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9 November 2013

三中超預期爆發 資金強勢追貨 恒指全線抽升 外圍再創新高 - 明報


三中概念爆發 國指近6% 大市成交逾千億 德銀:目標再漲兩成 - 明報 2013年11月19日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119/News/ea_eaa1.htm

內地上周五晚公布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簡稱《決定》)全文,推出多項改革方案,掃走市場不安情緒,資金全力追貨,令恒指昨日大升627點,收報23,660點,已逼近年初高位23,822點,主角國指更大升5.65%,為近兩年來最大單日升幅,成交達1120億元,是1月以最來的最大成交。

恒指夜期再升206點

大行紛唱好中資股前景,最牛的德意志銀行指內地的改革力度較預期為大,未來12個月MSCI中國指數可升20%至25%,建議買入內銀內險的金融股。恒指夜期昨晚繼續揚升,於本港時間昨晚11時15分報23,875點,較日期升206點,國指夜期報11,436點,較日期亦升了111點。

得益於三中全會報告詳述改革藍圖,概念股昨天全線報捷。內銀股、內險股全線抽升,平保(2318)、中人壽(2628)是升幅最勁兩隻藍籌股。中央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也令內地券商股受追捧。中信證券(6030)和海通證券(6837)逾一成。同時,三中全會放寬一孩政策,奶粉和嬰兒用品股也應聲彈出,雅士利(1230)與合生元(1112)創半年新高;恒安(1044)宣布擴大新紙尿片拓市佔率,股價也創新高,全日收報98.45元,漲6.55%。

...

明報記者 陳子凌



開市焦點:恒指撲今年高 國指近超買 - 信報 2013年11月19日


中國改革計劃超出市場預期,刺激昨日中港股市大升,恒指創逾9個月高位,技術上仍未超買,今早有望承接強勢,挑戰今年2月高位23944點水平,中資金融股料繼續擔當升市火車頭,投資者宜留意國企指數短期或呈超買。

外圍方面,歐股向好,德國及法國股市再創新高,隔晚美股則個別發展,其中,道指盤中一度突破16000點大關,14天RSI接近70之超買水平,道指收市升14點報15976,宜留意該指數短期會否進入超買。標普500指數跌0.37%。納指跌幅更達0.93%,至3949點,主要的科技股普遍下跌,facebook股價急挫6.5%。另外,美國財政部公布,美國9月國際資本淨流出1086億美元,規模為2009年2月以來最大。

商品價格下跌,油價走弱,紐約期油昨晚一度跌穿每桶93美元,跌幅近1%。環球股市上升,削弱投資者對黃金的避險需求,金價跌逾1%。

ADR港股比例指數收報23866,較周一本港收市高206點或0.86%。滙控(00005)ADR收報86.96,高0.71元或0.83%。中資保險股昨日大幅上升,國壽(02628)ADR續向好,收報23.49元,較本港收市高0.39元或1.7%。恒指昨日裂口高開後升幅擴大,並以接近全日高位收市,升627點,報23660點,成交激增至1120億,是今年2月4日以來交投最暢旺,反映大市動能明顯增強,投資宜留意資金流向,特別是近期港匯轉強的情況能否持續。至於昨日沽空成交比率則連跌3日至7.9%。

國企指數昨日大幅飆升逾5%,留意14天RSI已升至69附近,短期或進入超買區。部分外資券商對中資股前景轉為樂觀,瑞信最新分別把MSCI中國指數、國企指數及上海A股指數之目標上調,其中國企指數目標,由之前的14000點,上調至15000點,較昨日收市潛在約33%升幅,以反映結構性改革令前景改善。該行指,以國指上周五收市計,市帳率為1.24倍,較1.7倍之長期平均市帳率為低。





中銀推低門檻理財服務 2013年11月19日 明報

中銀香港個人金融及產品管理總經理龔楊恩慈昨日宣布,將推出資產門檻20萬元的「智盈理財」綜合理財服務,並以24小時專人電腦在線對話作招徠。龔楊恩慈指出,將透過內部調配人手支持新產品。

至於現有的中銀理財計劃,其資產門檻則由原本50萬元提升至100萬元,相關月費由原本68元提升至260元,現有客戶仍可享現有服務至2015年。



輪椅美工師 免費裝配「夢幻戰車」 舊零件維修 節省保養費 - 蘋果日報 2013年11月19日

■阿森每周都為同路人縫製輪椅袋子。


【特寫】

傷殘人士靠輪椅代步,生活幾乎離不開輪椅,每天使用的輪椅,稍加心思便不再只是代步工具。自強協會一班輪椅美工師免費縫紉及加裝輪椅配件,為四輪之友製作出一輛輛「夢幻戰車」,免費清洗和維修輪椅,使傷殘者省卻高昂保養費的煩惱。

記者:陳家偉

自強協會於一年多前推行「輪椅美工師計劃」,該機構組織幹事張志立稱計劃緣於傷殘人士有加裝輪椅配件的需要,「原廠輪椅好多嘢都冇,好似倒後鏡、響鐘、水架。」輪椅美工師的工作分清潔、縫紉、加裝三部份,該機構的義工一手包辦,而不少義工也有一技之長,「上一代人有啲專長車衣、製衣,現今社會冇咩地方發揮」,他表示如找輪椅代理商加裝口袋動輒要數百元,對美工師來說卻是舉手之勞。

四輪之友阿梅(57歲)託美工師在輪椅左邊加了側袋,大大方便了日常生活,「我血糖低,所以成日要袋定啲糖同餅乾,唔係嘅話好易暈。」此外,美工師又替她在輪椅控制桿加了層海綿,她稱讚對方很有創意:「本身控制桿太細,我隻手唔夠力推,𠵱家就得。」
阿森(62歲)以前學過縫紉,因自己都要坐輪椅,一知道有輪椅美工師計劃便主動參加。每逢星期一,他便會坐輪椅到自強協會「開工」,為同路人縫製各式輪椅用袋子,記者問他的輪椅為何沒加袋,他只笑說:「我有需要再自己整囉!」他無私奉獻,但非有求必應,曾有人要求他在輪椅操控鍵加一個套裝飾,卻遭他婉拒,因為「幫人要以實用為準則」。


■蔡先生利用損壞的輪椅零件維修其他戰車。

■輪椅控制桿加了海綿(紅圈示),阿梅更易操控。

助人為樂深感滿足

另一位美工師蔡先生(63歲)因兒子是四輪之友,加深了他對輪椅的認識,現時在自強協會主力為輪椅加裝配件及維修,最多人加裝的配件是前方燈,在夜晚上街時可讓別人留意輪椅,避免意外。如有人捐贈舊輪椅,他便會取出有用的零件,維修其他輪椅,「如果搵代理商,甩粒螺絲都要整一星期,檢查吓都要收二百幾蚊」,這方法環保,更可節省輪椅維修開支。

製作過無數「戰車」,令阿森及蔡先生最滿足的並非一輛輛製成品,阿森說:「見人攞到袋時笑笑口就開心!」蔡先生也指幫助人使他最感滿足:「個個見到認得我,嗌聲我就好滿足!」

自強協會電話:31658337



放下手術刀 上擂台舉鐵 女骨醫×舉重 - 明報  2013年11月19日

http://news.mingpao.com/20131119/vca1h.htm

已婚中年女人,俗稱「師奶」。不是躲在家裏湊仔、煮飯、煲劇,就是來個小圈子high tea,閒話家常又一個下午。

但葉永玉有點不同。白天,她是港大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副教授,身穿醫生袍,手執手術刀,病人的骨頭、血管、神經線,全都操控在她的一雙巧手裏;晚上,她像超人變身,換上運動服,跑到灣仔運動場最遠的角落,舉起逾百公斤的槓鈴,「老鼠仔」結實分明。香港首名女骨醫,也是香港最「給力」的女人——「中年女人,其實好得」,「女力士」葉醫生柔聲細語,在一眾舉重猛男的吼叫聲中,顯得更有趣。

逾百公斤 輕而易「舉」

問葉永玉醫生今年貴庚?「51歲」;再問她體重?「64公斤。」不忘補多句﹕「隨年齡增長,身體一定退化,我的脂肪比例也增長了。」最教女人緊的兩個數字,她答得爽快利落。「老並不可怕,我想以自己的經歷作為榜樣,向中年女士灌輸正確的運動知識。」活到中年的女人,像葉醫生,大仔已經24歲,孻子也快成年,連孩子也不用照顧了,大都偃旗息鼓、養尊處優;但這個「非一般師奶」竟走上舉重擂台,雙腿發力、雙臂一伸,逾百公斤的槓鈴,輕易而「舉」,彷彿輕如無物。

傍晚的灣仔運動場,聚集了一群上班族。哪怕一身疲憊,一進場,人人趕緊卸下恤衫西褲高跟鞋,有的走到跑道上,默默地跑完一圈又一圈,但在最遠處的一個角落,房門釘上「舉重室」的牌子,從裏面傳來幾聲吼叫,原來一個猛男正舉起不知多少公斤的槓鈴。在「大隻佬」滿佈的斗室裏,葉醫生時而躺在器械上訓練臥推舉,看到港隊成員橘井政人來了,她擱下槓鈴,向對方解釋當晚的訓練計劃,只見手臂比葉醫生大腿還要粗的橘井細心聆聽,旋即認真練習。

披港隊戰衣 獲獎無數

「變身」前,葉醫生在瑪麗醫院工作。她是全港首個女骨科醫生,病人因為撞車或工業意外而斷手斷腳,大至骨頭,小至血管、神經線,都靠她的一雙巧手去接駁;當手術刀變成沉甸甸的槓鈴,難以想像她怎樣當上「女力士」,葉醫生倒說得輕描淡寫﹕「舉重和做手術很相近,講求大腦調控,例如怎樣控制肌肉裏的肌絲有秩序地收縮,這要靠活動學習去訓練,像彈琴是一種活動學習,做手術也是。如果大腦調控不好,便空有一身肌肉,根本無用武之地。」當年因為自覺體能下降而走進健身室,本來跟隨私人教練提升體能,但接觸了力量訓練後,竟愈舉愈有力,終於披上港隊戰衣。13年來,她兩奪亞洲臥推舉冠軍和世界元老健力賽亞軍,還有世界元老臥推舉和亞洲健力賽銀牌,目前健力舉重的個人最佳成績是355公斤。

循序漸進訓練「中年婦女一樣得」

由強身健體到世界冠軍,改變源自葉醫生成為香港舉重健力總會幹事。

「我來自醫學界,我想多做一點點。」為了舉重,她早年讀了多個體適能和運動醫學課程,又到美國考取教練證書,她目前是香港舉重健力總會主席、香港舉重隊與健力隊領隊兼教練、世界健力總會一級裁判與醫學委員會和教練委員會發言人、世界舉重總會二級裁判與醫學委員會委員,肩膀上的千斤擔子,豈止逾百公斤的槓鈴。「舉重擴闊了我的生活圈子,而且我可用醫學常識貢獻體育界,在各個總會擔當醫學委員會的角色;在香港醫學會,我亦負責運動處方課程,我有第一身知識和經驗,可協助家庭醫生以運動作治療方案。」葉醫生三句不離老本行,她強調舉重有助婦女預防骨質疏鬆,「肌肉發力令骨頭受刺激,才能防止骨質流失」;又提醒香港人要有平衡的運動,「得獎當然高興,但鼓勵身邊人開始運動,是另一種開心,尤其一班中年婦女,只要有循序漸進訓練,我們一樣做得到,甚至做得好﹗」

在葉醫生眼中,舉重跟做手術無異,都是講求協調和肌肉控制的「細微玩意」;中年婦女跟年輕人也無異,「大家都覺得年紀大自然樣樣差,但我們有的是經驗和技術,一樣可以進步」。是以她在治病、開會、教書和做研究以外,也於舉重界廢寢忘餐,忙訓練、參賽、領獎和跟各國交流。家人的支持是葉醫生的動力,「大家都要有自己的追求,這是我和丈夫跟3個兒子的共同理念」;哪怕肩上擔子千斤重,像葉醫生練得一身銅皮鐵骨,不是輕而易舉、瀟灑自若麼?

文﹕李思詠 圖﹕黃志東、李思詠 編輯﹕梁小玲 美術﹕SIUKI





何處學舉重? 人到中年學做「大力士」 - 明報 2013年11月19日


葉永玉醫生用行動證明,年齡不是障礙,她更激發了一班中年人士動起來,每周兩天跑到灣仔運動場,一起學習健力舉重。上課前,他們大都不知道健力舉重為何物,直至看到葉醫生既指導香港代表隊訓練,親自落場也輕而易舉,大家異口同聲說,「醫生都舉得,肯定冇問題」。

逢周一和周五的灣仔運動場舉重室,都有一班中年人士,他們個個穿起整齊的舉重貼身服,腰纏保護帶,嘻嘻哈哈的拿槓鈴「玩樂」。馮小姐、May和Della因為行山早已認識,她們的一個朋友從報章得知葉醫生和一班中年婦女都是健力舉重發燒友,碰巧想鍛煉肌肉,於是「膽粗粗」報名。3名女士同樣不知何謂健力舉重,馮小姐說葉醫生為她注下強心針,「我在報紙上看到會長(葉醫生)的訪問,她和我一樣都是中年婦女,又是骨科醫生,便證明這個運動很安全,而且適合中年人士參加」。May 和 Della 也強調,訓練班的卜錦文教練清楚講解正確姿勢和發力點,「想亂都唔得﹗」

獨自參加訓練班的 Richard 則與3名女士不同,上課前已到健力舉重比賽觀戰,看到葉醫生這個「女力士」和已過古稀之年的卜教練,他深受啟發,「葉醫生和其他中年女士的健力舉重訪問,讓我覺得 this maybe the one,可能健力舉重就是我需要的運動;觀戰之後,我更決心要衝開 comfort zone,誰說中年一族不能嘗試新事物?」

.E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