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9 November 2013
少打醬油 - 曹林
曹林﹕別再寄望總設計師 - 新浪網 > 香港報章 > 明報 2013-11-09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1119/-162-3120147/1.html
【明報專訊】
以改革為關鍵詞的三中全會內容發布後,激起社會熱烈討論。基於會前的預熱和放風,輿論和公眾對最終發布的改革方案心態比較複雜。有的從各種角度解讀改革力度空前,確如此前所稱是「改革大動作」;有的則認為改革並沒有預期中的那麼大和那麼轟轟烈烈,不夠酣暢淋漓,不夠顛覆性,總之,與公眾期待的一籃子改革方案還有距離。
難望一次全會解決所有問題
這種評論也許有點苛求了,寄望一次全會的討論結果能解決所有社會問題,本就是不切實際的期待。改革是一項持續不斷的事業,中國本就遠離了那種激進的「休克療法」,而是在漸進地試錯。尤其在這個「動一下都會觸碰很多既得利益」的改革深水區,更是很難有那種快刀斬亂麻式的改革方案了。改革開放初期,被「文革」荒廢的事業百廢待興,會有些讓人感覺「轟轟烈烈」的改革動作,但改革改到今天,摸着石頭過河,遇到硬茬繞着走,容易的都改了,阻力小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老大難問題,不可能一兩個方案、一兩年時間、一兩個人就可以解決。
國民並非磚瓦 難憑圖紙規劃
當下的改革,尤其需要戒除那種「寄望總設計師」的依賴思維。不少人都寄望於三中全會出台的改革方案,是像一個設計師那樣設計出一個改革路線和圖紙,然後接下來的改革按這個圖紙去建設執行就行了。把這麼大的一個國家、這麼多人的命運交給一兩個設計師,這是一種有害的改革思維。
首先,治國不像建房子那麼簡單,建房子可以設計出一個完美的圖紙,但是治國不行。房子是可以設計的,因為鋼筋水泥沒有生命,完全任由結構,只要遵守物理規律和建築規律就可以。而治國不一樣,面對的不是一個小空間,不是鋼筋水泥,而是一個個具體的、活生生的、有能動性的人,這個由人組成的社會比建築複雜千萬倍,複雜到人的理性根本無法去建構或左右。我們無法設計出一個完美的社會結構,人們在其中按照圖紙的設計各司其職,變量太多了,無法預期的因素太多了,多到無法掌控。所以,烏托邦只是一種美好的設想,那種用一個整全的設計思維去改革人類社會的完美方案,最終都破產了,甚至造成了災難。
改革也是如此,只能漸進地試錯,它很多時候不是自上而下設計出來的,而需要以實踐的智慧去探索,在探索中尊重那種地方性的、自生自發的秩序。設計思維,歸根究柢還是一種人治思維,認為能出現一個聰明絕頂的天才領導者,他能居高臨下洞察一切,他有足夠的智慧設計出一個完美的方案去解決所有問題。事實證明,這樣的天才是不存在的,只要是人,總難免犯錯誤。
人類政治史的實踐表明,民主決策所犯的錯誤,會比一兩個人決策所犯的錯誤少很多,而且能避免出現顛覆性、災難性錯誤。
一個人說了算的時代早過去了,改革問題上需要告別工程師想像和「設計師思維」。正是從這個角度看,此次三中全會設立了專門的改革領導小組,遠比設計出一個完美的改革方案更重要,這個小組不是設計師,而會成為推動改革的一種力量。中國當下改革最缺的其實不是什麼完美方案,而是「自己改自己」的悖論下失去動力的危險。
積極敦促 人人都是改革者
「設計師」思維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把我們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有一個救世主來拯救我們,這種思維也是不可取的。改革不是幾個人的事,不是十幾億人坐在那裏,圍觀幾個人去改革,寄望他們的改革來拯救多數人。其實人人都應該成為改革者,我們不是等待着被別人改的對象,而也應該成為改革主體,積極參與到改革進程中去。習近平總書記近來關於「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產生」的提法說的其實也是這個意思,中國改革的前行,跟公眾和網絡的「倒逼」有很大關係。
我們也許無法決策,但我們可以成為一種敦促和倒逼的力量,推動着改革車輪的前行。一句話說得很好:我們生下來國家就是這樣,是我們的無奈;我們的孩子生下來還是這樣,就是我們的無能了。縱使一年不將軍,不可一日不拱卒,每個人都有責任去推動改革改變現實,而不是寄望於別人。
人們在很多問題上常陷入「無解」的迷惘中,面對那些老大難問題,常有種「中國的鑰匙丟了」的困惑,風到底往哪個方向吹,茫茫中找不到出路。期待別人去解,這種消極的態度常是「無解」之源,所以我特別推崇那些行動者,他們少言而多行,少爭論而多作為,少主義而多問題,少圍觀而多實事,他們不是打醬油的看客,而是致力於以一點一滴的行動影響時事進程的參與者。這些積極公民的存在,遠比一個完美的改革方案重要多了。
作者簡介﹕內地時事評論員
周舵﹕改革的邏輯及對比 - 新浪網 > 香港報章 > 明報 2013-11-09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1119/-162-3120146/1.html
評估剛剛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不能沒有「一個內在邏輯」和「一個對比」。一個內在邏輯,是改革的邏輯;一個對比,是和胡溫執政的十年做對比。
改革有其迥異於革命的內在邏輯:半新半舊,左右夾雜,不倫不類,不疾不徐;左派右派都不滿意,但絕大多數人都有所得;激進派永遠覺得改革停滯甚至倒退,保守派則驚呼「復辟變天了」!改革的內在邏輯,就是中國儒家和道家的核心理念「中道」、「中庸」。照此邏輯,自由派所反感的某些「左」的東西,包括不否定毛澤東和毛時代,「群眾路線教育」,「批評和自我批評」等等,其實都是改革必有之義,否則就會變成革命。把這些舊的、左的東西的延續解讀為「沒有薄熙來的薄熙來路線」,顯然是誇大其詞了。
極不滿的是新老革命派
很自然,對改革嚴重不滿意的,主要是「老革命」和「新革命」兩種極端主義勢力。「老革命」是極左新毛派,薄熙來之流(「老」不是年紀老邁,是觀念老舊),「新革命」是激進民粹民主派。如果所謂「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是指不走這兩條新老革命之路,那也沒有什麼不對。除此之外,我還真是不知道能作何解釋?
胡溫執政的10年,被評價為「從經濟增長的角度是最好的10年;從社會和諧的角度是最壞的10年;從體制改革的角度,是失去的10年」。這已經是很客氣的了。經濟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加入WTO之後搭了經濟全球化的便車,那是在江朱任上談好的,不是胡溫功勞。以筆者的見聞,胡溫最後兩三年,不論你走到哪個精英圈子裏,全都是罵聲一片;學者張木生的名言「下定決心咬緊牙關,抱着定時炸彈擊鼓傳花」得到普遍認同。
胡溫班子遺下爛攤子
胡的問題不僅僅是庸碌無能,毫無建樹。很多人現在愈來愈感覺,他根本是在往極左倒退;他任上從組織上、宣傳上、經費上大力支持極左,使得極左勢力在10年之間惡性膨脹。沒有他或明或暗的鼓勵縱容,薄熙來不可能這麼猖狂,宣傳和意識形態部門不會成為如今這麼巨大的一個極左保守利益集團。去年4月份在香港出版過一本內部知情人匿名寫的書《倒薄風暴的背後》,大部分中國問題觀察家都沒有注意,該書作者認為薄熙來最大的後台就是胡,其觀點與美國的中國問題資深專家何頻如出一轍。
現環境望大力政改不切實際
筆者不掌握確切證據,無法評斷,但胡的左、胡在政治體制改革上的堅決不作為卻是有目共睹。其結果很明顯,就是把中共、把中國弄成如我一位「紅二代」朋友所說的「爛棉花套子」,千瘡百孔(「爛棉花套子」是中國窮人冬天蓋的破棉絮);連王岐山都忍不住抱怨「組織渙散,紀律鬆弛」。
中國新領導班子接手的,就是這麼一副綱紀廢弛、弊端叢生、花樣百出的倒霉擔子!胡溫留下的整體局面真是太爛了,換上任何人,也不知從何下手。加上新領導班子多數成員的知識結構仍然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左的思想理論畢竟還是佔主導地位,因而許多亂象,比如反憲政,比如軍界強硬勢力搞的鼓吹新法西斯的宣傳片《較量無聲》,比如抓捕企業家王功權等等,也就不難理解了。自由派要求他們現在就大力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這怎麼可能呢?
作者簡介﹕北大社會學研究所原研究員論員
.E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