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3 November 2013
淘宝双11卖逾9亿理财产品 - 东方早报
淘宝“双11”卖逾9亿理财产品 早报记者 施颖楠 彭玮 发表于2013-11-12 07:19
阿里集团的数据显示,截至昨晚24时,成功通过支付宝完成支付的理财产品总成交金额达到9.08亿元。
■ 收益预期相对确定的产品最吸金,上海投资者购买金额占全国的15%以上
“双11”期间,淘宝理财分会场“首秀”表现抢眼。 早报记者 杨深来 图
淘宝“双11”理财分会场“首秀”表现抢眼。
阿里集团的数据显示,截至昨晚24时,成功通过支付宝完成支付的理财产品总成交金额达到9.08亿元。其中,国华人寿官方旗舰店总成交金额5.31亿元;易方达基金官方旗舰店总成交金额2.11亿元;生命人寿官方旗舰店共计售出1.01亿元的理财产品。从整个销售成果来看,无论是基金还是保险,收益预期相对确定的产品销量远高于同类理财产品。
从人群购买特点来看,截至昨日17时,42%的购买金额来自于26-32岁用户。上海的购买金额占全国购买金额的15%以上,其中浦东新区的购买金额达到整个上海市购买金额的1/3。北京海淀区和朝阳区的理财购买力则各自占了北京全市的1/4。
国华人寿华瑞2号
23分钟内销售破亿
从具体销售品类来看,国华人寿华瑞2号无疑是整个理财分会场的大赢家。
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公关部相关人士介绍,作为淘宝理财分会场在“双11”期间的主推产品,国华人寿华瑞2号于11日8时开卖,凭借7%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开卖仅10分钟时成交金额就突破1亿元,成为截至目前花费最短时间成功破亿元的单品单店。
国华人寿华瑞2号的淘宝页面显示,该产品门槛1000元起,于11月11日至13日间发售,最短持有期一年,前三年每年保底年化结算利率为2.5%。截至昨日24时,国华人寿华瑞2号共成交478207笔,成交金额从1000元至数100万元不等,总计4.62亿元。
另一方面,在11日早上8时,生命人寿的e理财万能保险开售7个小时后,成为首个冲过亿元成交的理财单品。
阿里巴巴保险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险种上看,万能险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双11”上半日成交的领头羊。而退货运费险也创下了投保新高——“双11”前半日,运费险投保超过8000万笔。这已经超过去年“双11”全天5000万的笔数。
“约定收益”型基金
销量远超同行
此前被寄托以“或创公募基金销售纪录”的易方达聚盈分级债券型发起式基金A类份额(聚盈A)的销售情况,则略逊于国华人寿华瑞2号。
淘宝页面显示,截至昨日24时,聚盈A的销量达到21799笔,其中成交金额以1万元居多,单笔成交3万元、5万元的也不在少数,但数百元的单笔成交金额也并不少见,最终销售额总计2.11亿元。
聚盈A于11月11日至13日间发售,仅在淘宝网发行,限量4.68亿单位,每户上限5万元,每期锁定3个月,第一期的约定收益率为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加3%,也就是6%。产品持续运作,之后的每期收益在打开之前重新约定。据透露,此次易方达基金计划拿出2亿元自有资金参与投资,作为B级来支持A级的收益。
事实上,截至昨日22时,聚盈A的收藏量达到77781次,为淘宝平台上人气最高的基金。对于销量不及国华人寿华瑞2号的原因,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公关部相关人士表示,与支付渠道的设定不无关系。
据介绍,保险类产品可通过余额宝内的资金购买,而基金类产品在不能通过余额宝支付的同时,如通过借记卡快捷支付支付,多设有1万-3万元的限额,投资者若想用持有的部分银行卡购买5万元的基金,需先用专业版网银将借记卡的资金充值至支付宝的理财账户中,相对繁琐的交易程序让不少投资者调降了购买计划。
但尽管如此,聚盈A仍是公募基金在淘宝平台上的头号赢家。早报记者昨日从多家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处了解到,此前上线的17家基金公司中,除易方达基金公司以外,多数基金公司旗下产品销量平平,与往日相比并无显著增加,“相对前两天好了一点,但是不论是基金还是保险,有收益预期的才是爆款。”
一位基金营销人士甚至感叹,“资金天生逐利,收益才是王道,对于旗下有相对确定收益基金产品的公司,我们目前是羡慕嫉妒恨。”
可见的是,在淘宝网首次公开募集的分级债基泰达瑞利于“双11”当天售罄,线上线下同时结束募集,合计募集超过20亿元。泰达瑞利A的约定收益为4.7%,线上线下合计募集超过14亿元,泰达瑞利B合计募集超过6亿元。
录入编辑:任凭
专家:公务员平均工资2000元 还要时常加班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刘镐 2013-11-12 09:07:20
摘要: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上个月结束报名,新一轮国家公务员考试“大战”即将登场。从公考的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最终成为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幸运儿。但这一岗位是否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呢?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上个月结束报名,新一轮国家公务员考试“大战”即将登场。从公考的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最终成为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幸运儿。但这一岗位是否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年轻公务员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却出现了极大的心理落差:让人羡慕的工作,实际却并“不美”。
专家表示,大学生选择公务员无可厚非。但是,大学生在找工作中,要多重考虑,不要非公务员和国企不做。如果自己所学的专业专业性较强,还是从本专业入手找工作。
现状分析 国考“大战”七千选一
“狼多肉少”是目前国考的现状,国考路上常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景象。统计刚结束报名的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再次出现了一系列让“小伙们”惊呆的数字:报名共有152万人资格审查合格,平均每个岗位有77人竞争,其中37个招录职位的报名比例超过1000:1,最热职位竞争比为7192: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成为今年国考报名阶段最受追捧的部门。其麾下2个职位报名合格人数均突破万人,部门仅招录4人,却一共审核通过了25896人,相当于 6474人竞争同一个岗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研究一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代码为801001001的一个职位招录两个人,有13960人报考,竞争比例达到6980:1(截至10月24日18:00)。
华图教育公考辅导专家赵寰宇指出:“竞争激烈的岗位还涉及邮政局、公安局、地震局、税务局、保险局等多个职位。这些岗位之所以受到青睐,原因主要是:职位限制要求较少,或招收多个专业考生;地区位置较发达,城市吸引力较大;招生人数多,职位职能好。”
中公教育专家分析说,这些热门职位并非是待遇条件最好,只是因为在条件设置上比较宽泛,专业大多是就业市场上的“困难户”,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意愿更加强烈;也不要求工作经历,这就把相当一部分的应届生吸纳进来;同时也不要求有服务基层经验,也没有设置其他条件,这种情况下就给更多考生提供了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机会。
但记者也注意到,报考中有72个职位无人报名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中公教育专家对比无人报考的职位,发现这些职位至今无人问津大致有以下原因:1.这些职位中多数为地市以下职位,且职位本身对专业、学历、基层工作经历等条件要求较高;2.职位为西部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职位,工作性质较为艰苦,考生在综合比较之后未把它们列入考虑范围。
华图教育公考辅导专家赵寰宇也表示:“绝大多数考生报考聚集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偏远地区部分岗位无人问津;而稀缺专业或者对工作经验要求五年以上等苛刻要求,也使得很多职位让考生望而却步。所以在万人齐挤独木桥的国考,也出现了一些冷门职位。”
探究原因 国考热究竟为哪般?
公务员考试热度不减,很大一部分考生来自应届毕业生,其中不乏硕士和博士生。苦读十几年,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为何会选择公务员作为未来职业?记者对北京高校50名考生进行采访。
调查显示,对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原因”,85%的考生因为“就业形势不好,公务员工作稳定”,90%的考生认为“公务员福利待遇好”,45%的人选择“属于社会管理层,社会地位高”,还有30%的考生是为了“获得北京户口”,最让记者惊讶的是,竟然有56%的考生是“看周围同学都在考,所以也报名考试”。
华图教育公考辅导专家赵寰宇分析:“通过和大量考生的深入沟通,我们分析考生选择公务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铁饭碗。公务员相对一些社会企业而言,收入稳定、工作压力小、社会福利待遇好。 社会地位较高。在大多数民众心中,公务员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同感,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受到大多数群众的尊重。 户籍诱惑。例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于青年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为了能在一个城市立足,融入其中,考取公务员是融入城市最快的方式方法。 集群效应。还有部分考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考公务员,只是因为别人考而自己考。”
也有网友评论说,公务员热背后折射的是,当代年轻人背负着巨大的就业和经济压力,缺乏一种安全感,“倘若没有那么高的房价,国家医疗保障齐全,工资涨幅跟得上物价涨幅,又有谁还会去呕心沥血争取千分之一的职位。”
中公教育名师李永新在点评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原因时,也指出了积极的一面。他认为,目前公务员考试的方式越来越科学,还是一个相对公开、平等的考试。这两年来,公务员考试越来越重视基层工作经历、放宽了年龄限制、扩大了招考范围,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公务员招录实施聘任制等种种措施的出台,都表明政府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相对公平透明的竞争对于没有背景的贫寒家庭大学生而言,是个不错的机会。
真实公务员生活大调查
圈内圈外两重天 “围城”并不美
从公考的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不少年轻公务员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却出现了极大的心理落差:让人羡慕的工作,实际却并“不美”。眼下,年轻公务员时常要面临新“三高”:工作高压,加班成为常态化;生活高压,没房子相亲屡战屡败;舆论高压:群众对公务员要求越来越高。
薪资:只够糊口
李欣(化名)研究生毕业,在被人称为“香饽饽”的工商所任职,提及工作,她的苦水却很多。她说,考公务员是为了获得北京户口,但现在北京户口对于她而言,却如同一张废纸。每个月不到5000元的工资,交了房租、买件衣服和化妆品,加上吃饭交通等日常开销,几乎所剩无几。她的很多同学虽然没考上公务员,却几乎人人买房买车。看着飙升的房价,买房成了李欣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大学时,李欣也常听说公务员可以分房、能买经济适用房,工作才发现那只是“传说”。
“没有过节费,中秋只有一盒月饼。周末还要加班,也没有加班费。”更令她郁闷的是,找个男朋友,是北京人,男方父母竟然嫌她没房没钱,“那时才明白,当初追求北京户口的自己有多傻。”
加班:节假日加班很正常
“茶一杯报纸一张”的公务员工作状态,早已成为老黄历。当别人已经在享受周末,王宏却在办公室赶领导讲话的材料,王宏在北京一个机关单位上班。
王宏原本是一家杂志的编辑,为了更稳定的工作,在父母的催促下终于击败3000多人得到了这个公务员的职位。原本以为清闲的工作,入职第一周就让他几近崩溃,一篇3000字的总结材料,领导始终不满意,他足足改了10多遍,几乎每天都熬到凌晨一两点才睡。
王宏还发现加班是常态,上头有人来检查要准备材料,下去调研要写总结材料;3个月要拿出季度总结,6个月要完成半年总结。每天要比领导早到一小时,泡茶倒水打扫卫生;领导不下班,无论多晚都得等在办公室……
“甚至市里面出了一些大事,我们虽然不是公安、交管,但也要值班。”王宏说,这两年来,他很少参加同学聚会,甚至没有陪妻子买过衣服。
数据:公务员薪资大都只有2000多元
究竟公务员的薪资福利怎么样?
记者从中公教育了解到,国家通过公务员考试选拔的一般都是初级职位,虽然各地区工资有差异,但一般都是在2000元左右,中国政府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与很多国家相比比较低。
查询公务员工资对照表和机关工作人员(参公人员)规范津补贴执行标准表,记者看到,普通科员补贴只有1650元,职务工资只有380元,也就是说每月能拿到的全部工资才2030元;而省部级正职津贴3250元,职务工资也不过2510元,算下来合计只有5760元。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基层职位,甚至总工资不过一千多元。
因此,华图教育公考辅导专家赵寰宇也提醒盲目跟风报考国考的大学生:“考生应该明确正视公务员岗位,公务员的真实待遇全国的平均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另外还有相应的一些生活补贴,并非大多数人想象中的高工资和高福利,尤其大学生对于选择未来发展之路一定要慎重。”
声音碰撞 大学生做公务员是否属于资源浪费?
对于年轻人是否应该去做公务员,社会上已经争论许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在今年9月份,为中国经济出谋划策时也提到,“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对此,中公教育资深专家李永新认为,其实“公务员热”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所需要经历的一个正常阶段,不能单纯认为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多就是种资源浪费。实际上,世界上许多国家公务员报考的冷热情况,历来都与当时经济形势以及就业形势有莫大关系。许多人眼里对公务员并不感冒的美国人,如今面对高失业率,也纷纷投考公务员。求稳的并不仅仅是中国青年,在就业压力大、职业发展前景相对不稳定的前提下,寻求一份相对稳定、保障较高的工作实际上是世界通行法则。
华图教育公考辅导专家赵寰宇则表示,一方面,国家公务员是整个国家的建设者与形象。公务员教育程度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建设进程。我们需要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公务员,这是一种社会所需,并非浪费。从这个层面上看,埃德蒙的这句话有不妥之处。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万人齐挤独木桥体现了社会资源的稀缺,高薪岗位提供不足,社会水平发展相对落后。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而不去进行相应的其他岗位建设,这确实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英才网联网站总编苑航表示,相较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选择公务员无可厚非。但是,大学生在找工作中,要多重考虑,不要非公务员和国企不做。如果自己所学的专业专业性较强,还是从本专业入手找工作。如建筑、医药、化工、机械、金融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居高不下。所以,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要综合考虑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以及自己的兴趣、特长,不要一味地去考公务员或去国企就业,以免影响及时就业,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不利。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刘镐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全文 新华社 东方早报 发表于2013-11-12 19:45
http://www.dfdaily.com/html/21/2013/11/12/1086480.shtml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全会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全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注重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共识,落实领导责任,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关心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完)
录入编辑:李琪
以系统化“顶层设计”突破改革难局 2013-11-13 03:30:29 新京报 社论
三中全会对改革顶层设计,最大的突破在于明确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革本身有了制度保障。过去长期存在的改革“议而难决、决而难行、行而难破”的格局有望得到根本性转变。
■ 社论
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评论之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在万众瞩目中公布。正如人们所预期的,这次会议对历史新阶段的全面改革做出强有力的顶层设计。
从公报内容可以看到,即将出台的全面改革决定,将有多个方面的历史性突破,有可能形成未来5-10年改革强大动能。尤其重要的是,这个决定对改革做了全方位、系统化的顶层设计,突出体现在改革目标、改革总体部署、改革时间表、改革重点领域、改革统筹协调等方面。
在改革目标上,顶层设计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使改革广度与深度有了全面的突破;在改革总体部署上,顶层设计突出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六个领域改革,并且每一部分均有相应的具体改革任务措施;在改革时间表上,顶层设计提出了“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要求。
除了这几方面的顶层设计外,这次会议最大的突破与亮点在于,明确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以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过去我们在改革上不是没有好的思路,不是没有好的方案,但改革总体进展与社会需求有比较明显的距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改革在具体实施层面上面临相当多的掣肘。有没有一个顶层设计、统揽全局的协调机制,对改革突破至关重要,也对理顺改革进程中多方面的关系有重要作用。
一是理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改革既要有顶层的战略设计,也要有基层的实践探索。改革实践中,不少地方、企业、社会在多方面有积极的改革探索,但相当多基层探索很难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重要原因在于缺乏一个改革协调机制。三中全会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而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上接“天线”,下连“地气”,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利器。
二是理顺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关系。新阶段改革最大的特点是,利益因素全面彰显,利益掣肘矛盾也日益突出。某些地方利益、行业利益、特殊利益等,成为改革突破的强大阻力。无论多好的蓝图,无论多宏伟的目标,如果不能建立改革有效的协调机制,不能让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在现实中必将走形变样。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垄断行业改革莫不如此。建立高层次改革协调机制,是打破利益掣肘不可或缺的途径。
这次全会提出建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最重要的是给各方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即:顶层设计、顶层推进、顶层监督。这也意味着,全面深化改革本身有了体制保障,改革本身有了制度保障。由此,过去长期存在的改革“议而难决、决而难行、行而难破”的格局有望得到根本性转变。这将成为中国未来5-10年最大的红利。
.E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