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2 November 2013
人民幣今昔 - 李純恩
人民幣今昔 - 李純恩 - 蘋果日報 2013年11月12日
銀行舉辦理財講座,要我說說旅途中用人民幣的經驗。
其實也不是許多年前,香港人用人民幣何等大手大腳,那時候大陸物價低,港幣匯率又高於人民幣,香港人去大陸旅行,什麼都覺得便宜,買東西的時候跟人講個價,那叫情趣。
再往前數些年頭,香港人回大陸還不能使人民幣,一定要兌換「外匯券」。那時用外匯券可以買到許多用人民幣買不到的外國貨,外匯券的價值於是特別高,一塊錢外匯券,可換兩塊人民幣。那時候花港幣就像花黃金一樣。有一年冬天,北京大雪紛飛,民族飯店外的廣場中停滿出租車,卻沒有一輛肯載客,我掏出一張十元人民幣值的外匯券在一個司機眼前揚了一揚,車門馬上就打開了。
香港人大手大腳用人民幣的時代已經過去,由於匯率的逆轉,加上大陸物價上升,今天香港人去大陸旅行,已經有「貴」的感覺。對於大陸同胞而言,你也不要再跟他們說港幣如何如何,他們不耐煩聽的,人家現在報的數目,都是人民幣價格,說五百,你自己去算,就是六百港幣,不要囉嗦,不要還價,免得惹人嫌棄。
從人民幣地位的轉變,也看到了香港地位的變化。今時不同往日,今天的中國人,不敬羅衣,只敬人民幣。
李純恩
港難獨善其身 回流養老趨增 - 香港經濟日報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從長者回流香港養老,到港人北上消費熱情不再,都反映着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影響,港人似乎感同身受。 現年80歲的香港老人陳婆婆今年告別東莞,回到香港的老人院,原因是隨着人民幣升值,內地物...
人口政策忽視經濟 基層終受害 - 何永謙 香港經濟日報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撰文:何永謙 工商專聯副主席/前衞生福利局副局長
上月底,政府發表了一份人口政策諮詢文件「集思港益」,要求市民在明年2月23日前就香港面對的人口相關議題提出意見。
不少學者提出自己的看法,正反雙方意見皆有,可見大家對香港人口結構、遷徙及素質的相關議題,非常關注。其中一項值得政府留意的批評,是「文件視人為經濟生產的多項元素之一」。批評指人口政策不以人為中心,卻以經濟發展的人力資源需求為主軸,出現偏差。
經濟若停滯 衝擊港人生活水平
香港人口的其中一項特徵是,近年生育率降到極低水平。文件指出,在2012年香港的生育率只有1.3,即每名婦女一生平均只生1.3個孩子。其實,在2001至06年間,香港的生育率連續6年跌破1.0,不單比日本,西歐等低生育率地方還要低,更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方。
數據反映香港的草根以至中產階層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他們擔心下一代的成長:在高度競爭的教育制度中,孩子若未能出人頭地,可能一輩子吃苦並淪為無殼蝸牛。
其實,香港現時所面對的重重困難,如樓價高企、貧富懸殊、退休保障、教育、醫療、福利等面對種種壓力和挑戰等,在CY的競選政綱中都有討論,相信各部門都忙於尋找對策,例如,CY在任1年便引入長者生活津貼,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較早前就建屋目標發表了諮詢文件,扶貧委員會界定了貧窮綫,亦引入不少扶貧措施。
所以,現任政府施政明顯以人為本,人口政策試圖處理人口特徵對經濟發展所帶來的障礙,亦是要避免經濟停滯對港人生活水平的衝擊。
星洲證輸入外勞 不拖低人工
文件早已提及,這次公眾諮詢活動,不會重複其他委員會正研究的議題。希望1月發表的施政報告,能安頓大家的憂慮,讓大家看到政府正在為解決方方面面的社會問題而努力。
諮詢文件中最具爭議的,可能是輸入外勞的提議。工會代表已表明,擔心輸入外勞會打擊本地勞工的就業機會及拖低工資水平。
筆者認為,這憂慮並不對焦。新加坡現時輸入約88萬名外勞,佔總勞動人口約28%,不過,新加坡的家庭入息中位數卻高達港幣47,000元,在過去10年,每年平均實質增長是2至3%。
反觀香港自赤鱲角機場完工後,除家庭慵工外,外勞人數一直維持在1,000至2,000人的水平。但過去10多年,中、下階層的收入停滯不前,直至最低工資立法後,草根階層的收入才見改善。現時,香港家庭的入息中位數只有22,000元,扣除通脹後,在過去10年沒有增長。
可見輸入外勞的多寡,與工人的收入不一定成反比例。相關的勞工政策和制度,更為重要。
文件又提出措施去抗衡人口老化對勞動力萎縮所帶來的壓力,如改善託兒服務,吸引更多婦女投入勞工市場。又或延遲退休年齡,加長成年人的工作年期。但是,此等措施需要時間落實和產生效力,不一定能在中、短期內解決個別行業勞工短缺的問題。
人力減撫養率飈 日本為鑑
相對外國,香港基層工人的工資偏低,是不爭的事實。這反映香港社會仍然存在一種職業分貴賤的觀念。很多人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話,如「洗碗工人的月薪高於大學畢業生」,反映社會對基層工作的歧視。
所以,諮詢文件亦提到如何重新確立職業教育的價值,希望政府能在教育及宣傳工作上加把勁,糾正職業分貴賤的觀念。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中明確指出,隨着人口老化,香港的撫養率將由現時的每千名適齡工作人士撫養350名長者及兒童,升至2041年711。就公共財政來說,特別值得關注。
港府過去7、8年每年皆享豐厚盈餘,除了中港經濟融合等經濟因素外,其中一項重要因素便是特殊偏低的人口撫養率。未來20年撫養率上升,就算制度和政策不變,政府開支相對財政收入將要上升。若政府不做好準備,日後公共財政出現捉襟見肘情況,受害的還是中、下階層。
觀察日本近年的經濟情況,便可看到人口結構改變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日本的勞動人口從90年代中的6,600萬下降到現在的6,300萬。撫養率亦因人口老化由1990年的440上升至現在的580。其間日本經濟停滯不前,政府債台高築,達GDP的220%。
大家不要低估日後香港面對勞動力萎縮、撫養率上升時,經濟下行的風險,以及公共財政所面對的壓力。
香港中產:退休要1100萬 - 蘋果日報 2013年11月12日
多勞未必多得,香港人的壓力真的很大!
有保險公司就中產退休生活及期望,訪問中港台約1500位人士。
有46%香港受訪者表示,主要的壓力來自現時工作。
他們同時認為有1100萬元才夠退休後的生活。
.E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