虎。下一步北京若按其戰略部署再設定另一防空識別區覆蓋「南海九段線」海域,勢將直接刺激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尼五國,這無疑等於替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搭好台階。

防空識別區(ADIZ, air defence identification zone)這個玩意,不消說,又是美帝發明。現時很多國家都設有,一般都建立在與領海毗連的公海上空(一切與海域地圖有關的事物,筆者都有特殊興趣研究!)。ADIZ不是領空,因此設置國在ADIZ之內的行為,只限於監視和警告,不能干擾、攔截、迫降或襲擊。由於沒有國際法規管,所以只要ADIZ的作業內容是防禦性的,不違反其他現有國際法,任何國家都可單方面設置,故北京設置東海防空識別區,實有充分理由,本身無可厚非;日本、韓國提抗議,主要是北京分別把釣魚島、蘇岩礁包括在內(中、韓就蘇岩礁有領土爭議;韓國稱該暗礁為「離於島」,並在其上築有科研觀測站、直升機升降坪,並有人員長駐)。

世上第一個ADIZ

1957年,冷戰期間,美國為防蘇聯突襲,與加拿大共同建立世界上第一個ADIZ,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加東、加西、美東(包括西南面對古巴海域)、美西、阿拉斯加;主要監視進入識別區範圍的所有飛行器,包括飛機、熱氣球、導彈等。後來,為了防止南美毒梟以小型飛機載運毒品從南方邊界進入,美東ADIZ還加上一條窄長的「陸上ADIZ」,涵蓋與墨西哥接壤的墨方領土上空。識別區如果這樣把別國的領空也包進去,而本國的監視飛機在裏面執行任務的話,那當然必須在設置之前得到對方的同意。

一國的ADIZ可以重劃,也不必徵得別國同意,但若有諮詢,當然會更好。日本的ADIZ本是美國仍然控制琉球群島時替她劃定的,其中的西南段,本來只包括日本最西南領土與那國島(Yonaguni-jima)的東部那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包含在台灣的ADIZ內。2010年5月,日本徵求台灣同意把該段日本ADIZ界線置到與那國島的西邊,為台灣拒絕,但最後日本還是單方面更改了日方界線,令日、台各自的ADIZ在那裏有海上和陸上的微小重疊;不過,台灣表示對具體運作有默契,不會產生問題。

今年5月,日本把其ADIZ西面界線西移22公里,大陸沒有抗議,因為不牽涉其領空。其實,這種擴大,時有所聞,因為現代戰機的速度和戰鬥力不斷提升,一國要保持預警的有效性,其ADIZ的闊度便得增加。

另外,日本的ADIZ不包括:一、在其東面離本州約一千公里小笠原群島,因為估計該處受到他國飛機侵犯的可能性低,而監控的成本太高;二、竹島(Takeshima;韓國稱為「獨島」;日、韓於此有領土爭議);三、二次大戰結束以來由俄國佔據而日本一直要求歸還的「北方四島」。因此,日本的心態是:我們的ADIZ政策已算很克制,倒是你們中國把尖閣諸島包括到自己的ADIZ裏就很囂張【註1】。

大陸劃出東海ADIZ之後,不僅與日本ADIZ大面積重疊,彼此的ADIZ更與對方的專屬經濟區(EEZ, exclusive economic zone)大面積重疊;但那不是問題,因為EEZ是關於海面、海床的概念,而且不是領海的一部分,因此EEZ的上空不是領空,而ADIZ指的是空中範圍。

美稱飛掠釣魚島

由於國際法沒有關於ADIZ的規範,所以國與國之間的有關規定差異很大。例如,美國和日本的規定是,如果飛行器不打算進入領空,而且不在其ADIZ裏的戰略地帶飛行(後者例如首都華盛頓附近空域),則不必向美國ADIZ管轄單位預報。澳洲的這部分規定則寫的更明顯:如果飛行器在ADIZ內是朝飛離該國領空的方向穩定行進,或者是航班按已公布的行程飛越ADIZ,就不必預報。北京發表的規定,比這幾個國家的要求嚴格,即無論在什麽安排之下,只要飛行器打算進入ADIZ,就必須預報【註2】。

美國從其上述本身的ADIZ規範出發,「推己及人」,並由其國防部要求美軍於海外嚴格執行。2007年5月,美國軍部下達《司令員海上作業法律手冊》,當中有關對待外國ADIZ的規矩,是這樣寫的:「美國概不承認任何臨海國家對外國的不準備進入其領空的飛機的ADIZ操作要求;美國自身對不準備進入美國領空的外國飛機亦不作此要求。相應地,美國軍用飛機若不準備進入別國領空,就不會向對方確認身份,亦不會按照別國的任何ADIZ要求操作,除非美國政府事先具體允諾」【註3】。

前日美軍的兩架B-52重型轟炸機,不僅飛進北京新公布的ADIZ範圍,還在釣魚島上空掠過。昨日的北京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及北京對此有何反應,發言人的答案是:「美軍飛機該日下午11時至1時22分,沿東海防空識別區東部邊緣南北飛行,位於釣魚島以東約200公里活動。中國軍隊全程監視、及時識別,判明美方飛機類別」。如果兩國都說了真話,則美機只可能是在當日下午11時至1時22分之外的時段飛越釣魚島的,而北京方面的雷達沒發覺,又或者發覺了,但「不好說」。似乎,負責策劃東海ADIZ的官員不知道美軍的上述規矩,未做到《孫子兵法》裏說的「知己知彼」;於是,只能在人家宣布已經入侵了之後,反而強說人家沒有入侵,為自己的不作為解套。這就有點丟臉。筆者估計,以後美軍軍機闖入東海ADIZ,必定飛越釣魚島,使之成為慣常行為,北京就更難對付。

其實,除了美國之外,日本和韓國都已聲明不會按北京的ADIZ要求辦事。因此,順從北京的要求的,只會是一些並不對北京構成威脅的小國。如果北京不動用武力驅趕美、日、韓三國的飛機,而只要求小國聽命,就等於在世人面前承認自己欺善怕惡。如果此時決定放棄對所有國家的要求,那就要鬧笑話。騎虎難下,如何是好?下一步設置南海ADIZ,一樣會遇到同樣問題,與南海諸國的關係怎樣處理?

馬英九如何反應

看來,北京並沒有周全考慮設置ADIZ並嚴格執行的各種代價。所謂代價,還有其他方面的。

首先,代價指執行成本。日本為執行其ADIZ任務,在全國各地建造了28座大型強力精密雷達監控基地,單就琉球群島便有4座,其中一座在宮古島,離釣魚島只二百公里,附設有空軍基地。美國的ADIZ支援硬件就更多,光是東部ADIZ系統內的雷達站便有178座,還有AWACS預警機、八座空軍基地、海岸線上星羅棋布的導彈基地。筆者不知道大陸沿海有多少ADIZ支援硬件,但從報道看,北京上周六成立ADIZ之後,已「派了兩批次飛機巡邏一遍」;幾十萬平方公里的海面,如此巡邏有若海裏撈針,除非北京並不打算把ADIZ搞得滴水不漏,只不過希望產生某種程度的阻嚇,否則如何足夠?

還有,就是應否強力執法對付拒絕合作的大國?「不惜一切」強行執法,與之發生衝突而在所不惜,說來好聽,代價太大,是頭腦發燒厲害的典型「強國論壇友」想法。設想,進入ADIZ的美國飛機,99.99%不是要入侵領空,如果執法因研判錯誤而發生衝突、衝突升級釀成區域戰爭,而戰爭發生在自己家門口,離美國領土卻千萬里,誰吃的虧多?

再就是對台灣的影響。馬英九此次反應,大體跟隨美、日,但遲遲未說明台灣軍機會否按大陸ADIZ要求辦事、會否效法日本禁止民航機聽從北京指令,因此招來「賣台叛國」的指摘。美國乘勢要台灣在此事上歸邊,亦必會給他壓力。馬的總統威望已所剩無幾,如何抵得住?歸邊,日本的日、韓、台聯成一線的目的便達到。不歸邊,民進黨攻擊國民黨又多一口實,後者下一回大選敗數又增幾點。

最後提兩個技術問題。

北京關於ADIZ的官方公布,列出了該ADIZ沿線各轉向點的經緯度,又出示了一張示意圖。不過,這不夠專業。通常把地球(球體)表面資料投射在平面圖上顯示出來,最普通的方法,就是麥卡托投影法(Mercator's projection)。以此法製成的地圖,兩點連線稱為等角線(或恆向線;rhumb line)。但是,一般航空、航海,若沿等角線從一點走到另一點,距離並非最短;最短的走法,是沿着兩點之間的大圓(great circle)弧線,因此,若用一組轉向點的經緯度表示ADIZ的話,應該標明每相連兩點之間的是等角線還是大圓弧線,以免混淆,引起不必要的國際紛爭【註4】。

另外,就是如果進入ADIZ的飛行器因某些原因(如器材失靈)不按要求辦事、不進行無線電通話的話,執法飛機如何向對方示意或示警、對方應如何回應,都必須詳盡說明(如搖翼、亮燈等)。如果要進行逼降,指示與回應動作,都相當複雜,不說明不行【註5】。這些資料,北京的官方文件裏都欠缺了,也是不夠專業。

戲還在演,希望上述資料對大家了解事情的發展有幫助。

作者為《信報》特約評論員

【註1】上兩段有關日本的資料見http://the-japan-news.com/news/article/0000826330;有關台灣的資料,見http://russellhsiao.wordpress.com/tag/adiz/,及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front/archives/2010/06/26/2003476438。

【註2】美國資料見康奈爾大學法律網http://www.law.cornell.edu/cfr/text/14/99/subpart-A;澳洲資料見http://www.bobtait.com.au/vfg/index.html#331/z。

【註3】見http://www.usnwc.edu/getattachment/a9b8e92d-2c8d-4779-9925-0defea93325c/1-14M_%28Jul_2007%29_%28NWP第二章2.7.2.3節

【註4】美國列出ADIZ線各轉向點經緯度數據之前,先有這個說明: http://www.law.cornell.edu/cfr/text/14/99.41。

【註5】例如,見【註3】提供的澳洲資料;或美國軍方資料:https://www.faasafety.gov/files/gslac/library/documents/2011/Jan/49877/ADIZ%20TFR%

.END

私樓租金連跌兩月 - 鄭配珈


私樓租金連跌兩月 - 鄭配珈 雅虎財經 2013nov28

http://hk.finance.yahoo.com/news/%E6%A8%93%E5%B8%82%E7%9F%AD%E6%89%93-%E7%A7%81%E6%A8%93%E7%A7%9F%E9%87%91%E9%80%A3%E8%B7%8C%E5%85%A9%E6%9C%88-220000275.html

近日樓市焦點集中於一手新盤之上,令二手賣買及租賃成交雙雙下跌。由於租賃旺季已過,加上政府未肯「撤招」,部分業主紛紛轉賣為租,在租盤增加卻未能消化的情況下,租金因而受壓。不過,由於上半年租金已累積一定升幅,所以全年計,租金也只是累積升幅收窄而已。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最新樓價指數,連升四個月走勢告終,九月按月下跌百分之零點三。而從美聯(01200)樓價走勢圖可知,九月以實用面積計算的平均呎價按月回落約百分之零點四,而最新十月數字進一步續跌百分之零點三,至平均每呎約九千零三十九元,以過去兩個月累計,合共下跌約百分之零點七。

樓價下跌,租金亦難免回落,但由於之前累積一定程度升幅,加上租金回落速度較樓價慢,所以今年首十個月租金仍錄得累積升幅。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據美聯租金走勢圖十月以建築面積計算的私樓平均呎租,錄約二十二元七角九仙,按月再輕微回落約百分之零點一,連跌兩個月,累積減幅約百分之零點三,導致租金累積升幅收窄至約百分之二點三。

其實,隨暑假傳統住宅租務旺季完結,租賃需求減少,是租金有所下跌的原因之一。與此同時,住宅租售比率亦因此而回落,以美聯物業促成的住宅租務及買賣個案作計算,近數月住宅租售比率持續回落,連跌三個月,至十月的百分之五十九點一。

升幅持續收窄

而自政府於今年二月下旬推出雙倍印花稅(DSD),連同之前的額外印花稅(SSD)及買家印花稅(BSD)的局面下,令住宅買賣大幅減少,導致租務佔總成交的比率,曾一度升穿六成,並於此水平高企,當中六及七月租務旺季,更達至百分之六十七。然而,即使近數月租務需求回落,惟目前樓市受負面氣氛籠罩下,住宅買賣市場實際已萎縮不少,因此租售比率下跌的幅度未見得十分明顯,十月數字仍逼近六成。

至於十月私樓租金進一步下跌,帶動年內累積升幅續收窄,首十個月錄約百分之二點三升幅。以美聯促成的租務個案計算,今年十月及去年十二月同一屋苑同座同室而樓層不同的單位作比較,個別個案升幅輕微。例如麗港城十三座中層C室,十月以月租約一萬四千五百元租出,與去年十二月同座同室的低層單位月租約一萬四千元相比,十個月後樓層較高的單位僅僅多五百元,即約百分之三點六。

另外,珀麗灣三十座高層A室,上以租金約一萬三千元租出,比起去年十二月份低層單位月租一萬二千八百元,亦只不過高約百分之一點六。至於杏花十三座中層一室,上月以約一萬五千元承租,月租與約十個月前層數較低的中層單位一樣維持不變。

.END

复旦大学投毒案上海开庭 - 新京报


愚人节投毒“整人”拿生命开玩笑? 2013-11-28 02:30:39  新京报 

  据报道,复旦大学投毒案昨日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在法庭上,被告人林森浩表明投毒动机,是为了愚人节整黄洋,没有预料到会致死。

  明知药物有毒害,却选择投毒的方式来“整人”,这再怎么辩白,也不能说是愚人节的玩笑,谁可以拿生命来开玩笑?作为医学“高材生”,将医理知识学以致用到了害人邪道上,委实叫人唏嘘。这纵属个案,也不失为生命教育缺失的一个掠影。

  真正的生命教育,就该从“防祸患于忽微”着手,告诉学生自身有什么权利,如何保护自身的权利,同时不能伤害他人的权利,而如果学生有侵害他人生命的行径,必须严肃处理,避免给学生错觉——这样没事。

  只可惜,在对学生的权利教育和规则教育上,我们一直很匮乏。这种匮乏,体现在教育细节践行中:比如说,学生该如何恪守权利边界;在日常相处中,对故意或无意识地伤害他人之举的约束规则,也至今未彰。这方面教育缺失的结果,就是导致校园伤害事件频发,学生处理同学间的矛盾,也动辄采取暴力手段,而不是通过合法、理性的途径。

  另外,教育部门、学校没有充分地利用校园伤害案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很多时候,是视其为丑闻,总想加以掩盖,而其实,公开处理校园伤害事件,既是对当事人负责,同时也是对其他师生的教育——从身边的案例中,分析事发的原因,也让学生们引以为鉴,加强防护。也正因有投毒案未破的先例,在复旦此案中,林森浩才会有侥幸想法。

  林森浩投毒的真实动机还需司法机关调查,但其造成的伤害已不可逆转。对于其愚人节的“整人玩笑”,不管是否属实,都不能当“玩笑”对待,对于大学生、“高材生”的生命意识淡漠,精致地设计伤害他人的行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深刻反思,补上教育的缺角,以避免类似悲剧的重蹈。

  □熊丙奇(学者)




4月1日—11月27日:复旦投毒案两个破碎家庭的241天  早报记者 李燕 邬佳文 张婧艳   发表于2013-11-27 07:30

http://www.dfdaily.com/html/3/2013/11/27/1090279.shtml

今年4月发生的复旦投毒案,改变了两个家庭的命运。

■ 今日在市二中院开庭审理 林森浩被诉故意杀人罪

■ 黄林 两家将在法庭上首次相见 林家半年多来首次见到儿子林森浩

昨日,黄洋的父亲黄国强正在乘地铁去律师事务所的路上,他将参加今日的庭审。早报记者 杨一 图

4月17日,广东汕头,林森浩的母亲坐在林森浩曾用过的书桌前痛哭,抽屉中放满了他曾得过的奖状。 寇聪 早报资料

黄洋

  1985年出生,四川自贡荣县人,家中独子。

  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耳鼻喉科专业。(曾拿到奖学金直研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五官科医院耳鼻喉科学习)2013年考取博士。

  2013年4月16日15:23,因喝饮水机里的被投放有毒物质N-二甲基亚硝胺的水,经抢救无效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林森浩

  1986年出生,广东汕头人。

  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高考时以780多分的高分考入中山大学。2010年,免试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研究生。)

  2013年4月12日,在复旦投毒案中,林森浩被警方基本认定存在重大犯罪嫌疑,被刑拘。

  今年4月发生的复旦投毒案,改变了两个家庭的命运。一方天人永隔;一方身陷囹圄。今天,林森浩涉嫌故意杀人案将在上海市二中院开庭,这两个家庭将在法庭上首次碰面,林父林尊耀及林弟将见到分离近半年的家人林森浩。

  4月1日,复旦大学医学院2010级在读研究生黄洋饮用寝室饮水机的水后现中毒症状,被送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其后因急性肝损伤抢救无效,于4月16日去世。

  4月19日,黄洋室友林森浩被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提请逮捕。警方称,林森浩因生活琐事与黄洋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于3月31日中午,将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内。

  林、黄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真相又如何?这些谜团将随着法院的公开开庭而逐渐清晰。

  近日,黄、林两家陆续抵达上海,分别讲述了事发至今两个家庭破碎的生活。过去的241天,对两个家庭来讲,都是一样的度日如年。

开庭之前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11月20日,“4·1”复旦大学饮水机投毒案死者黄洋的父亲黄国强,通过电话在从律师处听闻11月27日案件即将开庭后,长舒一口气,“这半年多来,我们就等着这一天。”

  事发半年来,为了照顾妻子杨国华,黄国强暂时停止了在荣县中学寝室管理员的工作,一家人靠着黄国强的1400元退休工资度日。

  黄国强说,为了儿子的案件早日开庭,一家人五次赶到上海,只为还儿子一个公道,“4月17日,有律师听说这事后愿意无偿帮我,这是我4月3日第一次来上海后比较放心的事情。”

  “事发至今,我们家没睡过一个好觉。”黄国强说,妻子杨国华在家中想起儿子眼泪便止不住,“她(杨国华)在家里要么通过手机游戏,要么通过在街上兜兜逛逛打发时间,不然(想到儿子)就是哭。”

  黄国强处理黄洋后事期间,想到儿子的遗体还躺在殡仪馆里就无比难受。“我一直教育他为人要心胸开阔,不要只重眼前利益。但怎么还是会发生这种事?”4月1日至今,总计241天过去,黄国强在谈到儿子的离世时,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11月25日17时,黄国强第五次来到上海,这次同行的还有杨国华和黄洋的大姨杨金华。他们住在一个家庭旅馆内的单间,每日缴100元的租金。

  “我们买了打折机票来的。”黄国强说,希望案子的审理能够公开公正,“等事情结束,就将黄洋的遗体火化。”

  早在黄国强第五次来上海之前的11月9日中午11时许,他“杀子仇人”林森浩的父亲林尊耀独自一人从广东汕头潮阳区和平镇的家中出发,前往1公里外的车站,这里可以扬招到从汕头到上海的长途大巴。

  林尊耀兜里揣着家里几乎所有的现金2000多元。行李包里还有一样比钱更重要的东西,那是林尊耀收集的可能对林森浩案件有帮助的所有材料,至少在林尊耀看来是有帮助的。

  经过20个小时的颠簸,林尊耀第五次到上海。他熟门熟路地走到长途汽车站附近的一家小旅馆,“涨价了,以前60块一个晚上,这次要100块”

  抵沪后数日内,林尊耀一直奔波于儿子代理律师的事宜。那时,他并不知道林森浩投毒案将于11月27日开庭,只是想把这些“重要”材料拿给代理律师。“律师基本没看,说材料不重要。”说起这个,林尊耀显得无助。随着开庭日期的公布,林尊耀的归期也延后到11月28日,“开完庭就回去,没钱了。”

  林尊耀在电话里拒绝了大女儿和小儿子到上海的请求。“哎!我本来打算瞒着家里人,除了大女儿一个都不告诉,哎!但小儿子从网络知道了消息并且借钱订了机票,今晚(26日)就到(上海)哎!”林尊耀连续哀叹了3声才把一句话说完整。

  事发后,这个58岁的瘦小农民一直希望独自处理儿子的事情,尽量瞒着妻子和其他儿女,让他们的生活正常。

案发之后

  黄国强在儿子中毒身亡后第一次来上海,还是在今年4月。

  当时,他和家人一直不相信引以为傲的儿子就这么走了。那是一段至今想起仍万分痛苦的上海之行,他们每日不知该如何面对事实,食不知味,睡不能安。他们想知道林森浩为什么杀了儿子,也想知道杀人的毒药是从哪里来的,到底是购自网上还是来自复旦大学的实验室。

  由于黄家经济困难,一些复旦学生和热心网友知道后,自发给黄家捐款,而在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后,黄家决定于5月15日先行返回老家。

  几乎和黄国强第一次来上海的同一时间,今年4月16日,林尊耀生平第一次来到上海,那时他心急如焚,因为儿子林森浩的电话已一天无法接通,而来自学校的消息称林森浩涉嫌犯罪,情况严重。

  彼时,林尊耀并不知道儿子林森浩涉嫌杀人,而受害者黄洋已经过世。即便如此,他还是选择了速度最快的飞机,这也是他58年里第一次乘飞机。“满脑子都是儿子,飞机什么样都没注意”,林尊耀说,此后,他几次到上海都选择了长途大巴,因为大巴只要340块,而机票价格则无法预料。

  “第二次来上海的时间就比较长,主要是处理黄洋的后事。当中黄洋92岁的外公知道事情后心脏病发住院了,住院当天就下了病危通知书。”黄国强回忆起第二次来沪的日子,语气很低沉。

  从5月18日到7月22日,黄国强与家人一直在上海,除了整理黄洋留下的东西,就是和律师联系。

  对于如今的嫌疑人林森浩,黄国强的记忆比较清晰,“我第一次到上海,住在黄洋的寝室当晚遇到他,还问他和黄洋的关系如何,我记得他说的是‘还不错’。”

  黄国强说,“现在事情由警方处理,我对他没有偏见,只是很气愤。”黄国强说这话的时候双手不停颤抖,“事情发生后到今天,手一直会这样抖,医生说是帕金森,但我觉得只是太激动了。”

  黄洋的家位于四川自贡一个农贸市场的家属楼内,家楼下的一位商贩对早报记者表示,黄洋学习成绩好,是楼里很多孩子的榜样,对人有礼貌,和邻居见面总是热情地打招呼,黄洋的姑姑说,事发之初,全家人都瞒着奶奶,对于侄子的遇害,她表示无法理解。

  杨国华说,黄洋作为家中独子,凭借自身努力获得同学老师好评,眼看毕业将迎来不错的工作机会,经济拮据的家庭也以为生活即将好转,“我真的受不了这样的结果。”

伤心的父母

  身在四川的黄国强和杨国华夫妇受不了儿子过世的结果,而远在广东的林尊耀夫妇同样也不能接受儿子成为杀人嫌疑犯的事实。

  与黄国强夫妇共同分担丧子之痛不同,林尊耀至今仍瞒着病重的妻子,独自承担儿子带来的痛苦和自卑。

  早在2012年,林森浩的母亲突发心脏病,两次入院,治疗后需要每天服药,持续至今。林母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识字不多。病发前,林母拉着夹板车四处收一些废品,林尊耀和二女儿则在家看着10平方米不到的一个卖矿泉水和日用品的杂货铺。林森浩研究生以来就不用家里给钱,因此这些收入可以维持林尊耀3人生活并小有结余。林母病发后,收入锐减、医药费增加,一家3口仅能勉强维持生活。

  即便如此,今年4月前,林家在和平镇是极有盼头的一家。林尊耀3个女儿2个儿子,他说大儿子林森浩已经签约广州最好的医院之一,前途大好;林森浩的弟弟在珠海某大学就读,阳光开朗;3个女儿中2个已成家立室,都在当地中学教书。

  林家二楼的一间房是林家的骄傲。房里只有一排书桌和几个纸箱,架子上陈列着医学书籍、抽屉里有林获得的不少奖状证书、玻璃下压着林森浩的毕业照,桌上放着他曾做家教时学生家长送给他的礼物。

  在姐姐们的印象中,弟弟的青春期很懂事、很孝顺,没有一般孩子的叛逆。林森浩优异的成绩和内向的性格并没有让家人操心。

  谈到儿子的优秀,林母哭着坐在地上,她一次又一次地抹着眼泪,嘴里重复着当地话,哭一会儿,她就要喘几口气,她的心脏不好。这也是林父当时和林森浩商量学医的原因之一。

  但若不是被保研,林家也不会让他读研,因为家中负担不起。

  在父亲眼里,林森浩是一个乖孩子,从小到大刻苦学习、孝顺顾家、乐于助人,“从小在班里都是干部,研究生就不要家里给一分钱,妈妈生病还寄回家2万块,2008年汶川地震他主动捐了800块,经常义务献血。”

  按照林森浩的原计划,他在毕业后打算回广州工作,虽然他更喜欢上海的环境,但为了方便照顾父母还是选择离家更近的地方。

  林森浩出事后,为了防止妻子心脏病发,林尊耀只敢透露儿子出了些事。以往,林森浩每10来天会往家里打次电话,全然瞒住是不可能的。“幸好我爱人不识字,电视字幕看不懂,她现在就知道儿子出了点事,在看守所,并不知道(杀人的)事情。”林尊耀说。即便这样,一提起大儿子,林母总是哭。

被改变的家庭

  无论接受儿子离去的结果与否,黄国强是家中还算理智接受事实的人。

  黄洋的外公、母亲、大姨在开庭前夕,说得最多的就是“杀人偿命”,只有黄国强表示,“一切等审判结果出来之后再说。”

  为了今天的审判,黄国强于8月15日第三次来到上海,这一次,他是一个人,他想看看负责投毒案的上海市检二分院何时能正式将案件移交法院。不过,“当时没什么结果。所以后来我很快就回四川了。”

  那段时间,林森浩的家庭同样沉浸在悲痛和等待之中。林森浩成为杀人嫌疑犯,不只给家人带来感情折磨,已切实影响到家庭成员的未来。

  今年6月,因为林森浩一事,家里积蓄全部花完,林母曾打算让正读大学的小儿子辍学打工,提前赚钱。“我实在不好意思开口,怎么说?”林尊耀低下头。虽没有辍学,但哥哥林森浩的事件显然对这个21岁的年轻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我小儿子很开朗的,以前打电话都嘻嘻哈哈的,这个事情以后,给我打电话经常语重心长地叫我保重,还语带哽咽,再也不说学校里的其他事情”,林尊耀说,他总是叮嘱小儿子不要和学校同学说哥哥的事情,但网络这么发达,消息总是传得很快。

  林尊耀并不知道,儿子在学校里是否因此遭受白眼甚至是唾弃。不过,乡邻和部分好心的网友是4月事发后,林尊耀极其感激的。在拒绝多位网友的热心捐款后,林尊耀的手机被充值了好几百元。

  由于案情复杂,9月15日黄国强和家人第四次来到上海。当时,相关部门致电黄家,希望对黄洋遗体再做尸检。这一次,黄家人无论如何都不同意。杨国华说,“儿子走得悲惨,如果再在他的遗体上动刀子,实在不忍心。”

  黄国强起初和妻子的想法一样,但在听了律师和其他法律工作者的意见后,他同意了二次尸检,他说,“只有尸检能够让事件更早一点水落石出,所以我们一家还是勉强同意。”

  黄国强此后在宝兴殡仪馆见到了儿子的遗体,“很难受。”

  第二次尸检后,10月30日下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表示,市检二分院对嫌疑人林森浩的公诉已被该院正式受理,公诉方指控涉案人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法院称择日公布庭审排期。

  11月15日左右,林尊耀从火车站旁边的小旅馆搬到了上海市郊的一处民宅,“一个好心网友帮我安排的,到底是免费还是他已经给了钱,我并不清楚。”。数日前,林森浩小时的玩伴也在林尊耀到达上海后数日赶到上海,照顾林尊耀。

  对于今天的庭审,林尊耀既期待又害怕。2013年春节假期结束,儿子从老家返回上海之后,两父子再没有见面。2013年清明节前几天,儿子和家里通了最后一次电话,电话里林森浩安慰母亲说“明年(清明节)我就能回家扫墓了,你身体好就一起走一走,运动运动”。然而,这一切都变得那么遥远。今天,对于林森浩来讲,生死攸关。

  “就能见一面,话都说不上一句,”说起今天的会面,林尊耀欲言又止,“法院有纪律,开庭不能交谈也不能喊话。”

  至今,林黄两家并未谋面。今天的庭审,是两家的初次见面,如何面对黄洋家属,林尊耀并没考虑过。“他们没见过我,不一定认识吧,除非有人介绍。”林尊耀坦言,如果儿子真的做过(这事),他愿意尽一切所能补偿、赔偿,虽能力有限。

案发至今

  4月1日

  ● 黄洋饮水一小时后,因“恶心、呕吐、伴高热”入院。

  4月2日

  ● 黄洋无好转,继续住院。

  4月3日

  ● 黄洋被诊断为“急性肝衰竭”,神清,生命体征平稳。

  4月4日

  ● 黄洋出现两侧鼻翼流血。

  4月7日

  ● 黄洋烦躁,意识不清,须药物镇静。腹部B超显示,脾脏稍大,少量腹水。医生在病例上写道“病情复杂,现在方向不明”。

  4月9日

  ● 有人以匿名短信方式提醒黄洋师兄,注意N-二甲基亚硝胺,周边有人常在用。

  4月11日

  ● 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报案。警方通报在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有毒化合物。

  4月12日

  ● 警方基本认定同寝室的林森浩存在重大犯罪嫌疑。林森浩被刑拘。

  4月16日

  ● 黄洋经医院抢救无效去世。警方透露:投毒案正在审讯中,嫌疑人动机尚不明晰,案件侦破“远未结束”。

  4月18日

  ● 黄洋的父亲黄国强与律师刘春雷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并由其代理媒体的采访。

  4月19日

  ● 上海市公安局公布: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林森浩。

  4月25日

  ● 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犯罪嫌疑人林森浩依法批准逮捕。

  7月31日

  ● 黄洋的父亲黄国强接到上海检察机关的电话,提醒他案件材料已移交上海检察机关。

  10月中旬

  ● 黄洋的父亲黄国强来上海配合检察机关调查。

  11月21日

  ●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开庭公告,被告人林森浩的案由是“故意杀人”。

  11月27日

  ● 林森浩涉嫌故意杀人案在上海市二中院开庭。黄林两家在法庭上首次见面。

录入编辑:任凭




人民大学招就处处长海关被截获 被曝涉案数亿元  2013-11-27 12:29:31

摘要:消息称,蔡荣生持假护照从深圳闯关,欲赴加拿大被截获,其已交代招生等问题涉案金额达数亿元。

蔡荣生 资料图片

  今天上午,《法制晚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宣传部了解到,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因招生问题被调查。

  近日有消息称,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持假护照从深圳闯关,欲赴加拿大被截获,其已交代招生等问题涉案金额达数亿元,校长前秘书胡娟被免职协助调查。

  今天上午,记者致电中国人民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证实了蔡荣生“出事”的消息,但否认其“潜逃国外”的说法。

  关于蔡荣生的具体问题,该工作人员称“不清楚”。

  今天上午,《法制晚报》记者致电中国人民大学纪委副书记王建,她证实了蔡荣生确实在深圳海关被截获,目前正在接受调查的消息。

  王建说,目前学校在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关于蔡荣生涉案金额,以及胡娟等人的问题,需要等待学校宣传部的统一发布。

  记者上午从海淀检察院了解到,目前该院并未受理蔡荣生的贪腐案件。“有可能是涉案金额巨大,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致电北京市检察院,但该院尚未给记者答复。

“两年多前我就认定,中国人民大学的自主招生肯定会出问题。”记者注意到,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任教授的张可云公开发文称,高校行政化背景下的自主招生是毒瘤。

  上午,张可云告诉记者,人民大学的权威人士曾告诉他,有人向蔡荣生“通风报信”,称其正被相关部门调查问题。

  他说,大概是五六天前,蔡荣生到深圳准备潜逃国外,在深圳海关被抓。

  “据我了解,现在该校被调查的还有其他人。”张可云说。

  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新任处长上周已上任

  据新华社中国网事,人民大学新闻中心27日称,学校目前没有接到任何部门的正式通报,但学校招生就业处新处长上周已任命并开始主持工作。蔡荣生相关事
件如有确切消息,学校将再向社会通报。

  【蔡荣生简历】

  1965年4月出生

  198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7年至1989年 长春一汽集团工作,任助理工程师

  1992年至2003年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组织、指导、管理、协调工作

  2003年至2013年11月 任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处长、党委武装部部长

.END


Wednesday 27 November 2013

Sarfraz Manzoor talks to ex-Muslims - BBC Radio 4


Sarfraz Manzoor talks to people who have decided to leave Islam and become ex-Muslims.

http://www.bbc.co.uk/programmes/b03jb3n5


On now BBC Radio 4 Listen live Started 11:00 BBC Radio 4 - Duration: 28 minutes
First broadcast: Wednesday 27 November 2013


In a London pub a group are getting together to plan a stand up comedy night. All of them describe themselves as being an 'ex-Muslim'. But is there really anything funny about leaving the faith?

Sarfraz Manzoor meets the group and hears the stories, which on the face of it don't sound like comedy material. Some of the members say they have been threatened with violence and others have been disowned by their families, losing all contact with them. Some haven't actually told their families and live a difficult double life, going to the mosque one day whilst quietly attending the ex-Muslims club the next.

Just how dangerous is it to say you have left the faith? And what drives these young people away from Islam in the first place? Sarfraz Manzoor looks at some sensitive issues around being a Muslim - or not - in 21st century Britain. 

.END

向百分一富人增稅,改善兒童教育, 低收入家庭住房 - 紐約新市長布拉奇奥


紐約新市長 - 傅鏗 蘋果日報 2013年11月27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82%85%E9%8F%97/art/20131127/18525190

11月5日紐約市民以壓倒性優勢選出了一位新市長──比爾.德.布拉奇奥。他得票72%,比對手多了將近50個百分點,創了紐約市歷史上新市長得票率的紀錄。令人更為振奮的是,德.布拉奇奥是一位著名的進步派人士,也即美國左派人士,許諾向紐約百分之一的富人(年收入50萬以上)增稅,用來改善學前兒童的教育;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制止警察隨便搜查人的政策;以及改善紐約市的公共教育,給所有人都提供平等的機會。這些普通的自由派主張看上去一點都不算激進,但德.布拉奇奥在競選中那種向「不平等宣戰」的勢頭卻讓人聯想到兩年前也是在紐約街頭興起的「佔領華爾街」運動,仿佛那場運動在有如旭日初升的德.布拉奇奥這位政治新星身上有了某種回應。

在身份政治大為盛行的今日美國政壇上,德.布拉奇奥擁有一些他的政敵難以想像的優勢:這位身高1米96的巨人的母親來自意大利,父親則是一位來自德國的經濟學家,但他九十年代初在黑人市長迪金森政府中工作時,卻有緣和一位黑人同事和作家結婚,生下一對混血兒女。德.布拉奇奥本人認同於意大利之根,自己在中學時便改用了母親的姓,給兒女也起了意大利人的名字,兒子與意大利最有名的詩人但丁同名。讀高中二年級的但丁理着一個非洲人的大蓬頭髮型,夏天裏父親在電視上做了一個競選廣告,據說是起到了關鍵作用。廣告播出後,德.布拉奇奥在民主黨初選中的得分一路飆升,最終初選一次性便擊敗了七、八位資格更老的民主黨選手。在11月5日的終選中,96%的黑人都投了德.布拉奇奥的票,比1989年黑人市長迪金森在黑人中的得票率還高了五個百分點!

在紐約市,民主黨選民與共和黨選民的比率本來就是六比一,共和黨竟然能在紐約主政長達二十年之久,本來已經是一個奇迹了。選民的逆反心理也決定了此次共和黨大多數會敗北,但是今年年初的時候卻誰也沒有想到一個資歷不高的德.布拉奇奥會在市長競逐中勝出,也沒有想到他的進步派「反不平等宣言」最後會是他的政治資產,更沒有預料到這種為美國窮人吶喊的「反不平等」啟示會取得壓倒性的勝利。現在很多政治分析家都在提問,德.布拉奇奥是否代表了美國全國政治的未來?共和黨中的茶黨在美國國會中要脅全國國民,不惜關閉政府,讓國家破產,也不願讓美國低收入家庭多享受一丁點醫療福利。共和黨中的極端派多年來的一系列反福利政策措施無疑也讓美國年青人和少數族裔感到極度反感,增强了他們的逆反心理。這種心理本來就是「佔領華爾街」運動的重要起因。

筆者祝願德.布拉奇奥的政治前程遠大,祝願他在市長任內取得有目共睹的「反不平等」政績,將來能夠成為紐約州長,乃至美國總檧,有如林頓.約翰遜一樣的又一位政治强人。歷來就是時勢造英雄,古今中外皆然。在美國的政治背景下,不妨略微改用中國的兩句古詩說:「江山代有奇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

傅鏗


港大調查 特首民望再破新低 - 蘋果日報 2013年11月27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127/18525835

特首梁振英的評分跌至40分,繼續面對信任危機。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特首梁振英的民望繼續直插谷底。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公佈,梁振英最新評分為40分,破其出任特首以來的新低,香港市民反對他出任特首的比率達61.4%,繼續面對信任危機,82%年輕人反對梁振英出任特首,支持比率僅餘7%。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於本月14至21日,訪問了1,026名香港市民,發現梁振英的支持度評分繼續下跌,最新評分僅餘40分,再次創出歷史新低。整體支持他出任特首的比率維持在22%,反對率則高據61%,支持率淨值輕微回升2個百分比,至負39個百分比。

相對首任「腳痛」董建華上任六年後,前任曾蔭權在離任前一個月,才創出40分的評分,梁振英成為回歸16年以來,首位特首只花了短短17個月時間,以最快速度創出40分的低民望成績。

82%年輕人反梁

政府表現方面,滿意比率只有21%,較上次調查跌4個百分點,不滿意率維持52%,滿意率淨值為負31個百分比。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認為,整體而論,特首民望下跌有放緩迹象,但繼續面對信任危機。

是次民調於中大學生鄧敏琳公開面對面要求梁振英聆聽民意、直指發牌事件不公義後開始進行,無獨有偶,民調交叉分析受訪者背景,發現82%的18至29歲年輕人,反對梁振英做特首,支持率只有7%。30至49歲的市民則有62%反對梁做特首,50歲以上的反對率亦達52%。換言之,每個年齡層均有一半以上的人反對梁振英做特首


.END

哀哉基本法 - 區家麟


港大調查 特首民望再破新低 - 蘋果日報 2013年11月27日


■特首梁振英的評分跌至40分,繼續面對信任危機。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特首梁振英的民望繼續直插谷底。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公佈,梁振英最新評分為40分,破其出任特首以來的新低,香港市民反對他出任特首的比率達61.4%,繼續面對信任危機,82%年輕人反對梁振英出任特首,支持比率僅餘7%。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於本月14至21日,訪問了1,026名香港市民,發現梁振英的支持度評分繼續下跌,最新評分僅餘40分,再次創出歷史新低。整體支持他出任特首的比率維持在22%,反對率則高據61%,支持率淨值輕微回升2個百分比,至負39個百分比。

相對首任「腳痛」董建華上任六年後,前任曾蔭權在離任前一個月,才創出40分的評分,梁振英成為回歸16年以來,首位特首只花了短短17個月時間,以最快速度創出40分的低民望成績。

82%年輕人反梁

政府表現方面,滿意比率只有21%,較上次調查跌4個百分點,不滿意率維持52%,滿意率淨值為負31個百分比。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認為,整體而論,特首民望下跌有放緩迹象,但繼續面對信任危機。

是次民調於中大學生鄧敏琳公開面對面要求梁振英聆聽民意、直指發牌事件不公義後開始進行,無獨有偶,民調交叉分析受訪者背景,發現82%的18至29歲年輕人,反對梁振英做特首,支持率只有7%。30至49歲的市民則有62%反對梁做特首,50歲以上的反對率亦達52%。換言之,每個年齡層均有一半以上的人反對梁振英做特首。




潘小濤﹕中國式假選舉將引入香港?明報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已清楚告訴港人,北京放開普選的先決條件:保證北京繼續變相欽點特首,方法就是採用中國式選舉制度

根據李飛講話,北京心目中的香港普選特首制度包括四部曲:報名、嚴控提名、投票、實質任命,其關鍵在於第二步的「嚴控提名」,而最後一步則是買保險,萬一前面的機制阻不了反共者當選,則以「實質任命」為最後殺。如何控制提名呢?

李飛說,以現時選委會四大界別方式組成提名委員會,且由提委會以機構整體提名產生正式候選人。換言之,無論提委會的委員聯署,還是公民聯署,最後都須提委會集體確認才能成為正式候選人。

以往的特首選舉,北京透過選委會去操控結果,若提委會組成方法跟選委會相同,意味北京可透過提委會繼續間接操控特首選舉。因此,實權掌握在負責篩選參選人的提委會。

中共就是用這種複雜選舉制度去操控國內的選舉。鄉鎮等基層人大代表也是直選,但當選的九成九是中共的人,除舞弊及用各種手段逼退獨立參選人,在確認候選人時也加入關卡。例如各選區都有候選人數上限,報名超額的就要由「選民小組」討論協商,以確定正式候選人;若獨立人士獲10人以上提名、當局又不能逼退,黨組織就可增派參選人至超額,再透過它控制的「選民小組」將獨立人士淘汰。

至於全國人大會議選舉國家主席、總理等,也要由大會主席團醞釀、提名,才能成為正式候選人,再交2000多名代表投票,而「主席團」當然由中共控制了。因此,中共透過篩選機制已可控制誰是候選人,變相控制了選舉結果。香港的假普選不就是這種假選舉的翻版嗎




區家麟﹕長官意志 龍門飄移 - 明報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中央要員訪港,見律政司長、見法律專家、見大律師公會,據說要交流法律,從法律觀點解說政制改革。開口閉口法律,事無大小《基本法》;好的,就讓我們看看《基本法》。

好些本地的「法律專家」直截了當謂:《基本法》裏,行政長官選舉辦法,沒有公民提名元素,所以公民提名違反《基本法》。如此詮釋,是雙重標準。

《基本法》條文寫得有彈性,如果「無寫就不能做」,那麼,人大常委副秘書長兼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訪港時,說的那些四字真言,如「愛國愛港」、「集體意志」、「機構提名」,《基本法》條文找不到,是否都違反《基本法》?年前人大常委頒令的「政改五部曲」,《基本法》裏影都無,密室僭建,又如何合法?

李飛試圖用《基本法》條文講道理,談「廣泛代表性」意思時,他說,將來的提名委員會和往日的選舉委員會的組成原則是相同的,《基本法》45條規定的「廣泛代表性」一詞,應當與附件一和人大規定的「廣泛代表性」一詞具有同樣含義。意指同詞應當同義,提委會應繼續由四大界別組成,「八九不離十」。

據此「同詞同義」之邏輯來檢視一下「機構提名」之說,中央認為,《基本法》45條寫明行政長官「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的目標」。寫的提名委員會是「會」,不是「委員」,所以一定是「機構提名」;好的,我們又看看《基本法》附件一第一條:「行政長官由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選舉委員會根據本法選出……」往日的選舉委員會提名行政長官,也是寫「會」,以往提名,卻從來不是「機構提名」。

又會有人說,那是因為中央根據「立法原意」的解釋,如果立法原意那麼重要,為何不一早寫成《基本法》條文?再說,「愛國愛港」什麼時候成為《基本法》裏的「法律要求」,又源自什麼「立法原意」?先不說何謂「愛」,如何用法律定義愛或量度愛等可笑問題;回溯「原意」,鄧小平早已提出「愛國者」的寬鬆標準,當年曾持續討論,明知政治要求不能納入法例條文,成為「法律要求」,這是大眾所理解的「原意」,為何現時又不按鄧小平的原意行事?

雙重標準 自欺欺人

這些自打嘴巴式的任意詮釋,信口開河,只許京官僭建,把《基本法》搓圓按扁,如細路玩泥膠,體現的是長官意志。

李飛強調,機構提名要體現提委會的「集體意志」,明顯要為高門檻篩選鋪路,卻又說「被提名權、被選舉權沒不合理限制」。「沒限制論」之荒誕,在沒限制你報名,卻由一群人上人先決定人選,才讓市民選,這叫真普選?說好了生果任擇,卻只有榴槤與爛橙,這叫有選擇?

是否「真普選」,準則很簡單,若「機構提名」下,由一群小圈子人上人,篩走了任何高民望,或往日普選中得到有力支持的派別所屬人士,都屬不公正不公平的偽選舉。

以法律觀點包裝長官意志,如此政改討論,雙重標準,自欺欺人。權貴們何妨老老實實赤裸裸告訴香港人,這場球賽,界線是我劃的、球例是我訂的、龍門任我來搬;學習尊貴議員謝偉俊名句:「政府有權把龍門由大球場搬去尖沙嘴。」中央政府有權把龍門從香港搬到月球,再從月球搬回北京;瞬間飄移,扭曲變形,以法律服務政治,以政治玩弄法律,哀哉《基本法》

.END

存款利率市場化 - 周小川 / 易綱


周小川:內地醞釀存息市場化 - 星島日報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北京昨日舉行第三屆中法金融論壇,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趁機表示,中國外匯儲備歷來對歐羅高度重視,並持有不少法國政府債券。他論到內地金融改革時則指,中國正醞釀下一步的利率市場化,特別是存款利率方面,同時待條件成熟時更要取消QDII和QFII的資格和額度審批。

  周小川表示,中法兩國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和投資者目的地。現在,法國不僅對中國有直接投資,組合投資也愈來愈多。法國央行亦將通過向中國銀行間市場投資,來管理其資產。

  中國數年前已經開始通過QDII(及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參與國際市場的投資,其中包括投資法國債券,而中國外儲歷來對歐羅高度重視,同時中國也一向投資不少法國政府債券和其他法國債券。

  他指出,對中國而言,法國金融市場發達,著名的金融機構眾多,也是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重要參與者,相信中法的金融合作空間很大。

  此外,周小川在論壇上就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涉及金融改革部分作出多項解讀。他表示,在價格方面,要完善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形成機制,要拓展外匯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有序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間。即意味由市場供求力量更加主導外匯市場的平衡點,減少央行常態式的外匯市場干預。

  另一市場化的重點,就是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近期中國在健全市場利率定價方面正進行制度建設,目前還在醞釀下一步的利率市場化,特別是存款利率市場化。

  為此,當局需建立有關定價機制、報價機制,並完善央行利率的傳導機制等,以便中期全面實現利率市場化。同時還需進一步完善國債收益率曲綫和其他類似的基準利率體系,以便市場參與者有更明確的基準作為參考。

  他續指,在這些改革的基礎上,中國將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即要轉變跨境資本流動的管理,有利企業能以更低成本、更方便從事金融市場和投資貿易的各種活動,減少外匯管理體制中的行政審批,轉變為重視監測分析,由正面清單轉為負面清單。同時,進一步方便國內外投資者雙向開展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各項經濟活動。

  組合投資方面,要進一步擴大QDII和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主體資格,增加投資額度,條件成熟時要取消對QDII和QFII資格額度審批。


易綱:條件成熟時推存款利率市場化 - 香港電台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中國將在條件成熟時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條件包括要找到新的基準來代替央行目前的存款利率,新基準可能是上海同業拆借利率(shibor)或7天回購拆借利率。他說,當商業銀行完全習慣所有產品價格以 shibor 作定價基礎,當內部的資金核算以市場基準為主,基本上可以開放存款利率。

他又指,相關部門正制定存款保險制度的方案,條件亦基本成熟,可以抓緊推出存款保險制度。

至於人民幣匯率方面,易綱表示,要加快市場建設,提供更多產品,並增加人民幣匯率的彈性,使人民幣可以雙向浮動,形成一個充分彈性、雙向浮動及市場供求決定的匯率形成機制。他強調目前人民幣匯率已非常接近均衡水平。



納指轉型 科網泡沫難再現 - 經濟日報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納指兩次闖4000點比較

納斯達克指數繼13年前科網泡沫後,首次升穿4000關,但現時派息企業增多、估值合理,加上營運模式不明的「.com」新企銳減,令今次升市難言泡沫化。

納指周一開市一舉升穿4000點,雖然收市後勁不繼,但總算重見13年前高位。納指今年持續跑贏大市,升幅超過3成,壓倒標普500指數及道指的超過兩成,今次再遇里程碑,自然深化科網泡沫憂慮。

科網爆煲後 13年收失地

納指首闖4000點,正值1999年12月的科網熱高峰期,後來泡沫爆破,最近一次見此水平已是2000年9月的事。要用13年才收復失地,令部分市場人士驚歎當時的泡沫是被炒得如何誇張。

惟納指如今已大不同,首先是指數組成。1999年時,納指幾乎與科網劃上等號,尤其一眾以「注視率」及「點擊率」等含糊指標作招徠的「.com」企業受到盲目追捧,令市盈率炒至近30倍的高水平

醫療消費股 今主導升市

反觀今天,納指已不再側重於科網,如今年升市便由醫療及消費股作主導,而「.com」企業已消失得七七八八,換上一堆有錢賺、財政穩健的成熟科企,派息企業比例亦顯著上升;納指如今估值約為19倍,稱得上合理

蘋果便是反映納指轉型的好例子,坐擁龐大現金,去年起定期派息,由升勢急速的增長股過渡成價值股,就如微軟及思科等同行。

納指花上13年才重上4000點,也可看出今次升市並非狂熱。納指1999年10月首次升上3000點,不足兩個月便再升至4000點,其後用上49個交易日便衝上5000點,於2000年3月創下5048點的歷史高位。納指今次於去年3月重上3000點,卻花了足足20個月才升近4000點水平。

Raymond James Financial 首席投資策略師索特(Jeff Saut)形容今次升市並非泡沫,如今無論是估值或真實指標都合理得多,而且科網其實較其他板塊便宜。

不過,有分析指1999年是美股史上其中一次炒得太過火的泡沫,故將今次升市簡單地與之比較,得出沒有危機的定論並不可靠,最好是留意新股數目及回報等指標,才能判斷納指後市能否再上。



星撬國企新股搶港生意 - 星島日報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港交所(388)慶祝H股上市20周年之際,中證監與新加坡交易所結盟「贈興」。中證監昨日與新交所簽訂合作框架,容許中國註冊公司直接到星洲上市,打破香港獨霸國企傳統,正面衝擊香港的獨家優勢。市場估計,內地新股市場「停賽」接近一年,中證監此舉旨在分流「小H股」外出集資,疏導內地積壓新股。

  新交所昨日宣布,與中證監訂立「新股直接上市框架」協議,鼓勵國企到星洲集資。香港一直近乎雄霸國企境外上市生意,如今星洲加入戰團,可說正面衝擊香港的獨家優勢。

  根據協議,中國註冊企業只要取得中證監批文,以及符合新交所的上市規例,便可申請到星洲上市。中證監國際部主任童道馳表示,中證監支持有關協議,亦歡迎與新交所進一步合作,確立便利中國企業到新加坡集資的條件。

  早年已有不少中資企業到新加坡上市,但以境外註冊民企居多,因不用中證監事先審批。根正苗紅的中國註冊企業如要到境外上市,必須事先得到中證監批文,因此近年外闖的新股,全是境外註冊。環顧全球,只得香港設有「中國認可」的H股上市法規,容許國企在港集資。

  不過,內地去年已預告放寬國企「走出去」限制,頭炮是拆除H股「四五六」上市要求(即最低資產、集資額及盈利下限),便利「小H股」來港集資。同時,明言支持B股轉H股、甚至部署允許H股全流通等。

  國企「走出去」之路不斷鬆綁,留守A股市場集資的機會,卻未見蹤影。內地新股市場「停賽」接近一年,中證監以查數及改善市場質素為由,行政干預新股出台,以免A股繼續下沉。

  然而,每當有新股市場重啟消息出現,A股即受壓,令中證監進退兩難,不敢輕言放行新股上市。

  有投資銀行界人士指,中小型中國註冊企業數目異常龐大,即使放行新交所參與,香港的H股量未必銳減,情況如人民幣業務,「個餅這麼大,一個人做不完」。

  再者,國企外出的前設,始終要得到中證監批准,日後如有重型、具戰略意義的國企外出集資,如水力及鐵路等,相信在國家安全考慮下,香港仍是首選集資地。

  然而,市場認為中央向其他市場逐步開放人民幣和新股生意,反映內地正逐步減少對香港的倚賴,香港是時候居安思危,檢視本身的角色和價值。




如何說服別人?用故事代替數據 - DENNIS NISHI 華爾街日報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保羅‧史密斯(Paul Smith)有20分鐘時間向寶潔(Procter & Gamble)首席執行長及其經理團隊推銷新的市場研究技術,他的部門需要資金支持開發這些技術。作為寶潔市場研究副總監,史密斯花三個星期的時間準備了一份簡潔的帶30多頁幻燈片的推介方案。

會議當天,首席執行長雷富禮(A.G. Lafley)走進房間,向所有人打招呼,然後背向屏幕。整個演示過程中,他一直聚精會神地盯著史密斯,幻燈片一眼都沒看。

史密斯說:“我覺得可能我做得不是很好,因為他不像其他人一樣看我的幻燈片。”他還注意到其他經理似乎也不是很投入。他說:“直到後來我才發現,他那樣做是因為他對我說的內容更感興趣,而不是我的幻燈片怎麼樣。”

這次經歷促使史密斯開始改變自己做演示的方式。現在,他大大減少了幻燈片的數量,加入了大量的小故事,把演講展示變成能引起觀眾共鳴的故事,而不是生硬告訴他們哪些東西需要改變。結果,史密斯說,他在傳達自己的想法時成功率大大增加。他說,在隨後向雷富禮及其團隊做展示時,他們跟得更緊,提問變得更多,而且提供了更有價值的反饋。

就算有數字和社交媒體工具的幫助,員工在向同事、經理和客戶傳達想法時仍有困難。這就是為何聯邦快遞(FedEx)、金佰利(Kimberly-Clark)和微軟(Microsoft)等公司正在培訓高管如何講述能引起共鳴的故事,從而改善工作中的溝通。

職業專家說,這是比幻燈片更有用的一個工具。他們指出,講故事也可用於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向一個人還是100個人傳達想法都可以用。但要使故事講得更有效果,需要精心準備。

加州肯辛頓溝通顧問、《PPT演繹—故事化設計》(Beyond Bullet Points)一書作者克里夫‧阿特金森(Cliff Atkinson)說,不要只是列事實和數據,這些都不如講故事讓人印象深刻。

很多商界人士認為原始數據有說服力。但是當你和其他部門和其他領域的人打交道,他們不理解你是如何得出這些數據的,此時你很快就會抓不住他們的注意力。

阿特金森說:“你必須暫退一步,進行換位思考,帶他們進入你的思考過程。這需要你提取最重要的事實,然後包裝成一個吸引人的故事。”

阿特金森說,要設法在情感上與你的觀眾溝通。神經學家已經發現,無論人們是否意識到,大多數決策都滲入了情感反應。他說,做做功課,找到觀眾或者你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根據這些事件來構思故事或者加強你的觀點。

史密斯說,比如可以時不時地講講照顧生病的家人或者某位客戶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史密斯目前是一位公司培訓師,著有《用故事做管理:如何講述有感染力和說服力的商業故事》(Lead With a Story: A Guide to Crafting Business Narratives That Captivate, Convince, and Inspire)一書。

史密斯的書提到了一位單親媽媽向寶潔講述的故事,即她為了照顧孩子如何做出各種取舍。當年,寶潔高管降低了白油的價格,而她的經歷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

阿特金森建議將故事組織成三個段落,從建立情境開始。他說,你想讓你的觀眾知道誰是主角、故事背景是什麼,還有你想通過講故事傳達什麼。比如最開始你可以提到某個持續未能完成銷售目標的部門。

阿特金森說,接著講述你的主角——你本人或者是公司——如何努力解決故事中扣人心弦的衝突。要想成功,可能需要主角進行額外的資本投資或者進行新的培訓。他建議說,提供可以支撐故事的真實案例和細節。

結尾應該激人們發出行動呼吁,因為你是在讓觀眾對你的故事得出自己的結論,而不只是告訴他們怎麼做。史密斯說,不要害怕用自己的失敗來支持你的要點。

無論做什么,講故事時都不要以道歉或者請求觀眾的許可來開頭。史密斯說,要相信你的故事講出來有足夠的關聯性,只要講出來就可以了。他說,信心和權威有助于向觀眾傳達你的想法。

撰稿﹕華爾街日報 DENNIS NISHI


怎樣更好地說服別人?
http://cn.wsj.com/big5/20130117/eoe072819.asp

俊男美女的說服力究竟有多大

http://cn.wsj.com/big5/20110715/trv080615.asp
對同事說謝謝有那麼難嗎?

http://cn.wsj.com/big5/20121213/eoe075458.asp
為何你無法讀完這篇文章

http://cn.wsj.com/big5/20121227/eoe072638.asp
行政助理——辦公室最有影響力的人

http://cn.wsj.com/big5/20131101/eoe074214.asp





圖表分析真的有效嗎? Ewen Chew 華爾街日報 

圖表分析工具的作用不僅限於將數字轉化為圖形形式,還有助於顯示市場心理(交易員稱之為市場人氣),並且可以反映多數市場人士的持倉狀況。屏幕上的柱狀圖和線形圖也顯示出價格是如何波動的,並且可以根據過去的走勢預測未來的表現。

比如,一次大跌之後的大漲可能意味著,許多交易員先是基於將出現下跌的預期而拋售,然後又迅速買回。當價格下跌,心急如火的買家紛紛湧入市場,導致需求飆升,進而推升價格。交易員將這種“逢低吸納”的情況視為價格之後將走高的信號,因為這種情況意味著潛在人氣看漲。

美元兌日圓的日線圖就可以提供這樣一個例子。自10月份以來,美元兌日圓曾三次跌破200日移動均線,而且每次都最終收于這條均線的上方。這種逢低吸納的情況反映出,美元兌日圓潛在人氣看漲,這推動美元兌日圓升至高位。

由於許多交易員將200日移動均線視為一個簡單、有效的圖表工具,相當於一個想象中的底部或者支撐,因此它經常被使用,並且會成為自我應驗的預言,這也會成為未來價格走勢的一個阻礙。

圖表分析工具有效性的關鍵在于它的流行程度,如果它容易理解並且被廣泛使用,那麼它的預測能力就會增強。但如果在近一年前你跟隨了同一種信號(2012年11月8日,當時美元/日圓收於200日移動均線下方),那麼你的判斷只正確了三天,之後這個信號就被推翻了。

即便如此,依據移動均線做出的判斷,正確率要高於沒那麼流行的工具,比如艾略特波浪理論(Elliot Wave Theory)。由於沒有多少人使用這個工具(涉及計算定義模糊的次趨勢波浪),這種圖表顯示的信號可能不會對市場人士的決定起到太大影響。

另一個有效的圖表分析工具是保利加通道,它是基於統計學中的標準差概念計算出的價格走勢的上下兩條邊界線。相比移動均線,這一工具在更短期內可以提供更多交易信號,受到日內交易員的青睞。

從歐元兌美元疊加了保利加通道的小時圖可以看出,價格似乎在一個通道內上下波動。比如在11月13日至20日那一周,歐元兌美元曾有九次進入保利加通道,其中有六次在這個通道中進一步維持了超過兩個時段。這個工具正確預測了後來相當於歐元價值0.1%-0.3%的波動幅度的走勢。

管圖表工具有一定作用,但一些交易員使用了太多技術分析工具,這些工具經常發出相互矛盾的信號圖表分析越簡單,就越可靠,因此下一次當你聽到難以聽懂的技術分析,就不能盡信了。

撰稿﹕華爾街日報Ewen Chew


諾獎經濟學家的估值方法遭質疑

http://cn.wsj.com/big5/20131125/bus080304.asp

“預測達人”希爾談統計模型和中國
http://cn.wsj.com/big5/20131022/rec084727.asp

大數據帶給企業的風險
http://cn.wsj.com/big5/20131106/tec073525.asp

道氏理論揭秘股市走向
http://cn.wsj.com/big5/20131104/inv081523.asp

後危機時代的錢規則
http://cn.wsj.com/big5/20131121/inv074616.asp

.END


30年 ... 感慨和唏噓 - 盧子健


特首須愛國是姿態 提名委員會是關鍵 - 王永平 信報 2013年11月27日

http://forum.hkej.com/node/107824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來港為2017年普選特首安排定下框架。細心閱讀完他在政府內部的講話及他與其他人士交談的報道,我的感覺是:為了確保不合中央心意的人不會有機會成為特首候選人,中央不惜以法律為名,重重設限,導致一人一票選特首的代價極有可能是絕大多數港人須接受由一小撮人「集體意志」決定的數名候選人。讓我在下面詳細分析。

首先,李飛為普選特首定下五項原則,其中三項沒有爭議,即符合基本法第44條規定資格的人可以參選;一人一票選特首;以及特首由中央任命。其餘兩項原則涉及基本法第45條規定的提名委員會,包括其組成及提名程序。這就是我指的「重重設限」。

根據2007年人大常委的決定,普選特首的提名委員會「可參照」目前的選舉委員會來組成。但李飛僅以香港基本法起草過程曾經討論過提名委員會的組成跟選舉委員會一樣,便得出「立法原意」是基本法第45條規定的提名委員會和目前的選舉委員會的組成原則是相同的。跟著李飛便把人大常委決定指的「可參照」一詞解釋為「必須參照」,甚至是「必須等同」。於是提名委員會的組成便須由選舉委員會內的四個界別組成,而每個界別的委員人數須相同,即各佔四分一。

李飛這番強詞其實是反映中央對香港民主發展的政策倒退。我相信2017年人大常委決定文件的每一個用詞都經過一貫的細心審議。「」與「必須」兩個意思完全不同的詞彙在基本法條文中經常出現,不會交替使用。提名委員會與選舉委員會是兩個不同性質的機構,所以兩者的組成可以不同完全是合理的政策。

在基本法內,兩個委員會組成的共同元素是「廣泛代表性」。但基本法沒有規定提名委員會必須包含四大界別才符合「廣泛代表性」這條件。假如在2007年時,人大常委認為提名委員會的組成必須包含這四個界別,有關決定文件可以寫清楚,而事實是我們看到的是「可參照」這三個字。六年後,李飛的詮釋不只是提名委員會須有四個界別,甚至每個界別委員人數的比例(四分一)也須維持不變。所以我有理由懷疑這個詮釋是事後的政策改變而不是2007年人大常委決定的立場。

讓我提醒讀者,在2005年,當時特區就2007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提出建議。除了把原來的選舉委員會人數由800人增至1600人外,建議還包括把第四界別(即政界)委員人數由200人增至超過原來比例的700人(包括全數區議員)。換句話時,政界的委員人數比例會由25%增至逾四成。這項建議最終被立法會否決,令2007年特首選舉安排原地踏步。但合理假設應該是中央認同這項由特區政府提出的建議沒有違反基本法條文或基本法的立法原意。既然選舉委員會組成內的界別比重可以改變,屬不同性質的提名委員會的組成「可參照」而不須等同選舉委員會的組成便顯得合理合情了。今次李飛把選舉委員會的組成一成不變地「過渡」至提名委員會,從中央有最終釋法權的角度看,當然可以合法,但是否合理,便值得商榷。此外,這個決定的後果是把選舉委員會本身的問題延續至提名委員會身上。

目前選舉委員會的登記選民不逾30萬,佔全港選民不夠十分一。在2011年的選舉委員會選舉中,個別界別只有百多人投票(例如酒店、金融),而在38個界別中,14個的候選人是自動當選,毋須競爭所以在廣大港人心中,選舉委員會的「廣泛代表性」是名不符實。以往「小圈子」選舉特首不能改變的情況下,務實的港人不會浪費時間爭取「大圈子」提名。但在普選特首的情況下,大多數港人不會繼續接受「小圈子」提名。這正是公民提名獲得大多數泛民政黨及不少港人支持的原因。不過,與一些天真或言不由衷的泛民議員說法不同,我認為李飛已經清楚表明中央的立場:公民提名不符合基本法,不會被中央接納。

除了「解釋」2007年人大常委決定,把「可參照」變成「等同(選舉委員會)」外,李飛亦為基本法第45條「釋法」,即提名委員會提名特首候選人是「機構提名」;提名結果必須反映提名委員會的「集體意志」;「民主程序」可分為兩個步驟,首先由若干名委員推薦人選,然後由委員會從推薦人選中提名預先規定數目的若干名候選人。

假如提名委員會的組成及運作模式依照李飛定下的框架來制定細節,不符合中央心中的愛國定義的港人(儘管有資格爭取提名)根本沒有機會獲提名為特首候選人。這是因為只要提名委員會按目前的選舉委員會組成,超過八成的委員會是中央信任的愛國人士。他們的「集體意志」是不會提名任何在中央心中搞對抗的人選。

講原則,中央要求特首須愛國愛港的立場完全合理。但講實際,務實的港人不可能在一人一票的普選中選出被中央明言或暗示搞對抗的候選人當特首。不要忘記,中央還有任命特首的權力。現在透過李飛講話顯示的困局是:為了萬無一失,中央不惜延續一個絕大多數委員沒有公信力、沒有代表性,甚至令市民厭惡的機構「代表」港人提名符合中央意旨的候選人。

李飛講話中最有建設性的句子是:「將來提名委員會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的行為和目前的選舉委員會選舉行政長官人選的行為,可以肯定會有很大不同,因為在普選情況下,決定誰能當選行政長官的權力在選民手中,提名委員會的提名行為必然深受到選民投票取向的影響。」這反映李飛的良好願望。我的看法不同。絕大多數的提名委員會委員根本不是民主產生,他們是特權的受益人,沒有尊重一般市民意願的往績。他們的提名行為只會繼續跟從當權者的意志。其實按照李飛這句話的邏輯,為什麼中央不可以肯定香港選民的投票行為必然深受中央不想搞對抗的人當選特首這個立場的影響,因此毋須重重設限,製造矛盾?

假如中央堅持提名委員會是選舉委員會的複製品,再貼上機構提名及集體意志的標籤,我對2017年香港可以落實普選特首絕不樂觀。



中央想見到一個什麼樣子的特首選舉?- 盧子健 明報 2013-11-27

作為一個30多年前開始參與討論香港政制民主化的論政人士,我對近期有關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的討論,是非常的感慨和唏噓。不少論點在過去幾十年間已經被提出過、論證過無數次。遺憾的是,香港離開普選的目標始終是這麼遠。更遺憾的是,北京不斷提出一些並非真問題的議題來要求香港市民表態,使討論在幾十年間仍然是兜兜轉轉

例如說普選應該按《基本法》進行,相信絕大多數香港市民不會反對。爭議的焦點在提名委員會。基本法規定特首候選人由提名委員會決定,提名委員會的作用可以是體現人人平等參與的普選精神,也可以是用來削弱這種精神,甚至是令這種精神名存實亡。如果提名委員會的設計真的做到體現普選精神,自然大家都會贊成提名委員會集體決策決定特首候選人。如果提名委員會的設計剛好相反,自然大家就會反對。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不需要煞有介事地討論。

什麼是真普選?也不需要冗長或者嶄新的論述,亦不需要引用外國的例子,只需要看看本地立法會選舉的經驗便足夠。立法會有35名普選產生的議員,包括最保守的建制派以至最激進的泛民,這就是香港的政治光譜。特首候選人應該是可以立足於這個光譜的任何一點之上。這就是符合港情的普選,是大多數香港人所熟悉和會支持的普選。

在現實政治中,北京不希望有一個位於政治光譜極端的人當特首,這完全可以理解。不過,如果普選投票是公平公開地進行,香港市民亦根本不會選擇極端的候選人,所以大多數香港人都不會贊成在提名時搞篩選,因為他們在投票時會懂得如何篩選。

2017倘沒競爭 將是極大歷史諷刺

香港人也很務實。如果北京真的很擔心政見極端者當選特首,要在提名階段排除這些人參選的機會,不少香港人會妥協接受。問題是﹕北京想把候選人的政治光譜收到多窄?講得簡單和形象化一點,就是究竟北京想見到一個什麼樣子的特首選舉?

最極端的情就是只有一個候選人,香港市民並沒有選擇,最多只能以信任票為唯一的候選人黃袍加身。回歸以來,在2002年和2005年的兩次特首選舉,就是沒有競爭的選舉。但自此以後,即使是以現時的選舉委員會制度,兩次特首選舉都有競爭。如果到了2017年引進普選,反而選舉沒有了競爭,這會是極大的歷史諷刺。如果北京想見到這樣子的選舉,這會是中國和香港的悲劇。

讓我們假設北京預算2017年特首選舉有競爭,那會是什麼樣子的競爭呢?在2007年和2012年兩次選舉,民主派都有候選人參與競爭,這相信也是香港市民對2017年特首選舉的期望。民主派是否能成為候選人、「入閘」讓市民投票選擇這個測試普選真偽的標準,不應該被視為只為滿足泛民的私利,因為泛民是香港政治光譜的主要組成部分。如果這部分會在普選過程中被切割出去,這種「普選」不可能是真正的普選。而如果即使普選有限制也不會把泛民排除在候選人名單之外,有關限制不會是太過嚴重,可能是香港市民能夠接受的妥協。

北京或者本地親北京人士也許會辯解﹕不是排斥所有泛民候選人,而是要排除最極端的候選人當選。如前所述,如果普選投票是公平公開進行,香港市民根本不會選擇極端的候選人(甚至可以說全世界任何正常社會都不會),因為極端的定義就是只會有少數人支持。

香港市民的擔心是﹕北京要控制普選的提名程序,其實真正目的是害怕任何泛民候選人當選。在2007年和2012年參與特首選舉的泛民候選人,分別來自公民黨和民主黨。這兩個黨都位於香港政治光譜的中間地帶。如果北京不能接受來自這個地帶的從政人士當特首,又怎能防止人家批評這種普選是假的?

對北京而言,只有建制派候選人的所謂普選當然較為安全,但世間並沒有完全安全的事。2012年的特首選舉,北京原來的計劃是只有一個建制派候選人,即使泛民候選人能夠入閘,可以重演2007年建制派候選人大勝的戲碼。但梁振英打亂了北京的計劃。兩個建制派候選人為求當選互揭對方瘡疤。當唐英年形勢不妙時,有建制派勢力想推舉曾鈺成為候選人抗衡梁振英。結果是北京強力干預,說服唐英年和曾鈺成的支持者投票給梁振英,但結果不算很理想。梁只能低票當選,建制派亦因此嚴重撕裂,是今天特區政府管治困難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在2012年,北京只需要操控一個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結果仍然與其原來的計劃相距如此之遠。普選投票涉及數以百萬計選民,北京所能夠操控的將更少。如果候選人完全沒有泛民代表,或者泛民會發起全面杯葛,造成極為難看的局面;又或者泛民挑選建制派候選人其中一位討價還價,令成功當選者負了他們的票債,日後在施政時償還。這恐怕也不是北京想見到的局面。如果北京把普選候選人的光譜進一步收窄,連建制派候選人也只能是最忠心的兩三個,那跟沒有選擇差不多,費這麼多氣力來搞普選又所為何事呢?

請北京乾脆講清楚

說到底,北京自己應該想清楚,究竟是想通過所謂普選來挑出一個自己本來就想欽點的特首呢?還是讓香港市民在幾個其可以接受的候選人當中作選擇?如果是後者,是否所有泛民都不被其接受可以當特首?換句話說,只是在狹窄的建制派政治光譜內搞所謂普選。如果北京已有想法,不如乾脆講清楚。如果北京未有想法,這是中央領導人自己的問題,就不應要求香港市民回應什麼愛國愛港、依法辦事這些假議題。真普選是中央贏取港人信心的巨大契機。這不單是為了滿足港人的訴求,也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譜寫一個篇章!道理很清楚,問題只在於領導者能否想清楚。

盧子健

.END

Tuesday 26 November 2013

解讀李飛 - 戴耀廷


解讀李飛 就《基本法》四十五條 最新論述 - 戴耀廷 蘋果日報 2013年11月26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126/18524518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佔中發起人 戴耀廷)

■李飛上周訪港,重申《基本法》規定行政長官普選提名權只授予提名委員會。何柏佳攝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來港就《基本法》第四十五條作了進一步的論述,對此我有以下解讀。

一、李飛主要是重申過去北京官員,包括了前任的基本法委員會主任喬曉陽,就《基本法》第四十五條的論述,但作了一些補充。這些補充有較之前的論述鬆了一些的,但也有緊了一些的,而整體來說大體是沒有很大的改變。

重申的關鍵性觀點有:

(1)提名委員會是要以一個機構提名,提名結果必須反映提名委員會的集體意志

(2)行政長官必須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與中央對抗的人不能擔任行政長官。

(3)要規定適當的候選人數目。

收緊了一點的是關於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方法。過去只是說提名委員會「可參照」選舉委員會的組成方法,但今次李飛明確地說提名委員會應與選舉委員會一樣由工商、金融界,專業界,勞工、社會服務、宗教等界,立法會議員、區域組織代表、香港地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地區全國政協委員的代表等四個界別、每個界別同等比例的成員組成。不過他沒有說不可以改變各界別的選民基礎。

放鬆了一點的有幾點:

(1)李飛提出「民主程序」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個是關於推薦人選給提名委員會的步驟。他舉了一個例子是可以由若干提名委員會委員向提名委員會提出行政長官候選人的推薦人選。因這只是一個例子,他並沒有排斥其他可以向提名委員會推薦人選的途徑,如由一定數量的公民聯署向提名委員會推薦人選

第二個步驟是提名委員會如何從獲得推薦的人選中以適當方式提名產生行政長官候選人。

李飛是以「適當方式」來描述這一個由提名委員會把推薦人選確認為候選人的步驟,並沒有採用喬曉陽過去的說法,要用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去確認候選人。這至少保留了空間去商討會否採用篩選效果少一些的確認程序。

(2)李飛提出提名委員會的提名行為必然深受到選民投票取向的影響。從這一點看,他並沒有否定公民在提名程序中可以有一定的角色。

(3)他還特別提出未來政改討論的一個主要難題,就是一方面不可能排除符合法定資格的人參選,另一方面不愛國愛港、與中央對抗的人不能擔任行政長官。他並沒有說只需考慮把與中央對抗的人排除於候選人之列,而是說必須同時也要保障符合法定資格的人能成為候選人。這意味着他期望各界能為這難題憑創意找出一個能同時兼顧這兩個考慮點的解決方案。

二、李飛在中國的政治架構裏,雖是最前線負責《基本法》工作的最高級官員,但他在北京政府於政改問題上作最終決策的架構中,只屬技術官僚的層次。最後北京政府在政改上會作甚麼政治決定,李飛只負責提供技術層面的建議。這不是說他不重要,但卻不可以視他的言論為結論性的。

且香港是講法治的,個別官員的言論在未經法定的程序成為法律或具有法律規範性的解釋,都只具參考作用。即使在中國的法律制度內,鄧小平也曾嚴肅地指出不能以言代法,以官員的言論代替了法律。因此,無論李飛只是重申北京政府的立場,甚或是收緊了立場,那都還不具有法律規範作用,實不用看得那麼緊張,說甚麼中央政府「頒下聖旨」。現流行的說法是「認真你就輸」,我們也不用對李飛的發言「太認真」,為自己設限或打亂自己原先的部署。

三、當然這不是說李飛對《基本法》第四十五條的論述不代表北京政府的當前立場,但北京政府在政改的立場仍未到不可能退讓的地步。這可以從發表觀點的方式仍只是由個別官員在非正式或官方的場合中發表看出,這讓北京政府在將來若要作出任何退讓,還有足夠自圓其說的空間。

而從以上的分析,即使是現行的論述,都沒有把所有的門關了,在表達了優先的考慮或立場的同時,也容忍了一些空間存在。到進入正式的政改諮詢,不同的觀點仍是可以提出來。甚至到了政治談判的階段,並沒有排除能處理得到主要難題的方案會被提出來及被中央接納。因此,在李飛訪港之後,我對將要進行的政改諮詢,仍是抱着不過於悲觀的態度,我們還是有可能取得共識,達成一個既符合國際標準,但也能符合《基本法》要求的普選特首方案。

戴耀廷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佔中發起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